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15 01: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5 04:53
天人合一是道家思想。
天人合一是有庄子提出的最早由庄子提出“天人一也”:“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道家和道教: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传统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谶纬、符箓、禁咒等综合起来的产物。道家和道教是有区别的。道家是先秦时期的学术派别之一,而道教是东汉末年在原始巫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间宗教。
以长生不老为核心追求,属于有神论。春秋战国时期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而老子和庄子从未自称是道家。直到汉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才第一次提出道家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