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01:2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16
长期以来,我们深受教科书和《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都认为郑和下西洋只有两个目的,即:寻找建文帝;恢复藩贡体系。
这两个理由言之凿凿而饱含道理,细细想来,确实无懈可击。
但是有个小问题:朱棣一辈子也没有找到建文帝,郑和6次下西洋也没有给朱棣带回“建文帝在海外”的消息,而且此时藩贡体系已经通过6次下西洋而建立起来了,明朝的朝贡国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但是,为什么在宣德年间,即1433年还有郑和第7次郑和下西洋呢?而且在郑和去世后,郑和的副手王景弘第八次出海,即教科书忽视的明朝第8次下西洋。
就算后两次不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毕竟朱棣已经挂了。但是明朝为了保持藩贡体系这样的虚荣,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有人说明朝国库没钱了,所以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那就应该在朱棣去世后立刻停止,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继位,停止这一壮举合情合理。
所以,在教科书之外,明朝下西洋绝对不是寻找建文帝和恢复藩贡体系这么简单。“静Yes”认为,明朝之所以8次大规模下西洋,是为了一个重要的目的:闭关锁国!
这听起来耸人听闻啊,在明吹眼中,明朝明明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闭关锁国不是清朝才有的恶政吗?
其实,闭关锁国自古就有,就连强汉盛唐都不例外,这里的闭关锁国不是说彻底关闭国门,不与外界交流,而是以官方贸易的手段,挤压和打击民间对外交流的力量,即:国进民退。
因为很多民间贸易集团和外国势力多有勾结,而且还有很多人借着海外贸易潜逃国外,最重要的是很多民间力量纷纷投身海外贸易,导致土地荒废,国家税收大减,而且这些民间力量也在想办法逃税漏税,这导致国家收入大受损失。
所以,为了*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历朝历代都大力发展官方贸易,垄断对外贸易通道,使得民间资本无路可走,从而达到消灭民间对外贸易的目的。
而明朝,做得更过分。
明朝前期,朱棣收复安南,将明朝势力延伸到东南亚地区,随后,郑和下西洋,并在马六甲海峡设置旧港宣慰司,直接封锁了东亚进出的海上通道。同时,郑和船队还沿途不断肃清海盗集团,确立明朝*的绝对权威,要知道,海盗陈祖义就是明朝*出海的人。
所以,这才是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这个目的在朱棣时期没有完成,在明宣宗时期完成了。而在明宣宗完成闭关锁国的目的后,明朝停止了下西洋的壮举,并从交趾撤军,至此,明朝彻底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16
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朱允文,并向沿途国家炫耀明朝的国力。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17
因为这是郑和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去下西洋。他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17
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这是朱棣给他下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