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金牌运动员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6:5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00
特奥运动员的故事
故事一
披着晨曦,怀着自信,带着微笑,踏着车子,他向我们走来。沐浴阳光,携着雨露,手捧鲜花,戴着金牌,他取得成功了。在第二届亚太地区特奥会乒乓比赛中,他取得了男子双打金牌和个人单打银牌的优异成绩!他,高高的个儿,憨厚老实。他的笑声,是爽朗的、是灿烂的、是自信的,从他的笑容中,你可以看到阳光,看到希望!还记得他刚刚跨人卢湾区辅读学校的时候,由于智力上的残疾,导致了他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班主任推荐他打乒乓的初衷是为了能训练他的手眼协调和对刺激物的反应能力。这个善良的初衷,这个能挖掘孩子潜力的初衷,诞生了今天的金牌! ′
训练他的魏老师告诉我,由于小斌是个左撇子,要想给他演示规范的动作,自己首先要训练用左手打球,平时在观摩其他同学打时,总是让他站在相反方向,简单的一个推球的动作,整整教了两年。我们知道,虽然让他们去拿竞赛中的金牌,那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就这样,老师把打乒乓作为训练孩子能力的项目,看着孩子的动作慢慢地协调,看着他的手脚一点点地灵活,老师仿佛看到了未来驰骋在乒乓桌前的运动健儿!我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教育的内涵!
在赛前训练的两个星期里,每天要训练三次,每次要三个小时,这样的训练强度,小斌和他的同伴们坚持着,从不言倦。左肩的韧带拉伤了,为了不让带队的魏老师担心,他自己悄悄地去买了膏药,坚持每天的常规训练,当老师发现这以后,想让他休息几天,他仍旧坚持着……
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大哥哥,与他在一个队里有一个儿童福利院的小女孩,由于肢体残疾,平时有很多的不便,他便做起了这个小妹妹的志愿者,为她端饭、给她准各好训练的器材……
谁说我们这样的孩子会碌碌无为,虚度一生?谁说我们这样的孩子不可教也?谁说我们这样的孩子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百仞山崖上,风儿带来了一棵小树的种子,凭借对生的追求,他生长了,晨曦初露,朝迎彩霞,晚风飘飘,晚送夕阳,愿我们成为他们成长的土壤,滋养他们快乐地成长!
故事二
梦佳,一个高高瘦瘦的女孩,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谁也想不到看起来这样平凡而不起眼的女孩竟然已经参加过多次特奥比赛并取得优秀成绩。她曾在⒛05年日本举行的“雪鞋走”竞赛中荣获银牌,在上海市第六届特奥会上获100米银牌、⒛0米铜牌和4×100米接力的银牌,还被国家残联、国家特奥会以及市残联市特奥会评为“优秀运动员”。
可你们知道吗?这样出色的一个女孩竟然是一名中度智障生?又有谁知道,在她就读普通学校的时候,她总像是一个丑小鸭般的躲在角落里,任同学欺侮,不声也不响,成绩单上总是D?由于实在没有办法在普通学校进行学习,⒛03年1月梦佳转人启智学校就读,刚进来的时候,我们对她的韦氏智力测试是44,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蜷缩在妈妈身后的胆小鬼,不敢和同学和老师交流。
原以为梦佳是个很平凡的女孩,可是在老师慢慢打开她的心扉,并且为了锻炼她的自信心而给她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时,我们发现,她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孩,不管是班里的学习和劳动工作,还是学校里的文体表演和比赛,只要给她机会,她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做。
还记得刚开始我们让梦佳参加学校的舞蹈排练,一开始她学习一个舞蹈动作往往要学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从起先的僵硬又难看的动作到优美熟练的舞姿,老师和学生都投人了很大的精力,也常常累得腰酸背疼,可是我们从来都看不到梦佳皱眉,也听不到她抱怨,这样的一个女孩会让大家觉得付出再多的劳动都是值得的。
同样的,在参加特奥运动的训练过程中,梦佳一如既往地努力,尽管她的先天条件不算是最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是最努力的。还记得梦佳参加2005年春在日本举行的“雪鞋走”比赛的时期,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梦佳和另外三名运动员住在学校里进行封闭式训练,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奔跑、跳跃、爬坡、脚绑沙袋负重走…¨不停地练习,并且结合莘庄滑雪场的实地操练,真的是花费了老师和同学们许许多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家每天都是练到最后晚上倒头就睡。离开爸爸妈妈的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打理,梦佳原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样要自己操心过?可是,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梦佳硬是咬紧牙挺了下来,她非常认真地向大姐姐们和老师们学习,从什么都不会慢慢地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这真是一个奇迹呢,连她的妈妈看了也不禁感慨,自己的孩子真的是长大了。
在训练过程中,梦佳一直都非常努力,总是严格要求着自己,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但是有什么困难从来都不跟老师说,总想自己解决,有一次,梦佳由于刚刚穿上雪鞋不是很适应,鞋子的笨重加上反复的练习,竟把脚跟都磨破了,血浸出直到染红了袜子,梦佳连吭都不吭一声,一直坚持到训练结束。后来老师和家长发现了都很心疼,问她干吗不告诉老师?梦佳沉默了一会才轻声地说,她害怕老师不要她参加比赛了。多傻的孩子,多傻的想法,让老师想骂又不忍骂,心里却暗暗地为她这样的执着精神而感动、而喝彩。
现在的梦佳是自信的,开朗的,灿烂的,她优美的舞姿在舞台上展现,她矫健的身影在跑道上驰骋,还有她嘹亮的歌声在天空中飘荡,尽管她是一名智障学生,有着先天的缺陷,尽管她不聪明,也绝对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都要为她喝彩,因为她是最努力的!
