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26 14: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3:05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底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如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达不到更高的境界,情感不能控制住*,这也是砍断树根而想要树木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所有的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善终的却很少。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了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
因为处在深重的忧患之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的感情轻视别人。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轻视别人,就会使亲骨肉变成陌生人。
虽然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他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他们,(他们)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在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象水一样),水能负载船只也能*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事。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狄仁杰(630—700年),武则天时期名臣。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高宗时他官至侍御史、度支郎中。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刺史,颇得人心。后入朝任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
武则天称帝之初,出任豫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刺史,上奏武则天将因谋反罪受牵连定为死罪的数千人改为免死流放。天授二年(691年),任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
圣历元年(698年),统兵迎击攻掠河北的突厥,并安抚被突厥胁迫的百姓返归故里,赈济民众。他敢于上书劝武则天止恶从善,平生替百姓平反不少冤案,人称“狄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