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女在共情能力上有区别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23 20: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9 00:12
有直接证据指出:男女在共情上确实存在区别。
自此以后,关于共情的性别差异研究层出不穷。
尽管偶尔也会出现不一致,但总的来说,这一领域内的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共情水平,的确要普遍好于男性[2]。
2008年的一项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无论是观看自己或者他人表达情绪的图片时,女性大脑中含有镜像神经元的脑区,活动程度都要比男性更高[3]。
这些现象都说明共情确实是存在性别差异的。
(二)先天生理因素的确发挥了一定作用
有研究指出,女孩在小时候(4岁)就表现比男孩子出更高的共情水平[4],甚至连刚出生的女婴都比男婴更容易被其他婴儿的哭声传染,跟着啼哭[1]。
因此有研究者提出,男女的共情差异很可能是源于先天的生理因素。
最直接的证据出现在2010年,在PNA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5],16名年轻女性分别摄入安慰剂或0.5 mg的睾酮,并在随后参加了一项名为“眼里读心”的测试(RMET)。该测试要求参与者通过阅读眼神及周围肌肉来理解对方的情绪和意图,可以较好地反映参与者的认知共情水平。
结果发现,服用睾酮显著降低了女性在RMET上的得分,这表明雄性激素会削弱她们通过眼部面部表情“读取”他人的情绪和意图的能力。
这一发现说明,男女共情上的差别,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体内激素水平的调节的。
至于激素如何影响共情,中间的生理环节是什么,目前还不清楚。
(三)社会压力和刻板印象也可能发挥了作用
不过,最近也有观点认为,女性表现出更加共情其实是因为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就应该更加多愁善感,富有同情心;女性也会有意无意地主动迎合这种印象,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共情水平,事实上男女之间的共情能力可能并不存在差异[8]。
(这个文章发表在plos one上,印象中数据挺乱的,随便看看吧)
不管这个数据质量怎么样,主动迎合社会刻板印象的因素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程度有多大,是不是起到了决定性影响。
(四)男性共情更多受到个人情感判断影响,女性更像本能
2006年在Nature上刊载了伦敦大学学院的一篇研究[6],研究者招募了男女各16名志愿者,参与一个经济游戏,并给每个人配一个搭档。
在游戏开始后,搭档就会搞事情,做出参与者喜欢或者讨厌的举止。
接下来,参与者接受核磁共振扫描大脑,并在同时观看自己的搭档接受电击的场景。
当讨人喜欢的搭档被电击时,男性和女性在疼痛相关的大脑区域(额叶和前扣带回皮层)中都表现出与共情相关的激活。
当看到令人讨厌的搭档承受痛苦时,这些与共情相关的脑区在女性中依然活跃,但是在男性中几乎没反应;相反,奖励相关区域(伏隔核)的激活增加。
也就是说,对女性来说,不管我是否讨厌你,只要你痛苦我就很难过;
但是对男性来说,只要我讨厌你,你痛苦我不仅不难过,甚至还很快乐!
这个研究其实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女性的镜像神经元对共情更敏感的说法,共情对女性来说更像是一种本能。而对于男性来说,共情能力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会受到个人好恶和评价的影响。
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女性看见小偷被打,可能会不忍心地叫停;男性可能不仅不会叫停,反而会叫好,甚至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