为你喝彩,梦佳,加油!
故事三
摄像机前的他,显得非常紧张,原先准各的台词都在“我……我……我……”的支支吾吾中不知所云。而就是这样一个腼腆害羞的大男孩在市六届特奥会自行车比赛中获得了两枚金牌,在全国特奥自行车比赛中夺得了一金一银的骄人战绩。17岁的他,又瘦又高,从小养成的不良坐姿使得他的背略带一点驼。由于智力因素,在普校逗留了几年之后只得转学进人了辅读学校——惠敏。最初的阶段,陌生的环境使他拘谨、陌生的同学让他沉默寡言。因为身体比较瘦弱,参加体育活动纯粹是应付;当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各项活动时,他常常为自己不会做而皱眉苦恼,当皮球朝着他奔来时他会紧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就这样,他总是因为胆怯而被同学笑话。
有一天,当同桌在市特奥比赛中夺得金牌与他分享成功的喜悦时,在为伙伴鼓掌欢笑的瞬间,他猛然间希望自己也可以和伙伴一样勇敢尝试;怯生生的想法得到了体育老师的肯定,他的心别提多高兴了。从此,每天的晨曦时分,他就坚持跑圈,5圈、6圈、7圈¨¨汗水从额头沿着发梢、脖颈、背脊一直流淌,湿透了汗衫;慢慢地,他的身体结实起来了,也终于可以有机会与同学们一起接受特奥运动训练。记得去年的排球技术赛,寒冬季节,他的手冻疮又红又肿,每一组的发球、传球、垫球,都让他疼痛难忍,甚至有时候都不想去碰这个排球了。而教练经常鼓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勇敢尝试,战胜自己,争取胜利”让他鼓起了勇气,投入到为期一个月的艰苦训练中。尽管最后因为名额*而没能参加比赛,但是这次经历让他知道了特奥所弘扬的尝试精神、参与精神是那样的让他鼓起不曾有过的勇气,使得自己自信、勇敢、坚强。
听说有自行车比赛,而且几十名同学通过训练只有8名才有资格参赛,他暗下决心不仅要人选还要夺取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准各、起动、猛蹬、加速、保持、冲刺……每天早晚,在老师的带领下,苦练体能、技能,几组500米、几组1000米,裤子因为长时间与座椅接触而磨破却浑然不知,臀部也擦破了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湖南湘潭举行的全国自行车比赛中,当他以1000米计时2’00〃夺得第一名、500米计时58〃获得第二名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手抚奖牌,泪花夺眶而出……
他在学习上更是异常努力认真,他的课余时间常常陪伴着书,并常把自己看到听到的各种知识讲给同学听,让大家一起分享。因为他的作文语句通顺、内容生动而常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诵读。去年,他的作文《游东方绿舟》还获得了“金秋岁月话世博”征文二等奖;他的美术作业也因为惟妙惟肖而时常在学校的宣传廊中作为佳作被张贴。此外,为了培养自信心以及口语能力,他参加了学校的朗诵兴趣小组,并曾在上海市特殊学生文艺汇演中有出色表演。
尽管他还不强壮,尽管他还会失败,尽管他还会胆怯,但是“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精神让他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枚奖牌,让他对生活承载了满满当当的自信……
故事四
在南阳学校四年级的“迎特奥、强健体”的专题板报上,张贴着每位同学的“特奥心愿”。“我要在特奥运动会上取得最好的成绩,我要为站在特奥领奖台上而努力,我能行。”这是大队长杨杨的特奥心愿,也是他成功道路上的动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杨杨在教练马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杨杨是滚球运动队年龄最小的一名成员,小小年纪志气高,杨杨同学用他的坚持与执着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毅力和能力。滚球比赛在我国是一项新型的特奥运动项目,大家对比赛规则和要求不熟悉,对智障孩子来说更是陌生。滚球的技术性很强,它需要运动员单手拿球前后摆动,双脚前后开立,目视前方,目测距离和角度,随后用比较合适的力量将球滚出去靠近目标球。这些动作看似简单,但要让智障学生完全掌握这些动作却不是简单的事。经常看到杨杨手里拿着球,在学校里练,在家里练,妈妈问他:“你的手这样不停地前后摆动,手酸吗?”杨杨对妈妈说:“我在练习滚球运动中的单手摆动的动作,这样摆动是有要求的,现在手是酸的,以后就不会酸了。”
滚球运动中,最关键的是目测目标球距离和角度。刚开始,杨杨根本不懂用眼睛去测量球的距离和角度,只是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球滚出去,球滚出去不是太轻就是太重,距离目标球非常远,开始杨杨有些泄气,自己手中的球怎么不听话呢?教练员及时鼓励杨杨说:“杨杨,你行,你一定能行的。”在教练的鼓励下,杨杨又鼓起了勇气,他仔细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主动向教练要求给自己增加训练的内容和训练量,别人停下来休息了,杨杨还是不断地瞄准目标,将球滚出去拣回来,再滚出去,再拣回来。在不断实践中去体会用眼睛去测量球的距离和角度,一次次的练习,一次比一次接近了目标,终于有一天,杨杨手中滚出去的球和目标球欢快地相遇了,杨杨高心地笑了!这极大的激发了杨杨的滚球积极性和自信性,他暗暗地为自己鼓劲:我行,我一定能行的。以后,杨杨不断地对自己提高训练的要求,训练自己用眼睛去测量球的距离和角度,并逐步懂得根据目标球的距离和角度,控制手上出球的力量,准确地将球滚到指定位置,这样靠近目标球的次数越来越多。
