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11: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2:31
连横合纵的实质就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别的国家而进行的外交和军事斗争,其中合纵是联合许多弱国来抵抗强国对弱国的兼并。
由于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富民强,军事实力也得到大幅增长,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秦惠文王时,秦国已经完全占据了关中,并在黄河以东占据了汾阴、皮氏等前进基地,在河南占据函谷关、陕城等重要关塞,控制了关中到中原的战略走廊,黄河天险几乎成为秦国内河,秦进可攻退可守,各国严重不安,于是策划“合纵”联合制约秦国,六国结成军事联盟,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和扩张,如果秦国对六国中的的某一国发动侵略,即等同于对所有盟国侵略,各国就会同时出兵作战。
整个战国时期一共进行了5次合纵。
第一次合纵
公元前的322年,秦国挥师进攻魏国河内地区,先后攻占了魏国4座城池,公元前318年,魏国丞相公孙衍发起了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五国推举楚怀王为第一任合纵长,公孙衍还说服义渠从侧后方进攻秦国。
但是这些合纵国中也是各自心怀鬼胎,楚国和燕国受秦国的威胁并不大,因此态度比较消极,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实际上只有魏、赵、韩三*队与秦军在函谷关交战,三国联军被秦军在函谷关击败,联军东撤。同时义渠君趁五国进攻秦国之际,也趁机发兵,不过被秦国另外一只军队击败。铲除后顾之忧后,第二年,秦军出函谷关反击三国联军,在修鱼大败联军,斩杀主力韩军8.2万人,至此第一次合纵宣告失败。
第二次合纵
第一次合纵中,义渠国在秦国背后偷袭惹恼了秦国,秦国觉得应该先安定后方,先灭巴蜀、又北攻义渠,连占义渠25座城池,至此秦国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战略上还形成了对楚国的包围。此后秦国又出兵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公元前298年,秦国进攻楚国,大破楚军,歼灭5万楚军,攻占城池10多座。
齐国、韩国、魏国害怕秦国继续扩张,日后对自己更不利,趁秦军久战疲惫,在齐国的孟尝君倡导下,由齐王担任合纵长,组织3国联军联合进攻秦国,一直攻到函谷关,三国联军在齐将匡章率领下,以魏军为诱饵,诱使秦军出关追击,齐军趁机攻破函谷关,秦军大败,最后秦国割地求和,归还韩国和魏国大片城池和土地,第二次合纵攻秦取得胜利。
第三次合纵
秦国战败后,为争取时间修整军队,主动与楚国和齐国交好。公元前294年,休养生息完毕的秦国又露出獠牙,报复韩国和魏国,第二年秦杀神白起在伊阙歼灭韩魏联军24万人,数年内连续攻占了韩国重要冶铁宛城等61座城池,韩魏两国国力逐渐衰退。此时赵国经胡服骑射后,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机动力强的骑兵部队,成为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国家。
秦昭王不满于称王,改称西帝,又称齐王为东帝,中原几国怕两个强国联合,于是魏国和赵国联合齐国共同反秦,推举齐王为第三人合纵长,公元前287年,五国联军进攻秦国,由于五国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进攻到荥阳时,五国就不再前进,谁也不先进攻,秦国为了破坏五国联盟,不仅示弱,放弃称帝,还将之前占了魏国、赵国的土地还给两国,于是联军还没等到进攻秦国就各自就地解散了。
同时合纵期间,齐国吞并了宋国,引起其他国家不满,于是五国合纵攻秦改成了五国合纵罚齐,燕赵联军首领乐毅领军占齐国七十二城,齐国仅剩即墨和莒,差点灭国。后来田单复国,但是齐国国力大损。
第三次合纵以攻秦无果,伐齐胜利结束。
第四次合纵
公元前269年,秦国实行“远交近攻”战略后,重点打击韩、魏、赵,公元前273年,白起在华阳之战中歼魏、赵联军15万,侵占魏国南阳地区;公元前260年,白起又在长平之战中,歼赵军45万;此外还攻灭西周、东周及义渠,蚕食了大片土地。这促使各国再度联合。公元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魏信陵君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大败秦军,并尾追至函谷关后撤军。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获得了胜利,但是既没有夺回土地,也没有重创秦军。
第五次合纵
秦王嬴政即位后,依旧采取远交近攻方针,不断蚕食东边邻国土地,在战略上形成了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的态势。
为了谋生存,五国尽最大努力拼错了一只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进攻开始比较顺利,但是攻入函谷关后,又秦军主力击败,联军败退,第五次合纵失败,也拉开了六国被依次灭亡的序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2:31
