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31 06: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2 21:02
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在编写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当确保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以下是对所提供教学设计内容的修改润色,以提升内容质量并纠正可能的错误。
**赵州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3个新词语。
2. 学习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了解与之用法相似的关联词“不但还”“不仅而且”等。
3. 能正确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
4.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选择一段背诵,有各自的感受。
5. 了解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和建造是建桥史上一个创举。
6. 结合绍兴的“桥文化”,激发对具有浓厚江南风情的石桥的探究兴趣,培养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赵州桥简图一人一张。
**教学设计流程:**
一、师生对话,激发兴趣
- 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哪些?老师知道哪些?比比谁说得多。
- (举例:长城、故宫、布达拉宫。引出课题,介绍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 根据注音读通课文
- 自学生字,要求能读会字
- 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画出来
- 想想如果请你说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你打算说哪一句?
三、组织交流,字词点拨
- 听写生字,发现错误,将自己出错的字正确书写在黑板上,教师指导,读记,情抄写
- 交流不理解的词,教师巧作点拨,让学生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 你准备了哪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为什么?——由“重点句”导入“重点词”
- 学习单元提示,初步了解“重点词”的概念
四、再读课文,找重点词
- 逐段读,逐段找;充分读,细心找,说出理由,意见不强求一致,同学们听后想一想,选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画出来
- 统计画下的词,支持率最高的词由教师书写到黑板上
- 世界携差闻名
- 创举
- 美观
- 宝贵
五、精选练习,巩固字词
- 练写生字,自己选择词语抄写数遍
- 选择一个自然段熟读成诵
- 收集赵州桥的相关资料,预备交流
六、研读课文,自由感悟
- 分发简图,说明要求
- 各自学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 建造年代:
- 设计师:
- 建筑特色:
- 设计亮点:
- 历史意义:
- 你的评价:
- 用视频投影仪展示研读成果
- 有关赵州桥的多媒体资源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
七、综合实践
- 播放绍兴桥文化相关资源,选绍兴的一座桥,制作图文并茂的卡片以备展示
八、听写词语,选择造句
- 听写词语,选择造句
九、再读课文,背诵片断
- 再读课文,背诵片断
十、交流卡片,展示评优
- 交流卡片,展示评优
十一、作业指导,完成习题
- 重点:关联词: 不但而且
- 质疑: 初读课文时不理解的词,现在仍不懂的,请提出来。
**篇2**
【教学内容】
《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呈现了赵州桥设计的意义以及创造与修建的智慧并从建筑艺术这个角度,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课文简洁明了,用不同数据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课文,同时也是语文拓展性活动的一个好素材。
【设计理念】
生活在现代化城市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不是很多,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等等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并在过程中运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各个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活动目标】
通过赏图入境──品读感悟──合作探究──美文赛读──拓展交流,感受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研究桥、创造桥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 媒体: powerpoint幻灯片1(赵州桥近远景、石桥系列)2夸夸赵州桥音乐幻灯片3(各国现代化的桥)
2. 学生画桥写桥作业展示栏
(学生桥文化研究专栏)
【活动过程】
略
**篇3**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3. 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4. 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以上教学设计的修改润色,旨在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条理性,同时确保教学目标的清晰性和可达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