他的训练得到了爸爸妈妈的支持,他的妈妈全力配合做好了接送工作,还积极投入充当了融合伙伴的角色,积极配合特奥运动员一起训练、一起备战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天气非常炎热,杨杨在妈妈的陪伴下天天冒着高温步行30分钟来到学校参加滚球、跑步训练。杨杨人比较胖,很容易出汗,往往走到学校已经是汗流浃背了,杨杨擦一把汗马上投入训练,训练时非常认真,教练讲完一个动作,杨杨总是练上许多遍,不停地变换势,寻找最佳的动作,不懂的地方反复地问教练,直到动作正确,汗水不停的从他的头上、脸上流下来,杨杨总是准各一块毛巾擦一下汗,继续练,等练习结束,汗衫、毛巾也湿透了。训练结束后,妈妈看着汗流浃背、非常疲劳的孩子,提议让杨杨乘车回去,可杨杨懂事地说:“妈妈还是走回去吧,走回去也是锻炼啊。”寒冷的冬天,小朋友们将脸和手藏进了帽子、围巾、手套里了,可杨杨每次都准时来到操场,顶着寒风参加训练,经常是小手冻得通红,红红的小脸上却冒着热气。由于平时的刻苦训练,这次在和外区*滚球比赛中荣获第四名。杨杨认真地说:“我要继续努力,我要取得更好的成绩。”
杨杨把这种顽强拼搏精神也带到了学习上,汉语拼音的学习对智障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要求发音清楚、准确、到位,由于杨杨平时讲话口齿发音不清,这给拼音的学习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但杨杨没有向困难低头,课堂上,他认真地看着老师的口型练习发音,回家后,他对着镜子进行练习发音,舌头练肿了继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杨杨以优良的成绩通过拼音验收。是啊!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我们真诚地祝愿杨杨的特奥心愿能够实现l
故事五
她,并不起眼,一个黝黑瘦小的小女孩,爽朗的个性,欢快的笑声,这就是她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谁也没有想到就是她竟然在上海市举办的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夺得儿童组女子100米、300米和3×100米比赛项目中摘得两金一铜。想当初老师推荐她的时候只是考虑到她身材玲珑,重心低,摔到的概率低一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鼓励她走稳每一步,“搀扶”着她走上了冠军的领奖台。
记得第一次训练时,她指着溜冰鞋好奇地问老师:“老师,那是什么?我能穿着它们站起来吗?”老师对她说:“相信你一定会穿着它们跑到领奖台上!”她甜甜地一笑把老师说的话牢牢地刻在心里。从此老师辅导的每一个动作她都要练上多次,别的同学休息了,她还在练习转弯,两脚一不协调,摔到了,“不怕,再来一次。”她自己给自己鼓气,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她成功了。为了练速度,她放弃了寒、暑假,每天在母亲的陪伴下乘坐三刻钟的公交车来到学校训练,藏在她心中的信心越来越大,在训练中毅力越来越强,表现得比她的外表坚强的多,一个坚强的生命在挑战自我!
在比赛的那天,也许是紧张,也许是求胜心切,一出发就摔到了,比赛对她非常不利,老师的心悬了起来,担心她是否能坚持赛完,然而她娇小的身体站起来了用足了劲往前冲去,好!眼看要赶上了她又重重地摔到了,就短短的100米还有50米的赛程,她会怎样?赛场上她又一次勇敢地站了起来,从趔趄中站稳加速跑了起来,赶上了!超过了!老师们不由自住地为她鼓起了掌,在掌声中她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还是那个甜甜的笑颜,还是那个不娇柔的女孩走下了赛场。
在学校里她可是低年级小朋友喜欢的姐姐,每天她会在小朋友要上厕所时出现,午饭后自觉帮助打扫卫生……她就像一朵馥郁芬芳的未莉花把香味带给人们。
故事六
在地球上生存着一种小花,叫野百合。长的并不惹人注目,没有鲜艳的花朵,没有迷人的芬芳,也没有生活在花坛中。小小的百合却在原野的石缝中默默地发芽、生长、开花,她是那么地悄无声息,但又是那么地顽强,她要用自己的花朵来向世界表白,她虽然是野百合,但也能迎接盎然的春天。
特奥运动员“野百合”生活在一个艰辛的家庭,母亲下肢残疾,生活不便,父亲在上岗和下岗中徘徊,从懂事起她就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家搬到离学校有八站路程,为了给家里省钱,她就学习骑自行车,虽然父母反对,性格倔强的她却从一次次的摔倒中爬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她终于学会骑车了。父母要给她买辆新的自行车,她说:“你们赚钱不容易,旧车能骑,我就骑旧车上学吧!”