连横合纵的实质就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别的国家而进行的外交和军事斗争,其中合纵是联合许多弱国来抵抗强国对弱国的兼并。
由于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富民强,军事实力也得到大幅增长,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秦惠文王时,秦国已经完全占据了关中,并在黄河以东占据了汾阴、皮氏等前进基地,在河南占据函谷关、陕城等重要关塞,控制了关中到中原的战略走廊,黄河天险几乎成为秦国内河,秦进可攻退可守,各国严重不安,于是策划“合纵”联合制约秦国,六国结成军事联盟,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和扩张,如果秦国对六国中的的某一国发动侵略,即等同于对所有盟国侵略,各国就会同时出兵作战。
整个战国时期一共进行了5次合纵。
第一次合纵
公元前的322年,秦国挥师进攻魏国河内地区,先后攻占了魏国4座城池,公元前318年,魏国丞相公孙衍发起了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五国推举楚怀王为第一任合纵长,公孙衍还说服义渠从侧后方进攻秦国。
但是这些合纵国中也是各自心怀鬼胎,楚国和燕国受秦国的威胁并不大,因此态度比较消极,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实际上只有魏、赵、韩三*队与秦军在函谷关交战,三国联军被秦军在函谷关击败,联军东撤。同时义渠君趁五国进攻秦国之际,也趁机发兵,不过被秦国另外一只军队击败。铲除后顾之忧后,第二年,秦军出函谷关反击三国联军,在修鱼大败联军,斩杀主力韩军8.2万人,至此第一次合纵宣告失败。
第二次合纵
第一次合纵中,义渠国在秦国背后偷袭惹恼了秦国,秦国觉得应该先安定后方,先灭巴蜀、又北攻义渠,连占义渠25座城池,至此秦国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战略上还形成了对楚国的包围。此后秦国又出兵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公元前298年,秦国进攻楚国,大破楚军,歼灭5万楚军,攻占城池10多座。
齐国、韩国、魏国害怕秦国继续扩张,日后对自己更不利,趁秦军久战疲惫,在齐国的孟尝君倡导下,由齐王担任合纵长,组织3国联军联合进攻秦国,一直攻到函谷关,三国联军在齐将匡章率领下,以魏军为诱饵,诱使秦军出关追击,齐军趁机攻破函谷关,秦军大败,最后秦国割地求和,归还韩国和魏国大片城池和土地,第二次合纵攻秦取得胜利。
第三次合纵
秦国战败后,为争取时间修整军队,主动与楚国和齐国交好。公元前294年,休养生息完毕的秦国又露出獠牙,报复韩国和魏国,第二年秦杀神白起在伊阙歼灭韩魏联军24万人,数年内连续攻占了韩国重要冶铁宛城等61座城池,韩魏两国国力逐渐衰退。此时赵国经胡服骑射后,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机动力强的骑兵部队,成为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国家。
秦昭王不满于称王,改称西帝,又称齐王为东帝,中原几国怕两个强国联合,于是魏国和赵国联合齐国共同反秦,推举齐王为第三人合纵长,公元前287年,五国联军进攻秦国,由于五国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进攻到荥阳时,五国就不再前进,谁也不先进攻,秦国为了破坏五国联盟,不仅示弱,放弃称帝,还将之前占了魏国、赵国的土地还给两国,于是联军还没等到进攻秦国就各自就地解散了。
同时合纵期间,齐国吞并了宋国,引起其他国家不满,于是五国合纵攻秦改成了五国合纵罚齐,燕赵联军首领乐毅领军占齐国七十二城,齐国仅剩即墨和莒,差点灭国。后来田单复国,但是齐国国力大损。
第三次合纵以攻秦无果,伐齐胜利结束。
第四次合纵
公元前269年,秦国实行“远交近攻”战略后,重点打击韩、魏、赵,公元前273年,白起在华阳之战中歼魏、赵联军15万,侵占魏国南阳地区;公元前260年,白起又在长平之战中,歼赵军45万;此外还攻灭西周、东周及义渠,蚕食了大片土地。这促使各国再度联合。公元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魏信陵君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大败秦军,并尾追至函谷关后撤军。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获得了胜利,但是既没有夺回土地,也没有重创秦军。
第五次合纵
秦王嬴政即位后,依旧采取远交近攻方针,不断蚕食东边邻国土地,在战略上形成了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的态势。
为了谋生存,五国尽最大努力拼错了一只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进攻开始比较顺利,但是攻入函谷关后,又秦军主力击败,联军败退,第五次合纵失败,也拉开了六国被依次灭亡的序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2:31
