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的代表诗人及其主要经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0:0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42
陈子昂: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标举汉唐风,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抒发了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代苍凉孤独之感。
盛唐诗人:
贺知章:多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王之焕:以描写塞外风光为主,豪放苍凉。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留恋田园,静悟禅道。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也有边塞诗,如《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雄浑豪放。
孟浩然:田园山水诗派代表,和王维合称“王孟”,亲切自然,真挚生动,富有幽情隐趣,也有气势磅礴之作,如《临洞庭上张丞相》。“王孟”以及同派诗人常建、储光羲等的许多作品,都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
刘长卿:诗多*失意之感,也有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
李白:浪漫主义为主,诗风清新俊逸,恋爱自然,想象奇特,气势磅礴,孤傲不桀,藐视权贵,擅夸张,擅比拟,语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借月抒情的第一人,有“诗仙”的美喻。
杜甫:现实主义为主,诗风沉郁顿挫,在这种风格的基调上,或雄浑、或悲壮、或奔放、瑰丽、或质朴、或古简、或轻灵。擅长用典,讲究格律,富有形象美和音乐美。有“诗圣”之称。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歌的两座高峰,后人称之为“李杜”。安史之乱使他更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给自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成都十年,他也曾过过一段较为平静的生活。然而无论如何,他的心始终和人民跳动在一起。
高适:边塞诗派代表,渴望保疆卫土,建功立业,蔑视平庸,向往自由。诗风昂扬奋发,雄迈高亢,苍凉悲壮,幽怨缠绵。
岑参:边塞诗派代表,注重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活动,描绘戍边士兵的生活,善长描写异域风情。
王昌龄:边塞诗派代表。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描写妇女生活细腻生动,或柔情脉脉,或纯洁天真,或哀怨幽恨。擅长七绝,世称“七绝圣手”
李颀:边塞诗派代表,奔放,慷慨、悲凉,擅长歌行体。总之,边塞诗人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
韦应物: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送别诗擅长以钟声创造出缠绵悠长的意境。
孟郊:多伤感之作,苦寒之声。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李益:长于七言绝句,边塞诗悲凉思长。
韩愈:擅长长篇古风,以文为诗,诗风奇崛险怪。也有些诗清峻隽永。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刘禹锡:深受民间歌谣影响,《竹枝词》《浪淘沙》等保存着民歌清新爽朗的情调和响亮和谐的节奏感。近体诗韵调优美,富有哲理,怀古诗哀悼兴亡,沉郁苍凉,当时即有“诗豪”之称。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讽谕诗多反映人民疾苦,宫市强霸,内容广泛。其诗语言通俗,风格多样,富有情味,雅俗共赏,流传盛广。常与元稹唱和,世称“元白”。
柳宗元:和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诗多做于贬官之后,抒发了诗人忧伤悲凉的情怀,虚无寂灭的思想。写景小诗或高旷或深隽或凄清。了解柳宗元,一定要知道“二王八司马”事件。
元稹:和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运动,其讽谕诗不如白居易,但也多反映人民疾苦。成就高的是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富于词藻,精于描绘,感情真絷,辞语清隽。
贾岛:喜写荒凉枯寂之景,颇多苦寒之辞,长于五律,时有佳句,孤绝之句,记在人中,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
李贺:诗歌多表现自己人生上不得志的悲愤,善于镕铸词采,驰骋想象,活用神话,遗词冷僻却又令人拊掌称绝。其诗意境神奇怪异,迷离恍忽,变化莫测,色彩浓厚。世人称之为“诗鬼”。
晚唐诗人:
杜牧:七绝最为人激赏,能在短小的形式中表现一幅优美的画面,用精练在语言传达含蓄的情思。诗风自然清丽,豪爽英俊。咏史诗敢于指陈时政。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善于用淡墨线条勾勒景物。是专门写词的晚唐诗人,“花间词派”的鼻祖。词风秾艳香软,偶有清丽幽远之作。内容多以妇女为主。
李商隐:以无题诗闻名于世,或表现爱情或寄托身世,音调和谐婉转,基调凄凉伤感,词藻华丽优美,用词千锤百炼,用典隐晦难解。咏史诗形象鲜明,抒情感染力强。由于身世遭遇,诗的情调低沉。了解李商隐,一定要知道 “牛李党争”。
韦庄:诗以五、七言为多,尤以七言绝句写得情致缠绵,语义清新。其词清丽疏淡,自然真挚。
李煜:早期词主要是宫庭生活的描述,艳丽慵倦淫糜。晚期词感情真挚深沉,善于比喻,抒发亡国之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43
李牧,刘禹锡 ,李商隐
李牧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
赵国在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时期,下令国中“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扰赵国北部边境。赵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
