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16 13: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5:10
不料,在“*”期间,刘家却遭遇了不公正待遇。一些不明*的造反派,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避开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历史背景,说刘家不是为抗日先烈树碑立传,而是为*树碑立传,是*的守墓人和孝子贤孙。那伙人不问青红皂白,将那块巨大的“抗日阵亡将士之墓”的碑石撬倒,丢到了刘村水库之中。接着又硬*刘家交出保存的抗日阵亡将士花名册,扬言要砸掉张治中将军亲书的“急公好义”匾。其时,刘氏孙媳韩杏枝是生产队妇女队长,首先得知这一消息,便匆忙回家提前与家人一起将匾摘了下来,藏进了厨房里的毛柴堆里,又将那枚银质奖章藏进了衣被里,才使造反派扑了个空。然而,造反派却在刘家抄没了2本阵亡将士花名册,当场付之一炬,毁掉了这份十分珍贵的史料。那时在造反派的眼里,刘家祖上掩埋抗日阵亡将士,不是有功,而是犯了个大错误,从此刘家老小受到牵连,变得低人一等,倍受歧视。尽管在当时受尽了委屈,可是刘家的儿孙们始终没有交出“急公好义”匾和那枚银质奖章,使这两件历史文物,终于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那时的清明时节,白天怕人看见不能上坟地,晚上一家人就偷偷带着供品上坟祭扫亡灵。
“*”结束后,刘家第二代人均已过世,而他的孙辈刘鹤鸣、刘四龙、刘科龙三兄弟,毅然走上了为祖父“正名”之路。大孙儿刘鹤鸣,识文断字,在县二轻局工作,他为首搜集整理了刘锡铭生前所做的善事义举,着手撰写了《“急公好义”匾额的由来》一文,送到县政协、县民政局等有关单位,县里指派民政局袁恒茂*等人亲往良田察看核实,在查实情况后,1988年东至县政协将这篇回忆文章收进了《东至文史资料(第二辑)》之中,从此刘锡铭掩埋抗日阵亡将士的义举被正名,“急公好义”一时又被传为美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刘锡铭的义举受到褒扬,安徽省和池州地区新闻*界都给予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