就是这个圆圆的脸蛋,一头天生的鬈发加上高大身材,看上去像一个愣头愣脑的小男孩,成为了首选的特奥自行车运动员。自行车的训练是速度加耐力,由于智力上的原因,又习惯慢慢骑车的她,要挖掘速度素质、力量素质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付出艰辛的汗水。在骄阳下,每次的训练尽管汗流浃背,大腿酸溜溜的,但是她从不叫苦喊累,乐呵呵地一次又一次地在绿茵茵的操场上骑着自行车。看到这种拼搏的训练,使人无不想到“让我获胜,让我勇敢地去尝试”的特奥运动员誓言,正是这特奥精神在训练上的展现,让人看到了特奥运动员身残志不残。“野百合”凭着顽强的意志在伏暑中苦练,迎接上海市第六届特奥运动会的到来。
一次训练中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自行车的前轴发生了问题,“野百合”当场摔倒,在场的人都发出惊叫,“野百合”爬了起来,只看见圆圆的脸上,红红的鲜血流淌下来,这次训练付出了下颚缝两针的代价。本以为“野百合”再也不会出现在训练场上,但是,一星期后,训练场上又看到了生龙活虎的她。“好样的!”区残联的周主任对这件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奥自行车训练,分成场地训练和器械辅助训练,器械辅助训练是在自行车健身器上进行,每次2分钟,女生要完成230个以上的转动。这是被特奥运动员嬉称为“*加拚命”训练,每次练习可以说是咬着牙齿进行的,每次练习完成,*快速起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当训练结束“老师让我再来一次”的声音,这准是“野百合”。
金秋十月,迎来了上海市第六届特奥运动会自行车项目的比赛,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野百合”骑车风驰电掣般冲向了终点。领奖台上,挂着1000米的金牌和500米的银牌的她,在阳光下那憨厚的笑容里充满自豪和喜悦,特奥运动又一次实现了“你行,我也行”人生价值的飞跃。
故事七
“天高任鸟飞”这是任何一位正常人的向往。可这对于这位11岁的小男孩来说,那感受同样是这样的真实,这样的迫切。“我是鸟儿,我要飞!”
今年的上海市第六届特殊奥运会中,有这样一位小小轮滑冠军,他就是启星学校的小凡。那一刻,他站在了领奖台上,红彤彤的脸蛋略带羞涩的笑容,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枚用无数辛勤与汗水换来的小小金牌,显然,他被成功的情景震撼了,因为这一刻,他真的成为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鹰,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
苍天弄人,1996年小凡出生后,医生便告知他父母:对于这样一位胎位不正,脐带缠绕脖子2圈的小生命,要做好最坏的心理打算。之后,幸哉——小生命活了下来!岂料,痛哉——他成为了一个智障儿童!但不幸中之大幸,生活并没有唾弃他,命运并未使之屈服。他来到了一个温暖的大集体!这里能够让他如正常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也能使他如正常孩子工样感受所有的关心与呵护。小凡的学习成绩优良,是老师与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好榜样。他有一个兴趣爱好,便是折纸飞机。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飞机能冲上蓝天。”
前段时间,2007年上海将举办国际特奥会的喜讯传遍全城,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展示特奥学生风采的大好机会。我校根据特奥会的比赛项目在每天课余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很好的训练舞台。由于小凡是班级里的运动小能手,我们便给他提出了一个颇有难度的任务,让他进行轮滑的训练。
刚开始时,小凡对一切都很好奇:“张老师,如果我穿上了这双鞋子,是否就能跑起来?”“是的,不仅能跑,还能‘飞’呢。”我略带夸张地回答。“只是,它可不会轻易听你的指挥,如果你真的想穿上它‘飞翔’,那一定得具有扎实的本领才可以。”“嗯,我要飞,我会努力的!”他重重地点了下头。
就这样,开始了正式的轮滑训练。起步的艰辛可想而知。笨重的鞋子在他脚下并不听话,不飞也不跑,而是一次次地使他向左或右跌倒。即使我校新装了塑胶跑道,他还是被跌出了一个又一个血块。只是,他较为好强,问他疼不疼时,他总会紧抿嘴唇,轻轻摇头。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一个小小平衡动作他就训练了许久。
“小凡,保持肩部与脚部同宽,身体略微前倾,眼睛看着前方……”渐渐的,在老师的教导下,他掌握了平衡。之后的训练便是如何教导他迈开步伐,乘着轮滑前进。刚开始,他控制不了轮滑的方向,加上心理的恐惧,所以脚踩轮滑的他如被绑住了手脚不能动,难以达到理想中的速度。对此,我不厌其烦地对他进行心理上的鼓励与安慰,并在技术上进行个别指导。待他熟练一些后,我又给他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便是我在前面跑,他脚踩轮滑在后面追,如果他能超越我,我便会奖励他一颗小红星。对于比赛这种形式,不服输的性格在他身上即刻体现。我俩你追我赶,倒还真把枯燥的训练晕染出了许多的欢声笑语。有时,由于速度过猛,在跑道的转弯口他会因为收不住脚下的速度而突然失控跌倒。这时的我,就会把他从那里挟起。我总教育他:从哪儿跌倒,便从哪儿爬起。转弯口是训练的关键,你战胜了它就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掌握了技能后的他,动作娴熟优美,轮滑速度也越来越快,快似风,快如跑,快到我担心他的安全而不得不时常提醒他:“够了,够了,你已经在‘飞’了。”Let me win,but if I can not win,let me attempt.这是特奥运动的口号,小凡虽然不会说,但他以行动体现,总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信心勇敢奋斗在轮滑这一体育竞技上。
