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2:5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12
时间排序是:西汉初期贾谊《过秦论》、唐代杜牧《阿房宫赋》、北宋苏辙《六国论》、北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和苏澈依据可能创作时间,即庆历元年前后一段时间)
写作背景
1、《过秦论》描述的是战国到秦朝灭亡的这一历史阶段。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逐渐解体,各国竞相改革。其中,秦国在商鞅所主导的变法下国富民强,国家实力强劲。
于是秦国开始了以一统天下为目的的旷日持久的兼并战争,短短数年时间,秦国就完成了统一大业。但人们的生活未能安定下来,反而由于秦的*,人们一直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使用严刑峻法,钳制民众;大兴土木,营造长城、阿房宫和陵墓;实行文化上的*,焚书坑儒;收缴民间的兵器铸成十二个铜人;修筑宽阔的运兵驰道。暴虐的统治激起了天下人民的大规模抗争,秦王朝最终二世而亡。
2、《阿房宫赋》也是作者杜牧为讽谏时君所作。据杜牧自述,此文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这时唐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少年时期即登大位,其性格飞扬跳脱,喜好打猎,耽于声色犬马,大兴宫室楼台,是一位只知享乐而丝毫不理政务的君主。
杜牧在其《上知己文章启》中提到:“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正如他自己记述的那样,正是因为不能忍受敬宗皇帝纵情声色而不理朝政的不堪行径,杜牧撰写了《阿房宫赋》一文。
阿房宫是秦代统治者穷奢极欲的代表,杜牧通过极尽描写其建筑装饰之奢华来与后文秦王朝迅速败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以此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走秦人的老路。
3、《六国论》所描述的则主要是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的过程。齐、楚、燕、韩、赵、魏、秦是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七个国家。其中的秦国,经过商鞅全面深入的改革,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迅速增强,超过了其他六国。
而其他六国在强大秦国的攻势之下,不断妥协退让,忍辱求和,而最终换来的仍然是全面覆亡。而这,与作者苏洵所处的北宋时期也有着相似之处。
4、欧阳修进入政界后,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危机越来越令人不安。到了仁宗庆历初年,以王伦、李海等为首的人民*接踵而起,西夏又侵扰西北边境,屡败宋军。
欧阳修、范仲淹等人针对当时的敝政,力图实行*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机却接二连三地遭到当权派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欧阳修忧心忡忡,很担心五代惨痛历史即将重演。
而宋太祖时薛居正奉命主修的 《旧五代史》 又 “繁猥失实”,无助于劝善惩恶。于是自己动手,撰成了七十四卷的 《新五代史》。
扩展资料:
创作主旨
三篇文章虽都是对战国至秦这段历史时期的反思,但由于不同的创作背景,其写作主旨并不相同。《过秦论》是因时而作,意在劝汉。
汉朝初年,在经历了春秋战国以及秦末的长时间战乱纷争后,民生凋敝,人口锐减,百废待兴,因此,贾谊撰写了《过秦论》,希望通过对秦朝暴起暴亡的历史的分析来劝诫汉初统治者能够与民休息,施行仁政。
《阿房宫赋》则是为劝诫唐敬宗而作。唐朝末年,内有地方割据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外有群敌环绕,*统治乌烟瘴气,唐帝国的统治积弊丛生,而敬宗只知道玩乐享受,不理朝政。因此,杜牧作《阿房宫赋》,借描写秦统治者荒淫亡国的历史事实来劝诫敬宗能够有所收敛。
苏洵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北宋时期的对外*而作。当时辽国、西夏不断侵扰大宋边境,北宋统治者为了追求安宁,一味地通过满足对方经济、*愿望的方式来谋求和平,这在苏洵看来,无疑是饮鸩止渴。
所以他作《六国论》,通过描述战国时期六国争相贿赂秦国以求自保却最终相继灭国的历史事实,以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走相似的老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12
大哥,是《过秦论》《阿房宫赋》,再就是你是不是问按时代顺序怎么排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