连横合纵的实质就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别的国家而进行的外交和军事斗争,其中合纵是联合许多弱国来抵抗强国对弱国的兼并。
由于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富民强,军事实力也得到大幅增长,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秦惠文王时,秦国已经完全占据了关中,并在黄河以东占据了汾阴、皮氏等前进基地,在河南占据函谷关、陕城等重要关塞,控制了关中到中原的战略走廊,黄河天险几乎成为秦国内河,秦进可攻退可守,各国严重不安,于是策划“合纵”联合制约秦国,六国结成军事联盟,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和扩张,如果秦国对六国中的的某一国发动侵略,即等同于对所有盟国侵略,各国就会同时出兵作战。
整个战国时期一共进行了5次合纵。
第一次合纵
公元前的322年,秦国挥师进攻魏国河内地区,先后攻占了魏国4座城池,公元前318年,魏国丞相公孙衍发起了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五国推举楚怀王为第一任合纵长,公孙衍还说服义渠从侧后方进攻秦国。
但是这些合纵国中也是各自心怀鬼胎,楚国和燕国受秦国的威胁并不大,因此态度比较消极,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实际上只有魏、赵、韩三*队与秦军在函谷关交战,三国联军被秦军在函谷关击败,联军东撤。同时义渠君趁五国进攻秦国之际,也趁机发兵,不过被秦国另外一只军队击败。铲除后顾之忧后,第二年,秦军出函谷关反击三国联军,在修鱼大败联军,斩杀主力韩军8.2万人,至此第一次合纵宣告失败。
第二次合纵
第一次合纵中,义渠国在秦国背后偷袭惹恼了秦国,秦国觉得应该先安定后方,先灭巴蜀、又北攻义渠,连占义渠25座城池,至此秦国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战略上还形成了对楚国的包围。此后秦国又出兵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公元前298年,秦国进攻楚国,大破楚军,歼灭5万楚军,攻占城池10多座。
齐国、韩国、魏国害怕秦国继续扩张,日后对自己更不利,趁秦军久战疲惫,在齐国的孟尝君倡导下,由齐王担任合纵长,组织3国联军联合进攻秦国,一直攻到函谷关,三国联军在齐将匡章率领下,以魏军为诱饵,诱使秦军出关追击,齐军趁机攻破函谷关,秦军大败,最后秦国割地求和,归还韩国和魏国大片城池和土地,第二次合纵攻秦取得胜利。
第三次合纵
秦国战败后,为争取时间修整军队,主动与楚国和齐国交好。公元前294年,休养生息完毕的秦国又露出獠牙,报复韩国和魏国,第二年秦杀神白起在伊阙歼灭韩魏联军24万人,数年内连续攻占了韩国重要冶铁宛城等61座城池,韩魏两国国力逐渐衰退。此时赵国经胡服骑射后,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机动力强的骑兵部队,成为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国家。
秦昭王不满于称王,改称西帝,又称齐王为东帝,中原几国怕两个强国联合,于是魏国和赵国联合齐国共同反秦,推举齐王为第三人合纵长,公元前287年,五国联军进攻秦国,由于五国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进攻到荥阳时,五国就不再前进,谁也不先进攻,秦国为了破坏五国联盟,不仅示弱,放弃称帝,还将之前占了魏国、赵国的土地还给两国,于是联军还没等到进攻秦国就各自就地解散了。
同时合纵期间,齐国吞并了宋国,引起其他国家不满,于是五国合纵攻秦改成了五国合纵罚齐,燕赵联军首领乐毅领军占齐国七十二城,齐国仅剩即墨和莒,差点灭国。后来田单复国,但是齐国国力大损。
第三次合纵以攻秦无果,伐齐胜利结束。
第四次合纵
公元前269年,秦国实行“远交近攻”战略后,重点打击韩、魏、赵,公元前273年,白起在华阳之战中歼魏、赵联军15万,侵占魏国南阳地区;公元前260年,白起又在长平之战中,歼赵军45万;此外还攻灭西周、东周及义渠,蚕食了大片土地。这促使各国再度联合。公元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魏信陵君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大败秦军,并尾追至函谷关后撤军。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获得了胜利,但是既没有夺回土地,也没有重创秦军。
第五次合纵
秦王嬴政即位后,依旧采取远交近攻方针,不断蚕食东边邻国土地,在战略上形成了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的态势。
为了谋生存,五国尽最大努力拼错了一只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进攻开始比较顺利,但是攻入函谷关后,又秦军主力击败,联军败退,第五次合纵失败,也拉开了六国被依次灭亡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