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中发愤指的是什么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4 05:0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1 09:12
发愤,指下决心;立志;自觉不满足,而奋力为之。见《史记·孔子世家》:“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 勤奋;决心努力。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乃发愤著论,杜门绝交,斯诚感激有为而然。”《宋史·文苑传五·苏洵》:“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徐翁》:“督尚书兄弟发愤为学,相继登第。”丁玲《过年》:“ 小菡要发愤读书,要争气。”参见“ 发愤忘食 ”。
2. 发奋振作。
汉班固《东都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尔发愤,应若兴云。”《后汉书·班超梁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故汉世有发愤张胆,争膏身於夷狄以要功名,多矣。”《南史·文学传·祖皓》:“逆竖滔天,王室如毁,正是义夫发愤之秋,志士忘躯之日。” 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一折:“有等人精神发愤,都待要习文演武立功勋。”《明史·欧阳一敬传》:“自严嵩败,言官争发愤论事, 一敬 尤敢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1 09:17
“发愤”指奋发作为,在这里要有引申的话就是指父亲对他的期望以及自己所受的刑罚使其受的乡里的羞辱,想借此表现自己呗!
司马迁是这样发愤的 行走于江湖之中,广泛的听取各个方面的民间传说,茶楼、驿站打听流传于民间的历史故事
课文赞扬了司马迁 忍辱负重、志向远大等 无非就是些形容人志向与毅力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