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结膜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1: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42
不要这么悲观,结膜炎只是最常见的眼病,很多人都有的,只是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红眼只是眼球充血,过一两天自然会好,另外建议你要保持个人卫生,不要去有刺激性气味的地方,另外饮食也要注意,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医院是要去看的,只要坚持,结膜炎一定会好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42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1次,常用眼药水有10%~20 %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如为小病毒可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对红眼病也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称本病为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一般为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故宜驱风散邪,清热解毒,常用泻肺饮和银翘解毒丸。
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或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预防复发。请你不要灰心,积极治疗,一定会好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43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可清晰。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流行快,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内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43
眼科专家团:
红眼病是可以治好的,不要那么悲观.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
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
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44
以0.5%氯霉素、0.5%新霉素、15--20%磺胺醋酰钠、0.1%利福平等眼药水,每15--30分钟点眼1次,减轻后改为每日6--8次;每日滴0.5可的松眼药水3--4次。
睡前涂抗生素(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膏。
结膜炎中药方:茵成防己汤
组成:茯苓皮10克、茵陈12克、 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白芷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焦山栀6克、乌梢蛇15克、老鹳草20克。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
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及一切过敏性眼炎,眼睑湿疹等。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方解:方中茯苓皮、茵陈、防己、苡仁除湿利水;防风、老鹳草、乌梢蛇等疏风除湿;连翘、焦山栀、鱼腥草清热解毒;白芷清热止痒。
加减:使用本方时,要因症而用,随症加减。若痒甚者,加苦参12克;睑皮湿烂,体壮者,加石膏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