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31 08: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5 15: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当孩子们感冒时,他们发烧、咳嗽,家长会根据这些信号判断出自己的孩子生病了。但当孩子「心理感冒」(心理危机)时,家长们却往往对一些「信号」视而不见。
目前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约为20%。
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6%~22%,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中,至少有
3000万人受各种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困扰。家长需要读懂孩子的心理求救「信号」,积极为孩子疏导心理,有必要的话及时就医。
儿童青少年的创伤事件大概可分3类:发展性、境遇性和存在性。发展性创伤是在正常的成长和发展中,急剧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心理反应,如不适应新环境、考试不及格等;境遇性创伤是个人无法控制或预测的突发或超常事件造成的,如校霸欺凌事件、父母离异、事故灾难等;存在性创伤是伴随着成长,重要而根本的问题(目的、价值、意义等)的出现而导致的个体内心的冲突和焦虑。
创伤事件后孩子出现的「信号」
事件重现:
事件的某些细节会反复出现在孩子的游戏中。比如看见有人被砍伤,孩子会拿刀砍自己的玩具,通过这种方式试图控制事件对自己的影响。
情绪不稳定:
如果现实事物(如刀等)和想象中的东西(如坏人、妖怪等)使孩子直接或间接地回忆起创伤事件,孩子会反应剧烈,表现出极大的负面情绪。
过度依恋:
孩子们没有安全感,因此拒绝独处,非常依恋父母,对他们寸步不离,不能单独睡觉。在与父母分离的情况下,会哭闹、发脾气。
退化:
原来已消失的现象又重新出现,如像婴幼儿一样粘大人,吸吮拇指等。
为了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尝试以下:
1、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
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大大小小的错误,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行为。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能力去犯错误,也同样有能力去纠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
2、保持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
良好的夫妻关系、融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夫妻之间应做到互敬互爱、和睦友善、团结向上。父母对待孩子应做到关爱孩子,严宽有度,经常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平心静气地解决矛盾,营造和平民主的家庭氛围。
青少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会充满安全感,能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并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这都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要素。
3、家庭教育方式很重要
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比较严苛,信奉棍棒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懦弱、焦虑、冷漠、残暴等性格特征。反之,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宠,也会让孩子出现自负、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
4、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心理气氛,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种心理氛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亲子关系,另一种则是夫妻关系。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父母因为过分严厉和粗暴对待孩子,缺乏和孩子的良性沟通,导致了孩子性格内向,压抑。这种情况,如果孩子不能够及时排解,很可能会出现精神疾病。
5、家庭教育内容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家长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知识上的教育,而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面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这就造成一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完全无法承受,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重大,孩子们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和在一个恶劣的家庭氛围成长将出现很大的差距,对于孩子之后人生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家庭教育的正确性。
夫妻关系要高于亲子关系
很多夫妻有了孩子之后就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了,夫妻之间的关系似乎就是为了养育孩子,但是这样一心为孩子的家庭,孩子往往更容易出现问题。爸爸妈妈对婚姻和夫妻关系的需求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感觉就变得更加的沉重,也无法学会面对亲密关系。
父母之间的教育方式应保持一致
父母之间在教育方针理念上有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多的夫妻实际上是将自己跟对方的冲突转嫁到孩子身上,逼迫孩子去做选择,这无疑是通过孩子来伤害攻击对方,让孩子承受攻击是不负责任自私的表现,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像让孩子拥有良好品德,就应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为子女做出榜样。比如,要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父母自己在公共场合就要注意个人的言行,当遇到他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热情地给予帮助,这样才能使子女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