在今年的市第六届特奥会上,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是的,小凡,你已经在“飞”了,总有一天,你一定能如鸟儿那样自由翱翔……
故事八
她开始以一种慢慢的步伐行走着,没人发现也不会有人注意到她,她的世界就是那样的平淡。她也曾不断幻想着,可是当她抬头看见白云,突然发现自己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她总是怀疑,总是无望。人人都说花季是多么的美好,因为那是花盛开的季节,而她的花季却是有残缺的。但自从参加了特奥运动后她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看到了梦想的归处,她就象一只小鸟那样自由地飞翔在天空中。
“你看这是谁啊?是小超、是小超!”小朋友兴奋地叫喊道。是啊,小朋友从录像中看到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轻松自如地骑着独轮车,那就是闸北启慧学校的学生——小超。那是上海市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上的录像,小朋友们看到的是她和七位大哥哥进行的独轮车表演。在两年前她连自行车也不会骑,更不要说骑只有一个轮子的独轮车了。现在的她与两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是什么让她有这样的变化?是特奥,是特奥运动改变了小超。现在她不仅参加独轮车的训练,还参加学校游泳、轮滑、跑步的训练。她在训练中从不叫苦,天天坚持训练,当学校开游泳班时,她积极参加,训练时她不知道呛了多少水,脚抽了几次筋,但她都没有退却。在训练中她还鼓励自己的朋友:“加油哦!我们一定要学会游泳。”在她不懈地努力下,在上海市第六届特奥运动会的游泳比赛中获蛙泳50米冠军。
现在的她,是班级的小干部,心情比以前开朗多了,能帮助班级的同学,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她生活能自理,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一定能行”。在间北区第九届全民健身节暨社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小超和七位大哥哥进行的独轮车表演得到市、区领导的好评。参加运动会篮球、100米跑、自行车比赛,也取得了好成绩。在⒛04年市特奥轮滑比赛中获得了100米银牌和⒛0米银牌,只有熟悉小超的人,才知道特奥运动给她带来的巨大进步。
只要你来到间北启慧学校,在操场上一定会看见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在训练。校园里、教室里、操场上都充满了她欢乐的笑声,是特奥让智障学生的生活更加多彩!
故事九
特奥运动员:小杰,就读于风帆初级职业学校,擅长于轮滑、篮球。
他是一个智力残疾的孩子,是一个不幸的人,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奋斗,使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真的很幸福。”
他,高高的个儿,带着一副眼镜,外表斯文,笑容可掬,从他的笑容里你会感受到他对人的真诚,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理解。还记得他刚从扬帆辅读学校到我们学校时,教他的班主任就说过这样的话:“他,没有咖啡冲泡时的诱人香味,也没有甜饮人口时的爽滑感觉,但他有绿茶冲泡后的回味无穷。”渐渐地,我慢慢领会了她的意思。
在上海市第六届特奥运动会上,他参加的是轮滑项目比赛,由于练习轮滑需要特定的场地,所以在暑假,即使特别炎热,他也依然每天到离家很远的体育场进行训练。起跑、加速、摆臂、蹬地……是他每天的工作,训练他的老师告诉我,由于他的个子比较高,平衡性相对较差,所以练习的难度更大了。刚开始,他穿上旱冰鞋就会摔跤,挟起后,还没来得及站稳又摔了,几次跌倒,又几次爬起。就这样,经过一次次的摔,一次次的起,他开始能独立滑行了,而那时的他却已是浑身淤青,浑身酸痛。
回家后却又不敢告诉父母,问他为什么,他笑着回答:“告诉了他们,只能让他们担心、心疼,而且他们很有可能不让我继续参加比赛。可我很想试试自己行不行。”作为了解他的人,我知道,那是他的一种自我挑战,就像我平时经常对他们说的:每个人应选择自己的路,只要这条路是你所选的、所爱的,能够发挥自己专长或优势的,我们就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所有艰难困苦和一切嘲讽、责难,都不能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天道酬勤”,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经过反复的纠正动作,一天天,他进步了。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他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参加完这次比赛后,他有感而发地说:“不论结果怎样,但我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我就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一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00
