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2:0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2:38
作为一个领导,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们需要寻找当事人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需要和当事人沟通,进一步讲,这问题是否能够有效的解决,需要充分发挥领导的沟通能力。就好比你去饭店吃饭,你必须告诉服务员你吃什么?如果你不开口,那么你的吃饭问题将得不到解决,问题其实就这么简单。
领导者在商业活动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沟通的忽视将会影响到整个局面的发展,导致全局的发展改变轨道,结果将是不堪设想。领导者在企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是领导者本身具有的特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领导者的沟通效果要比管理者的沟通效果好很多,所以充分发挥领导的沟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经典案例:
某企业是一个生产摩托的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慢慢的企业以生产为重心转移到了以市场为重心,从而这个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人们消费意识的提高、很多同行的加入以及国外几个大品牌的竞争力,该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销售成本越来越高,但是相反的销售业绩却在不断的下降,生产部门在对产品进行了更新换代、升级之后,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随之越来越多的是产品的投诉问题,该产品在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质量不过关的现象。
老板责令营销部门查清问题所在,营销部门的领导对每一个营销的方案和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复查,并请了管理咨询公司的资深分析人士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其营销意识、营销通路、促销意识及方案、营销人员的管理等都没有问题,相反的在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产品的品质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却一直没有解决,销售业绩慢慢下滑,销售部门说这是生产部门的问题,而生产部门说如果产品质量提高的话,成本自然就会上去,企业就失去了利润……这样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这是一个典型的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或者说领导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随着市场的转型,很多企业把生产的重心转移到了市场的重心上面,忽视了产品的生产问题,这样即使营销工作做的非常好,最终也会导致产品销量逐渐下降的结果。如果在转型之后产销部门之间的领导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沟通,在生产和销售上面能够有一个很好的配合的话,相信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对于两个部门的领导来说,首先需要具备的意识是顾全大局,这是作为一个领导最起码的素养。营销部门的领导不能把由于产品质量的问题影响了自己的的销售、而自己的营销方案一定都没有问题这样的理由全部甩给生产部门,这是最不明智的选择。营销部门领导首先应该做出这样一个方案:了解自己竞品的优势和特点、自己产品的不足等,然后把这些问题与生产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继而生产部门在生产的过程中加以改进。对于生产部门的领导,不能因为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而自认“我的产品就这样了,”显得无助,生产部门的领导必须和销售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市场的需求、产品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然后制定的相应的方案,对产品进行改进。
沟通让问题不再是问题。
领导的职责就是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决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的是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充分的沟通,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首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你需要接受下属传递给你的问题,由于站立的高度和角度不同,下属传递给你的问题可能只是一些表面的问题、发生这些问题的现象等,他们需要等你的决策,然后在去执行,这是作为下属的职责,而作为领导需要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方案制定的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你接受信息的全面性。下属如果给你的问题不全面你需要和他们深度的沟通,因为下属是问题的当事人,更深层次的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细节,这样才能制定出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
其次领导信息的也需要充分的沟通,如果你传递给下属的信息缺少细节,而作为下属又不好意思问这些细节问题,那么领导的信息传递到最后可能会变味,最后在执行的过程中模棱两可,导致预期的结果不能够实现。在信息传递给下属后问一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没有?因为站立的高度不同,下属不一定明白执行的细节。或者告诉下属具体的执行方案,达到的预期效果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