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一个文言文虚词的练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7:4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1:02
文言虚词练习
2005、3
而
•1、连词:并、递、承、转、修、因、假
•2、语气助词:“而已”、“而已矣”
•3、复音虚词:“已而”、“既而”
•4、第三人称代词:你、你的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6、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9、已而明月浮空,时光如练。
•10、而其不才,君可自取。
•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2、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尸于井。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4、某所,而母立于兹.
•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酾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乎
1、语气助词:疑问或反问、推测、感叹、停顿
•2、介词:相当“于”
•3、助词:用在形容词或情态副词后,译为“地”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其
•1、副词:
•①表推测。译为“大概”、“恐怕”、“也许”
•②表反问。译为“难道”、“怎么”、“哪里”
•③ 表祈使。译为“还是”、“一定”、“希望”
•2、连词:
•①表选择。译为“是……,还是……”
•②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
•3、助词 。调节音节,不译
•4、代词:第一、三人称、指示代词。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其皆出于此乎?
•其孰能讥之乎?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
且
•1、连词:并、递、让步(尚且)
•2、副词:
• ①将要
• ②暂且、姑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所
•1、助词 :
•①所+动
•②为+所
•③所+以:表原因、表凭借
•④所+介+动
•2、名词 :处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抚军不忘所自。
•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某所,而母立于兹。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为
一、介词(除表被动和表疑问外,读四声)
1、表对象,译为“向”“对”
2、表替代,译为“给”“替”
3、表时间,译为“在”“当”
4、表目的,译为“为了”
5、表被动,译为“被”
二、助词,读二声,用在句末,表诘问。
三、动词。读二声,译法灵活。
•吾属今为之虏矣.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焉
•1、助词①表陈述、反诘、感叹等语气
②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③用在形或副词后,相当于“然”译成“……的样子”“地”或不译。
•2、代词:代人、事、物。
•3、副词,一般作疑问副词,表反问,译为“怎么”“哪”
•4、兼词, ①相当于“于之”②译成“往哪里”“到哪里”“在哪儿”“从哪儿”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且焉置土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也:语气助词
•1、表判断
•2、表肯定
•3、表感叹
•4、表疑问或反问
•5、表陈述
•6、表解释原因
•7、用在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其还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一、介词
1表凭借、方式。译为:凭、用、把、按照2、表原因。译为:由于、因为
•3、表时间、场所。译为:在、从
•4、表对象。译为:和、踉、带领
•二、连词。并、递、目、修、因
•三、复音虚词。有以,无以,以是,是以
•四、副词。通“已”译为“已经”或“止”
•五、动词。使用。任用。认为。把…当作
•六、名词。缘故
•武留匈奴凡十九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得鱼腹中书,固已以之矣。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单于召会武艺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晋侯秦伯围政,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挟泰山以超北海。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皆以美于徐公。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因
•一、介词
•1、表经由,译为:由、通过
•2、表依据、凭借,译为:依靠、凭、按照
•3、表条件,译为:趁机、趁着
•二、连词,表承接,译为:于是、就
•三、动词,沿袭、继承,依顺、随着
•四、名词,原因、机会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相如因持璧却立。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因其固然。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于,介词
•1、表时间、场所、范围、对象等,可译为:在、在……方面、而、到、从、踉、对、给
•2、表比较
•3、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赵氏求救于齐。
•晋侯秦伯围政,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不拘于时,学于余。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与
•一、连词,表并列或选择
•二、介词,表对象,译为:和、踉、同
•三、语气助词,表疑问或感叹
•四、动词,给予,结交,赞同,参加
•故久立与其客语。
•竖子不足与谋。
•蜩与学鸠笑之。
•与其不逊也宁固。
•求,无乃尔是过与?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吾与点也。
则
一、连词,承(就、已经)、假、转或让步
•二、副词,表判断,译为:是
•三、名词,准则、法则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临视,则虫集冠上。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身作则。
者,助词
•一、结构助词
①者字结构是名词
②定后标志
③表停顿,用于因果复句、判断句和一般陈述句中
•二、语气助词
①时间词后,表停顿,调节音节
②在句末,表设问、反问。
参考资料:office+MY HEAD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1:02
1、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副词,仅,只)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连词,只是,不过)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连词,只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连词,假如)
2、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副词,只,只有)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语助词,希望)
3、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徒然,白白的)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仅仅)
4、直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副词,只是)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副词,竟然)
5、第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副词,只)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海瑞传》)。(副词,但是,只是)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大泽乡起义》)。(副词,即使。“借第令”三词同义)
阴使人至郗所曰:“第举兵!”(《史记》)(副词,尽管。)
6、独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仅,只)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副词,唯独)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难道)
7、特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副词,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仅)
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三国志》)。(副词,只,仅)
8、向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以前,往昔)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副词,刚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假如,假使)
9 、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实在,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副词,果真,如果)
10 、固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记王忠肃公敖事》)(副词,一定,必定)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副词,本来)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副词,确实,诚然)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副词,到底,究竟)
11、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副词,必须,一定要)
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果真,如果)
12、顾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副词,难道)
13、见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被)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代词,我)
14、相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互相)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代词,你)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代词,我)
15莫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副词,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师》)。(代词,没有谁)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副词,不)
16、微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副词,偷偷的,暗暗的)
味苦而微辛。(副词,稍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动词,没有)
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副词,每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副词,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而)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希望)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幸运的)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1:03
而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