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指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2:0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6:22
儒家
儒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等。
儒家
(1) 正名
含义: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应当与他们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为了使事物做到与他们名字的含义,即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就应当努力完成责任与义务。一个国君的本质就是一个理想国君应有的品质,“为君之道”。若一个君王按照为君之道行事,他就不仅有君的“名”(名分),也有君的“实”(实质),成为名实一致。
(2) 义
含义:义者宜也。是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遵行某些道德,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即便他所做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依然是不义。儒家强调“义利之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 仁
含义:“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有他应该遵行的义务和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些义务的本质便是“爱人”,即“仁”。一个人必须要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其社会责任和义务。具体有如下几点:
1、 一种推广程序:一个人一定要与父母兄弟有亲情,在亲情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辐射到他人身上。
2、 一种*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一步向外辐射。
3、 一种心理原则:将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中,建立了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的模式。
4、 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与要求,把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
5、 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性和独立性。
(4) 礼
含义:原指古人祭祀的仪式,表现了对上天和祖宗的尊敬,也体现了人间的等级和尊卑。孔子将“礼”从宗教范畴推广到人间成为人文世界的行为规范。他不仅是等级社会的外在形式,而且与人的内在理性———仁结合在一起,使“礼”的实践成为人的内发行为,达到自我控制的地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5) 忠恕之道
含义:仁的实践包含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其另一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即“仁之方”。以自己作为尺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衡量别人和自己。
(6) 知命
含义:儒家从“义”的理论推导出“为而无所求”的理论。每个人做事情,并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遵行了自己的义务,在道德上已经完成,而不在于达到外在的什么结果。“命”乃“天命”或“天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就是“知命”的人生态度。“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样,就能保持快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1) 性善说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的本性,都有上述“四端”,若加以充分发展,就成长为“四德”。
(2) 儒家与墨家关于“爱”的不同点
1、 墨家,爱是没有等级和差别的;儒家,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因而儒家仁爱的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在“爱有等级”的原则下发展的。
2、 儒家认为,人顺其本性,就自然发展出仁的品德;墨家认为兼爱是要靠外力加之于人的。
(3) 孟子的*哲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子对他原理的解释只限于个人品德修养的范围,孟子则将他推广到*和治理国家的范围。孔子讲授原理时,只讲“内圣”,而孟子将他推广到“外王”。在“内圣”方面,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注:“心”就是“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这是人的本性,而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此天之所与我者”,故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天道。
墨子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是以功利为基础的,孟子则不然。孟子认为:人伦关系和基于人伦的道德是人之所以区别禽兽的地方。社会和国家的起源要追溯到社会人伦关系的存在。墨家认为,国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有用;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应当存在。人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够充分发展。人是一种*动物。人的各种人伦关系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发展。国家是一种道德*,国家的领袖也应当是社会的道德领袖。因此,孟子认为只有圣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主。发展出一套王位嬗替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国君缺少领袖的道德品质,百姓有一种道德权利,进行*。这时候,不算“弑君”,只是杀掉一个不义之人。因为国君如果名不其实,根据孔子“正名”的理论,他在道德上已不是国君,变成了一个“*”。
孟子认为*统治有两种:“王道”和“霸道”。“王道”是“圣王之道”,“霸道”依靠暴力统治;圣王之道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霸道是以强制手段来推行的;王道的力量来自道德教化,霸道的力量来自武力。圣王遵行王道,自然竭尽所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即国家必定要建立在一个健全的经济基础之上。而中国历来是农业国家,孟子认为,要建立健全的经济基础就是要在农民中间实行土地的平均分配————井田制。
王道离不开人的本性。它是圣王循其“怜悯之心”加以发展的结果。“仁”乃是怜悯之心发展的结果,怜悯之心要靠实行仁爱才能发展,实行仁爱,就是“推己及人”,就是“忠恕之道”。王道乃是君王实行仁爱的结果,也是君王实行忠恕之道的结果。
(4) 孟子哲学的神秘主义内容
含义:或许有人问道:孟子哲学中“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天道”,这似乎有点神秘和背离孔子哲学,其实,孟子的主要贡献在于不仅发展了孔子的哲学理论,而且在某些方面还给予了形而上的解释。孟子所说的“天”是一个道德主宰的宇宙,人间的道德原则是流行于宇宙的形而上学原理,人性便是这些原理的实证。人只要懂得了这个由道德主宰的宇宙,就是“知天”,自己也就成为了一名“天民”。且看孟子的“天爵”与“人爵”之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天爵是指人在精神价值领域中的成就;而人爵是指人在纯物质领域内的成就。天民所关心的是天爵,而不是人爵。孟子有句著名的话: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人如果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不仅可以知天,而且可以与天合一。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充分发展不忍人之心,就培养获得了仁,而实行忠恕之道便是最好途径。在这样的生活实践中,人的自我中心和自私将会逐渐减少,使人觉得“人”和“己”没有差别,“人”和“天”之间没有差别。这是,“天”与“人”融合一体,天人合一,实现了“万物皆备于我矣”的境界。备:具备。孟子的专有用语是:浩然之气。对于“浩然之气”的理解,孟子本人说“难言也”。据哲学家冯友兰的理解是:孟子所讲的“气”是由人的“勇气”,“士气”而来的。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浩然之气”的“浩然”比武士的勇气更广泛,更超乎世俗。武士们的气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限于道德范畴;浩然之气是指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超越道德的价值,是一种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气概,“塞于天地之间”。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由两种:第一种,“明道”,提高人对“道”的领;第二种,“积义”,坚持不懈的做天民应当做的事情。两者结合即:配义与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积义与积仁是同一个意思,“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而其本质便是“仁”。根据孟子关于浩然之气的理论,我们可以推论:世人只要充分发展本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用孟子的话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其基础便是性善说。这也是孟子的教育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6:22
儒家思想概述
[编辑本段]
Confucianism
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