奥运冠军王丽萍的故事
悉尼奥运会王丽萍为中国田径夺得惟一一枚金牌的振奋人心场面,似乎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出,采访全国竞走锦标赛,感受最深的是丹东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冠军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市民们无一不为丹东拥有这位竞走冠军而感到骄傲。昨天下午,丹东市体委姜亦德主任向记者讲述了王丽萍成长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王丽萍1976年生于凤城市农村,母亲是位纯朴农民,全家的生活支出仅靠在凤城市一家煤矿烟叶收购站工作的父亲维持,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从小王丽萍就有着运动天赋,学校每次举行运动会,总是拿个第一。1989年6月,王丽萍被凤城市体校选中,并改学竞走。
第二年,赵世梁向当时中国竞走界著名教练王魁推荐了王丽萍,将其调入辽宁队试训。由于王丽萍训练中特别能吃苦,所以王魁留下了这位瘦弱的小姑娘,还当即奖给她一套运动服,一双运动鞋。从此,王丽萍和陈跃玲、王妍、刘宏宇等人成为同门师姐妹。王丽萍肠胃不好,运动量一大就要呕吐,可是好成绩必须伴随大运动量训练,于是训练场上,王丽萍常常吐得只剩黄胆水可吐了,连王魁教练都不忍再看下去。
1996年,王丽萍险些结束了她的竞走生涯。当时,正值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全国竞走好手聚集在云南进行奥运选拔赛。训练中,王丽萍膝伤复发,愈来愈重,开始还能勉强训练,到后来走一步都钻心地痛。医生告诉王丽萍,必须立即放弃竞走,王丽萍只得回到了家乡进行休养。两个月后,王丽萍带着稍稍缓解的伤痛,又重新站到了训练场上,咬着牙重新开始训练。
凭着顽强的毅力,王丽萍终于战胜了伤病,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1999年世界杯前国内进行了一次预选赛,在包括刘宏宇、王妍等众多好手的“夹击”中,王丽萍走出了第2名的成绩。悉尼奥运会,王丽萍并不在正选名单中,她要通过选拔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权。
第一站、第二站选拔赛,王丽萍连续两个第一。最后一站在大连旅顺,比赛前4天,王丽萍膝伤复发,她的教练急忙从哈尔滨请来专家,为她进行理疗。两天后,比赛开始前,王丽萍惊喜地发现膝盖不痛了。20公里下来,王丽萍又是冠军。凭着三次选拔赛冠军头衔,“名不见经传”的王丽萍搭上了去悉尼的末班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01
姓名:陈燮(xiè)霞
性别:女
运动项目:举重
出生日期:1983-01-08
身高:150cm
体重:(北京奥运时):47.40kg
籍贯: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所属运动队:*
注册单位:国家队
教练:马文辉
【主要成绩】
2004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48公斤级季军;
2005年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48公斤级总成绩、挺举冠军,抓举亚军;
2006年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冠军;
2007年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冠军,打破挺举世界纪录;
2007年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冠军;
2008年4月全国举重锦标赛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锦标赛48公斤级冠军,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第一枚金牌获得者。
【生平资料】
陈燮霞1983年1月生于广东番禺。八一体工大队举重队运动员。1999年7月入伍。
陈燮霞几乎集中了广东妹所有的特点,依靠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才有了她今日的成功,她的经历应验了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1999年是陈燮霞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在广州市练习举重的她并没有被省队选上,面临着打背包回家种地的窘境。幸运的是陈燮霞被八一举重队的教练看中,她被选中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吃苦,而这一点对练举重非常重要。
穿上军装的陈燮霞练得非常刻苦,但关键是她犯了一个年轻人比较容易犯的错误:违反了队规。现在看来,如果不是违反队规影响了训练和比赛,陈燮霞很有可能会与比她大一岁的杨炼、比她小两岁的王明娟同时出名。当队里做出决定让她脱掉军装回家时,陈燮霞才真正开始醒悟了——这不仅仅是对一次错误的醒悟,还是对她人生的醒悟,这也让她对举重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
2006年,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陈燮霞迎来了举重生涯的首次爆发。在2006年全国冠军赛上,从没有拿过全国冠军的陈燮霞品尝了一次冠军滋味,虽然当时有许多名将没有参赛,但这个冠军带给陈燮霞更多信心,这成为她生涯的另一个转折点。