李牧常年驻守北部代郡、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边境地区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防备了匈奴的侵扰,赢得士兵们的爱戴。他的措施是:首先,任用自己认为能干的人为官,同时把收来的货物,税款掌握在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士卒的日常开销。其次,每日宰杀数头牛采犒赏将士,优待士兵。第三,加紧练习骑马射箭,重视警报系统,增设侦察人员。在军事上,严明法规:“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史记·李牧列传》)。所以匈奴每次入侵,严密的警报系统发挥威力,士兵迅速退回营垒固守,不敢擅自出战。使匈奴掳掠无所得,赵*队却因此保存了实力,多年来在人员、物资上没有多少损失,为以后的伺机反击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匈奴人却认为李牧这是胆怯,就连赵国边境上的士兵也认为自己的将军是胆小害怕。赵王因此而责备了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我行我素。终于激怒了赵王,把他召回,另派将领替代他。新任将领到职一年多,每当匈奴兵来犯,他都命令部队出战,往往受挫失利,损失伤亡惨重。使边境地区不能按时耕种、放牧。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复出,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一再恳请,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史记·李牧列传》)。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再次到边境后,仍按原来的规约行事。几年当中,匈奴来犯一无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不敢出战。戍边的将士日日受到犒赏而不被使用,因此,都请求愿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看准了时机,准备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获赏百金的勇士五万人,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并大纵牲畜,让人民满山遍野地放牧。
匈奴见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战后,李牧佯败,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单于闻之,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则出奇兵,以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起奢等人在*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前246年以后。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两年后悼襄王继位。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年)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拔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此时,泰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臣服之后,把主要兵力对向赵国。
赵王迁三年(前233年)赵将扈辄为秦将桓齮(又称樊于期)所败,丧师十万。秦又自北路进攻赵的后方,形势危急,赶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南下反击秦军,在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二十里)大破秦军,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此战给秦国以沉重打击,李牧因功被封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复攻赵番吾(今河北省平山县南),李牧出兵迎战,再次重创秦军,但赵国的军力损失也很大。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公元前229年,秦派王翦攻赵,赵以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不得进,就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他在赵王面前散布李牧、司马尚想谋反,赵王中计,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从命,赵国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撤换了司马尚。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良将。三个月后,秦将王翦乘势急攻,大破赵军,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颜聚,赵国灭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李商隐
李商隐(八一二-八五八),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开成二年(八三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宏农尉。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几次到长安活动,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李商隐是唐朝一位有着独特成就,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大家的评价又极为分歧的诗人。他的诗,有的是直接对时事*表示态度的;有的是托古讽今,歌咏历史题材;有的是抒写友朋生死之情的;有的是感伤身世之作,而人们最熟悉的则是他的爱情诗。这些异常复杂的内容,又几乎都是和他的身世遭遇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的多愁善感和繁博的事象及复杂的意念,在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它表现出来。这种象征手法建筑在丰富而美妙的想像的基础上,因而他笔下的意象,有时如七宝琉苏那样缤纷绮彩;有时像流云走月那样的活泼空明,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更有独特的风格,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对诗的艺术形式发展有重大贡献。著有《玉溪生诗》。
可能有点多,但希望能有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43
曲元,经历了25个写作生涯后,投江自杀,才有了现在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