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莫扎特》有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1:4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1:44
关于这个影片有几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这个影片的原型是一部舞台戏剧。这个影片的编剧就是原来舞台戏剧的编剧,亲自动手改成电影剧本。
其次,导演米罗斯·福尔曼是个捷克人,但是在美国拍电影。拍名人传记片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比较擅长在布景、服装上下功夫,塑造人物所生存的环境。
第三,这个影片延续了对萨列里的误解。其实历史上莫扎特与萨列里关系非常好,萨列里也是个很优秀的作曲家。只是在18世纪的时候有好事的作家写了本小说,给他扣了一脑门子屎。这个小说后来又成了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歌剧的脚本,然后在20世纪又拍成了电影,可怜的萨列里从此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第四,出于对观众的迎合,莫扎特被塑造成一个单面性格的人物,这在学术界引起了比较大的批评。今天我们再说莫扎特的时候,已经很难从意识深处抹去那个神经质大笑的家伙了,以至于很多人听到莫扎特较为深沉作品的时候感到很不适应。
第五,最终奥斯卡把演员奖颁给了萨列里的扮演者,而莫扎特的扮演者只拿到一个提名。
第六,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编剧借萨列里之口说出的,对莫扎特音乐作品的一些赏析。这些赏析绝对出自内行之手,非常精到。莫扎特带着妻子看喜歌剧院恶搞版《唐·乔望尼》的段落(部分影碟对此有删节),以及莫扎特在病床上和萨列里一起创作《安魂曲》的段落都被奉为经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1:44
他少年天才,是上帝的宠儿,四岁写出了第一部协奏曲,八岁第一部交响曲,十二岁第一部歌剧。小的时候就随着父亲巡游欧洲,那贵族们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这位“音乐神童”,他们大多只是看到了莫扎特的早慧,而非真正认识到莫扎特的创作才华。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童的光圈渐渐淡了下去,他是以作曲家的身份重新站在世人面前。他突破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怪圈,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他创作音乐是件轻松的事,用剧中的话来说:他只是把在脑中回旋的旋律写下来而已,他的初稿甚至没有修改的痕迹。但并非才华横溢就能征服一切,他不屑教贵族学生因此生活拮据,也不屑为迎合贵族而改动自己的著作而遭受冷遇。
他恃才傲物,不免引起才气不足的庸才的嫉妒,甚至残酷的报复。但即使他谦逊,他的才华已经阻碍了庸才的上进之路,结果恐怕也不会有很大的不同。于是想起《三国演义》中评杨修的两句诗:“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电影中服饰华丽得让人惊艳,只是剧中的莫扎特似乎太过轻浮,时不时发出肆情而诡异的笑声,大概是想用外表和内在之间的矛盾来推动剧情吧,在我的印象里莫扎特应该会比这更有深度的,任性妄为也不能到一种疯疯癫癫的程度。
关于莫扎特还有个《盲厨师》的动人故事,他的音乐使临终的失明老人看见了春天的繁花,看见了他早已过世的妻子。他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他的音乐里没有一丝对痛苦生活的控诉和怨恨,他的音乐可以净化我们的生命,他搭起了通往天堂的阶梯。
参考资料:百度搜索"观《莫扎特》有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1:45
伟人的一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1:46
我想看,,,,,,,,,,哪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