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12:1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1:04
很多朋友都认为宇宙诞生于虚无,或者认为大爆炸论无中生有,这种都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宇宙的物质一直都存在,而且总量完全没有变化,大爆炸并不能凭空创造物质,它只是一个物质的转变过程!
从物质的组成开始说起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现在这是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事实,但直到100多年前的卢瑟福从α粒子的散射实验才知道了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外层的电子占据庞大的空间,而的原子核却只占了微不足道的中心区域,但整颗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组成原子和的是质子和中子,两者克服库仑斥力被强作用力紧紧的束缚在一起,无论是让它们分开还是结合,都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要让普通的原子裂变或者轻元素聚变都是一件超级困难的事情!
夸克和胶子是组成中子和质子的更小单元,中子和质子都是由夸克组成,但两者有个小小的区别。
中子:1上夸克+2下夸克
质子:2上夸克+1下夸克
中子可以通过衰变转换为质子,自由中子的半衰期大约是800秒左右,原子核内部的中子也有一定的概率衰变!而质子则可以通过吸收能量转换为中子,比如太阳内核正在发生的事情,质子反应链的第一步,两个质子在高温下通过量子隧穿效应转换为氢的同位素氘,而这个概率很低,周期很长,这个效应保证了太阳是一颗超级长寿命的恒星(红矮星更长)
夸克和胶子再往下就不能分了,它们都是属于标准基本粒子模型的一部分。
夸克相变温度
质能转换方程,爱因斯坦在1905年6月27日发表《物质的惯性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论文中阐述了E=mc²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事实,一百多年来,我们认识到了质量真的可以转换成能量,比如裂变有0.094%左右的质量转换为能量,聚变大约有0.7%左右,而正反物质湮灭则可以100%的质量转换为能量!
那么有能量转换为质量的方式吗?答案是有:一对伽马光子碰撞可以转变为电子和正电子对的,但是必须两个光子的能量足够高才行。
这是能量转换为质量的一种模式,而普通光子比如我们的激光和太阳光,能量是明显不够的!科学家已经完成了质量转换为能量,也实现了从能量转换为质量,那么有没有处在中间状态的物质呢?
2011年6月,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RHIC(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将两束金原子核加速到接近光速并使其碰撞,观测到了高能量密度和超高温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测量到了净质子数分布的特征!与格点量子色动力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后确定了重子数密度为零的情况下,从强子物质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温度,根据计算这个温度大约为2万亿度。
此时的物质处在能量和物质相变状态,向上则转变为能量,向下则是质量,也就是夸克和胶子。
宇宙大爆炸将能量转换质量
宇宙大爆炸是一个将纯能量状态的奇点,通过暴涨降温后,宇宙的温度低于相变温度以下,形成了物质的过程,当然它真正的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而是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普朗克时期:大爆炸开始至10^-43秒
大一统时期:大爆炸之后10^-43秒至10^-36秒
电弱时期:大爆炸结束之后,10^-36秒至10^-32秒
电弱对称破缺和夸克时期:在大爆炸之后10^-12秒和10^-6秒g
强子时期:大爆炸之后10^-6秒至1秒
轻子时期:大爆炸之后1秒至10秒钟
光子时期:大爆炸之后10秒钟至38万年
夸克胶子相变温度转换发生在大爆炸发生后约10^-6S,从此之后,宇宙进入了强子时代,因为温度再往下,强子(比如中子和质子)就诞生了!再往后就是太初合成过程(核聚变),宇宙中生成了氢原子核,氦原子核以及里原子核,此时距离真正的原子诞生还需要38万年!
因为宇宙密度还很高,高温导致电子游离,只有待温度降低才能形成原子,38万年后宇宙温度下降,逐渐变得清朗,光子也逃脱束缚在宇宙中飞奔!而物质的原子也真正形成,恒星也将也接过大爆炸的接力棒,继续在它演化的不同阶段中创造氢以后的大部分元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1:05
宇宙万物,莫不从无中来,到无中去。若不能悟透有无相生,则必须将“上帝”请出来开天辟地,才能解释,我们为何能存在。
《道德经》有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庄子》有云:“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
《有无相生》
一
人们莫不认为,一切都有开端。所以,古今无数智者哲人,冥思苦索,都想弄明白:宇宙究竟是怎样诞生的?
若不能悟透“有无相生”,则无法看清一切存在的最初面貌。如此,唯有请“上帝”出来开天辟地,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存在?
但是,“上帝”可以出场,却不能圆场:这伟大的宇宙的缔造者,又是怎样诞生的?诞生其的道体(指一切存在的统称,亦可特指某一具体的存在),又从何而来?
