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9 23:0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7 21:46
苏秦、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张仪、公孙衍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运动的倡导者。二人同时是政敌关系。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合纵: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国意图攻秦,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连横:
秦国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的弱国,叫做“连横”。“连横”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
扩展资料:
合纵连横的应用:
以史为鉴,合纵需要团结,连横需要发展。即合纵的各方,必须要懂得放弃,运用“舍得”这种精神,大舍才有大得,不舍永远不得。而连横的一方,必须要知道在与别人合作的同时,不断深度发掘自身的潜能,强大自我。
秦国,就是在与六国连横的过程中,一方面击破了合纵,另一方面不断深挖本国的潜能,使国家不断的富强,最终取得了统一霸业的伟大胜利。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品牌、大商家、大企业形成了行业垄断的态势,给大量的小微企业、个体户带来巨大的冲击。为了对抗强大品牌的冲击,合纵连横的商业策略开始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纵连横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7 21:43
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怎么回事?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7 21:47
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家门派,有一个门派跟其他的有这很大不同,这个门派就是鬼谷子。听名字就觉得这个门派比较神秘了,这个派别里边还要分两大系别,这两大系别是完全对立的。
这个门派里弟子数量少,但是却出来了不少英才。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苏秦和张仪,这两个人一个效忠于秦王主张连横瓦解众国,一个则致力于合纵来联合六国抗秦。虽然最后秦国大赢,一通了天下,但是这并不能说张仪的策略更胜一筹,苏秦就不行。
我们从战略思想方面来分析,苏秦张仪谁能更胜一筹呢?
古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苏秦就对人和意思不足。在那个时期,“人和” 是各国君主的外交政策,他们所看重的只是利益而已。到了战国中期,时局已经是千变万化,诸侯国在结盟方面相当随意。“朝秦暮楚”更是家常便饭,这种情况到战国末期更是比比皆是。而苏秦的失误就在于错误地估计了诸侯国联合的持续时间。苏秦要想合纵,所针对的乃是其余五国,因为当时的秦国已是极为强大,单拎出一国完全不是其对手。苏秦想要合纵取得效果,必须要联合五国一同抗秦。
苏秦的合纵实施起来相对困难,而张仪的连横却要简单一些,他只要针对其中的某一国家瓦解合纵就可以,比起苏秦工作量要大大缩减。看重利益本就是人性弱点,张仪抓住这一特点多次成功瓦解合纵。比如齐与楚的合纵,张仪用花言巧语成功让楚怀王上钩,又以六百里的土地让楚怀王背信弃义,同齐国恩断义绝。张仪轻而易举地就让合纵化为乌有,可以说张仪所仰仗的就是对人性弱点的了解。
在地理位置方面,诸侯国各居一方,在交通条件尚不发达时,诸侯国的交流相对困难。要想诸侯国能够统一起来,需要使者在四五个国家间奔波。仅是传递消息就已经构成障碍,而各路大军的统筹作战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协调好的。因此地理位置也是让合纵难以实现的一大原因。
所谓的天时就是看历史发展的状况。当时秦国已经凭借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比起其他诸侯国可以说是占据明显优势。当时天下四分五裂已经数百年,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确实需要统一,而秦国恰好可以担此大任。因而秦国统一是顺天行事,连横成功也是必然的。
当然苏秦的合纵并非一无是处,他曾让秦国十余年不敢轻举妄动,已经是极为厉害了。只是在当时的局势下,合纵注定难以取得优势。不论合纵连横哪方更高明,苏秦和张仪以天下为棋盘下了史上最豪迈的棋局,足以让他们流芳百世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7 21:43
想知道详细的还是粗略的,我大概只能给你描述一个粗略的,详细的我也说不清楚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7 21:43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除了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