自从夺得全国冠军后,陈燮霞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2007年亚锦赛中,陈燮霞夺得了自己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亚洲冠军,同时打破了挺举的世界纪录;同年在泰国清迈举行的世锦赛上,一举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冠军,这也让她成为代表中国队出征奥运会的热门候选人。
2008年四月举行的全国举重锦标赛上,陈燮霞以213公斤的总成绩力压杨炼夺取冠军,这让她在出征奥运的争夺战中抢了一个先手,她也期待能帮助国人圆四年前雅典未圆的梦想。“练得不好时,我就会笑一笑,笑一笑什么都过去了。每天不管练得好不好,我都要笑一笑,心情放松一下。”
这种平和的心态有助于陈燮霞征战奥运赛场,这位四肢协调且力量均衡,肌肉强健而富有弹性,她是典型的女子力量型身材,2007年世锦赛上的轻松夺冠更是会成为她争夺奥运席位的有力筹码。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拉开战幕。在首先进行的女子48公斤级比赛中,中国名将陈燮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和总成绩212公斤的出色表现为中国代表团摘得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同时也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记录。(奥运会记录总成绩原为210公斤)
【赛后感受】
212公斤!25岁的陈燮霞六次稳稳举起杠铃,也稳稳地为中国代表团“举起”北京奥运会首金,这个成绩还改写了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纪录。
实力决定一切!无论是土耳其新老“黑马”,还是泰国老对手,没有谁能够阻挡陈燮霞一次次将旁人不可企及的重量举起!当杜丽、赵颖慧在射击场的“双保险”失效后,陈燮霞就担负起为中*团夺取首金的重任。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但她没有让大家失望。
土耳其名将厄滋坎以总成绩199公斤获得亚军,中华台北的陈苇绫和韩国的林琼花成绩同为196公斤,陈苇绫凭借体重较轻的优势幸运摘得铜牌。
赛事
[抓举]
一个人的战役
此番征战,陈燮霞主要迎接卫冕冠军——土耳其名将塔伊兰的挑战,泰国“双姝”劳斯里恭、纹披塔以及土耳其的厄滋坎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塔伊兰近几年状态不佳,连续三次试举失败后,这位老将深深亲吻了举重台,向台下挥了挥手,结束北京奥运会的征程。泰国名将纹披塔同样三次冲击84公斤失败惨遭淘汰。
另一位泰国强手劳斯里恭在前两次试举85公斤失利的情况下,第三把背水一战,成功举起85公斤重的杠铃。厄滋坎在队友塔伊兰提前出局的情况下,顶住巨大的压力,第三次试举冲击88公斤成功。
看见前面的主要对手都表现不佳,陈燮霞把重量从92公斤调整到90公斤,先求稳,得到一个成绩再说。当她出场时,场上就剩她一个人了。看台上一片呐喊声,陈燮霞先深吸了口气,这个重量对于她来说,只是平时训练的热身重量。抓杠,提铃,一气呵成,这一把成功后,她已经领先第二名两公斤了。
此后的抓举比赛是陈燮霞一个人的演出,93公斤,照样稳稳当当举过头顶。
第三把95公斤,陈燮霞的表现依旧轻松自信。
[挺举]
第一把就锁定冠军
抓举比赛结束后,陈燮霞的对手只剩下泰国选手劳斯里恭、土耳其的厄滋坎、中华台北的陈苇绫和韩国的林琼花。
陈燮霞出场后,顺利举起113公斤,这样一来,陈燮霞在首次挺举结束后就已经提前锁定金牌。带着这样一个轻松的心态,第二次挺举她要了115公斤,现场观众长时间喝彩,轻装上阵的她,轻松举起115公斤后,陈燮霞平了奥运会总成绩纪录!
第三次,陈燮霞要了117公斤,这位中国女大力士成功举起!最终,陈燮霞以总成绩212公斤夺取女子举重48公斤级金牌,并打破奥运会总成绩纪录。
夺金后,陈燮霞跳向女队总教练马文辉的身上,中*团北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成功拿下。
[感受]
夺金后不知是首金
夺得金牌后,陈燮霞开心得像个孩子,“我就喜欢笑,平时说话的时候都会笑得说不下去。”
记者问她,夺得金牌后感觉如何,陈燮霞说自己也感觉非常惊讶:“我也是在刚刚比完之后,后面才有人告诉我是第一块金牌的。”奥运会前,陈燮霞因为在训练中受伤,差点痛失参加奥运会的机会。提到这段往事,陈燮霞说:“正因为有这个背景,所以我一定要拿下这枚金牌,今天我真的拼了。” 付智勇
人物
“细妹”成了大力士
站在高高的冠军领奖台上,陈燮霞露出甜甜的笑脸,将金牌咬在嘴里,面对记者拍照,调皮地伸出舌头……继陈小敏之后,她是第二位来自广东的奥运冠军,而且还是一位从农家走出来的女大力士。
五行缺火名字加“燮”
陈燮霞的家位于广州番禺榄核镇大坳村,这里以出产稻米、甘蔗和香蕉闻名。陈燮霞的父母靠种甘蔗和水稻为生。陈燮霞家里有父母、大哥、大嫂,她是家里的老小,被称为“细妹”。
在昨天之前,或许有很多人都不认识“燮”字。但从昨天开始,这个字不再显得那么陌生。记者了解到,陈燮霞出生后,风水先生说她五行缺火,她高中毕业的父亲便把“燮”字加进女儿的名字。
陈燮霞是家里的开心果,在家人眼里,这个“细妹”活泼、开朗,有点像男孩子,同时还特别懂事。据陈燮霞的师姐陈小敏介绍,由于家里经济拮据,小燮霞很小就会帮大人干活。去体校训练后,开始是父亲骑单车接送,四五次后,懂事的陈燮霞就自己乘公交车再转搭摩托车去训练了。
父亲借钱供她训练
陈燮霞7岁便开始下地干农活,干活时表现出的力量远在同龄人之上。
当时,陈燮霞家共种有20亩水稻和甘蔗,农务繁忙。从7岁开始,霞妹经常帮爸妈挑水浇灌,用板车把爸妈收割下来的农作物拉回家。陈燮霞的爸爸告诉记者,她8岁时就已经能够用板车一次性拉300多斤甘蔗回家了!
