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0:1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13
两句中的读音是不一样的。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野”读ya(三声);
“野茫茫”中的“野”读(ye)三声。
扩展资料:
1.敕勒歌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2.敕勒歌创作背景:
公元4~6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
北魏民歌主要记录在北魏以后的汉语中。这些民谣文体豪迈,歌词坦率,语言朴实,表现了北方民族的英雄精神。这首民歌《敕勒歌》是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中首次记载的。一般被认为是敕勒人创作的民歌。它是在五世纪中后期形成的。
在史书中,首先提到的《敕勒歌》是李延寿唐初的《北史》第六卷《齐本集》:546年,北齐建国皇帝高桓率10万军队从南晋阳攻打西部军事城镇玉壁。魏朝(今山西南部鸡山县西南)有70000人被撤退,在返回晋阳的路上,军队中流传着谣言。其中,箭必死,高欢必病。为了震撼军队的心,他命令他的部下唱“敕勒歌”,使军官和士兵们怀旧,并极大地鼓舞了军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敕勒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13
不一样。
敕勒歌
作者:佚名 (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拼音:ya——三声)。
天苍苍,
野(拼音:ye——三声)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扩展资料: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敕勒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14
1、不一样。
2、《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4、野(yě)茫茫: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扩展资料】
1、野是指郊外。最初指周代王城外百里的区域。《说文》:“野,郊外也。”甲骨文的野字是由土及地上的树木所组成,表现出野外的风景。
2、说文古文中将树木中加入予形,小篆将土改作田、土,从而成为了形声字。由郊外引申为民间、界线、范围等意义。
3、[yě],《广韵》羊者切,上马,以。《广韵》承与切,上语,禅。亦作“壄1”。亦作“墅2”。
(1)、郊外,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2)、指周代王畿内的特定地区。周制王城外百里曰“郊”,郊外至五百里疆域中又分“甸、稍、县、都”,各百里。
(3)、旷野;荒野。
(4)、引伸为荒凉;偏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14
《敕勒歌》和普通口语读法不一样。
《敕勒歌》里的“野”读“yǎ”,三音。原因是为了押韵,整首诗的韵脚是“a”音,所以这里读“yǎ”。
“野”,在这里可以当作名词解释为:方向;四野,即四方,天高地远,给人一种特别辽阔、豪迈的感觉。
扩展资料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敕勒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15
两个野是不一样的读音。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拼音:ya第三声)。
天苍苍,
野(拼音:ye第三声)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尤以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歌辞大气磅礴,粗犷雄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参考资料敕勒川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