——这思路,恰似环形跑道;无论是谁,都找不到路的尽头。若执迷不悟,便终无出路。
二
文不在多,以精为贵。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只此一句,便是《道德经》的核心所在,也是人类智慧最为高贵的结晶。
任何事物,有始必有终,无终必无始。天道(指宇宙的衍化)循环往复:如此,没有终结;当然,也不会有开端。
可借时间加以说明:对人类而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日每年,都有始有终;但日日年年,无始无终。并且,上一日(年)的终点,便是下一日(年)的起点。
古人有副对联,可谓言简意深:年年年头接年尾;月月月圆逢月缺。
至阴即至阳,至无即至有——可以说,这是天地间最为深奥的道理;即便是我,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
宇宙生了又亡,亡了又生。其生亡无始无终——但是,它每一轮的生亡,都有始有终。
所以,宇宙第一次衍生(指特定道体刚经其它道体释放,或由其它道体构成,从“不存在”衍化为“存在”,可简称为生)时的情况,我们不必冥思;它最后一次消亡(指特定道体的构成发生质变,由“存在”衍化为“不存在”,成为其它道体,可简称为亡)时的景象,也无须苦想——这所谓的“第一次”或“最后一次”,并不存在。
我们能够考虑的,便是宇宙每一轮由生而亡的衍化(指特定道体由生而亡的变化)。
四
《道德经》有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庄子》有云:“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道体最初的面貌,即为一无所有的状态——当然,一无所有,便是无所不有。
古人所说的“混沌”,即是阴阳一体、有无不分的状态。其至阴亦至阳,至无亦至有——这正是道体每一轮衍化的起点;当然,也是终点。
借助数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天道学(指人类对于天道的领悟与认识)。无穷大(∞)与无穷小(0),两者在数轴上,对应着同一位置。
五
我们所说的“有”“无”,其内涵,便是道能(指能量和道律的合体,亦可特指某一具体的、能量和道律的合体;可将其仅视为能量来理解)或能量。
阳极,是蕴含无穷多道能的道体;阴极,是没有蕴含任何道能的道体。阳极与阴极的合体(指由阴阳两道体融合形成的道体),是为太极。
《道德经》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阴阳两极混融(指两道体绝对混合均匀,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而成的道体,是为无极(亦即混沌)。此时,阴阳两极尚未分离,既可说其存在,亦可说其不存在。而后,阴阳两极相互分离,无极衍化为太极。
六
《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任何道体,皆非永恒;生长衰亡,唯变不变。所以,严谨说来:当下之我,非昔时之我;明朝之物,非今夕之物。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的确是至理名言;但是,若我们始终以如此理念,来审视世界,则不能认识任何事物。
所以,要想论述我与物,必须舍其小而就其大,执其不变而论其变。
七
太极一如无极,亦即生即亡。阳极在衍生的同时,便发生均解(指特定道能消亡,并均匀地分解为若干全同道能(指完全相同的道能));而均解的发生,将伴随道能的消减(指特定道体所蕴含的能量或(和)道律的强度降低),使得极少量源于阳极的道能,归终(指来源于阳极的道能,消亡归于阴极(阴沌))于阴极。
所有来源于阳极,且未归终于阴极(阴沌)的道能的统称,是为宇宙。接纳来自阳极的道能后的阴极,是为阴沌。
显然,宇宙,是阳极消亡后的遗物;阴沌,是阴极消亡后的遗物。宇宙和阴沌,一如阳极与阴极,对立而统一,均同生同亡;两者的合体,是为沌宙。
宇宙衍生后,所蕴含的道能将逐渐消减,最终尽数归于阴沌。
当所蕴含的道能全部归终时,宇宙便衍化为阴极;同时,来源于阳极的全部道能,皆被阴沌接纳,后者便衍化为阳极——此即阴阳互化,有无相生。
八
完成相互转化的同时,阴阳两极混融,归根(指某一道体消亡,并转化为另一道体,且后者可衍生前者)于无极,进而开启新一轮的衍化。
道体的每一轮始于无极、复终于无极的衍化,是为道轮。显然,道轮无穷无尽;而每一轮的道轮,都有始有终。并且,不同的道轮,都上演着相同的衍化——仿佛循环放映着同一部电影。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一”,即无极;“二”,即太极;“三”,即宇宙。
无极衍生太极,太极衍生沌宙,沌宙归根太极,太极归根无极:如此循环往复,永无穷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1:05
为什么光速在真空是恒定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1:06
据说这是宇宙最开始的时候,是由一个奇点爆炸得来的一切,而很多的原子都由最简单的氢原子组成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1:06
从宇宙大爆炸中来。目前科学的解释是,宇宙中的一切的物质都是从最开始的那一次爆炸中来的,包括我们知道的地球上面的所有的物质也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