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3:1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02
冬至时期,虽然白天最短,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
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我们常说的数九,是从冬至起算的。一共九个九。 冬至一般在12月22日,三九,就是从1月9日了。
因为冬至这天,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最低,但此后一段时间仍很低,而地面散失热量继续超过接受太阳热量,气温继续下降。到三九之后,由于温度很低了,散热少了,而太阳辐射又有了一定增强,气温不再继续下降,开始回升。
从“三”的产生看,它起源于人类社会计数不超过三的时代。在远古许多年里,它就是多。是无限大。他们懂得计算的数目,也只有三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一个“韦编三绝”的故事。“韦”是熟牛皮。古人用竹简写书,再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联起来就是“韦编”。“三绝”就是多次断绝。这时候三便有了另外的一层意思,三就是多,是无限大。
看到这边,想必大家应该有所理解了,所谓的“三”只是代表多,也就是表达了一个极限,并不是说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定是三九这几天,既然数九就表示很冷,那么“三”九则表示最冷,此刻的三,并不是一个实数,只是用来形容九个九天里,最冷的时刻。“寒有三九,热有三伏”,说三伏天最热,也是这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02
原来,地球白天吸收太阳辐射来的热,到夜里就把它散发出去。夏天,白天吸收的热多,晚上发散的热少,这样,每天都能积存一些热。冬天,白天吸收的热少,晚上发散的热多,每天不但不能再积存,还要把夏天积存下来的热用掉一些。冬至这一天,白天吸收的热量少,可是地球上还有一些储存。过了冬至,储存越来越少,到“三九”,地球热的储存是一年最少的时候,所以也就最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