由于有举重天赋,1992年,年仅9岁的陈燮霞在读小学三年级时被番禺业余体校选中。但进体校训练需要钱,每年的学费是230元、伙食费100元,另外还要给零花钱,陈父负担很重。但陈父坚持认为,女儿既然被教练选中,就应该一直练下去。为了供她训练,陈父前后借了上万元。
快报特派记者沈忱
内幕
她的对手只有一个:杨炼
陈燮霞此前只参加过一次世锦赛,为了挤进奥运阵容,她和世锦赛冠军杨炼的竞争可谓白热化。
2007年之前,湖南选手杨炼是女子48公斤级的绝对霸主,无论是世锦赛还是全国锦标赛,都是杨炼的个人表演。但进入2007年后,胜利的天平开始向陈燮霞倾斜。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陈燮霞,在杨炼缺席的情况下,一举夺得世锦赛抓举、挺举和总成绩的冠军。这个时候,杨炼开始感到压力。随后,长年的大运动量训练,让杨炼的膝关节伤病不断加重。
今年4月的全国锦标赛,还没有完全伤愈的杨炼仓促上阵,结果输给了陈燮霞。她之所以冒着风险复出参赛,就是为了能进奥运名单。
随后的日子,陈燮霞成为了队里的重点队员,领导也基本认可了陈燮霞的奥运资格,但就在奥运会名单上报前的几天,意外发生了,陈燮霞在队内测试赛中,不慎大腿拉伤。
在7月22日,杨炼取代了陈燮霞进入了最终名单,此时距离7月25日最后的报名截止日期只有三天了。7月24日是改变历史的一天,那一天陈燮霞进行了最后的全身检查,结果证明她的伤已经痊愈,陈燮霞在最后一刻取代了杨炼。
移动·金牌故事
赛前营养餐:泡面
按规定,举重运动员在赛前都要称体重。一般而言,选手为了尽量减轻体重,都在称体重前不吃饭。在称完之后,教练员都会为运动员准备一点食品充饥。在昨天上午比赛开始前,陈燮霞的教练就为她准备了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别看是方便面,但配上鸡汤、海虾和海参后,绝对是美味。
加油口号听不懂
在比赛中,陈燮霞每次上场前,都会大喝一声。不过,她在喊些什么,很多人听不懂。赛后她表示:“这是用自己的方式在为自己鼓劲。”
陈燮霞对记者说:“其实我喊的是,嗨,加油!”
陈燮霞腼腆地笑了:“不是家乡话,可能我们喊的,别人都听不懂。”
最好的生日礼物
昨天是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52岁的生日,陈燮霞夺得的这块金牌可算是马文广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不错不错,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我特别高兴。”马文广说。
马文广希望陈燮霞的开门红,可以为中国举重队在接下来比赛中带来更多的喜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01
51个冠军的名字,项目,获得时间.照片
http://www.kwpsk.cn/blog/MyBlog/aoyunren/200808/20080825_174646.Htm
评论里面有其他奖牌地址
天气:
第一金9日12时 陈燮霞夺得女子举重48公斤级金牌
第二金9日15时 庞伟获得男子10米气手*金牌
第三金10日12时 郭文珺夺得女子10米气手*冠军
第四金10日15时 郭晶晶吴敏霞获得女双三米板冠军
第五金10日18时 冼东妹获得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
第六金10日20时 龙清泉夺得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冠军
第七金11日15时 林跃/火亮男子10米双人跳台夺金
第八金 11日17时 举重女子58公斤级 陈艳青夺金
第九金11日20时 举重男子62公斤级 张湘祥夺金
第十金12日13时 男子体操团体决赛 中国夺金
第十一金12日15时 女双十米跳台 王鑫陈若琳夺金
第十二金12日20时20分 男子佩剑 仲满夺金
第十三金12日20时40分 男举69KG 廖辉夺金
第十四金13日12时 女子体操团体 中国夺冠
第十五金13日15时17分 25米运动手* 陈颖夺金
第十六金13日15时30分 男子三米板秦凯王峰夺冠
第十七金13日16时 女举69KG刘春红五破世界纪录卫冕
第十八金14日11时 女子200米蝶刘子歌夺金
第十九金14日13时 女子步*三姿杜丽夺金
第二十金14日13时 男子个人体操全能杨威夺金
二十一金14日18时 女子个人射箭张娟娟夺冠
二十二金14日19时 女柔78KG级杨秀丽夺金
二十三金8月15日 女子75公斤级举重曹磊
二十四金8月15日 女子78公斤以上级柔道佟文
二十五金15日21时 男子举重85公斤级陆永夺金
二十六金15日22时 杜婧/于洋夺女双冠军
二十七金16日13时 张宁夺羽球女单冠军
二十八金17日13时 男子步*三姿邱健夺冠
二十九金17日17时 女子四人双桨中国夺金
三十金17日18时 自由式摔跤72公斤级王娇夺冠
三十一金17日18时30分 男子自由操邹凯折桂
三十二金17日20时02分 男子鞍马肖钦夺冠
三十三金17日21:14 中国3-0新加坡 夺乒球女团冠军
三十四金17日21:38 羽毛球男单林丹夺冠
三十五金17日21:45 郭晶晶夺得跳水女子3米板冠军
三十六金18日18:30 体操男子吊环陈一冰夺冠
三十七金18日19:15 体操女子高低杠何可欣夺冠
三十八金18日21时 女子蹦床何雯娜夺冠
三十九金18日21:30 乒乓球男团夺冠
四十金19日18:30 男子双杠*夺冠
四十一金19日20:03 男子体操单杠邹凯夺冠
四十二金19日20:50 男子蹦床陆春龙夺冠
四十三金19日22:03 男子3米跳板何冲夺冠
四十四金20日14时 女子帆板殷剑夺金
四十五金20日20时 女子-49KG级吴静钰夺金
四十六金21日21时 陈若琳女子10米台夺金
四十七金22日21时 张怡宁乒球女单夺冠
四十八金23日17时 孟关良/杨文军夺金
四十九金23日21时17分 马琳乒球男单夺冠
五十金24日13时34分 邹市明拳击48公斤级夺金
五十一金24日16时4分 *拳击81公斤级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