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会试晋级是不是就一定是进士了,会试考过了就至少有个进士当吧,混个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0:2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44
1、会试之后的贡士,并不是100%成为进士的。宋开宝六年(973年)到宋嘉祐二年(1057年)之间的科举,殿试依然是会淘汰的。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殿试被黜落的贡士张元,一怒之下,投奔了西夏,官至太师,对北宋造成巨大的破坏。这才取消殿试淘汰、黜落的制度。
2、进士,并不是100%能成为*,或者马上成为*的。获得进士后,还要通过吏部考试,通过考试后,然后等待有职位(出缺),才能当官。唐朝韩愈中进士后,等了10多年才得到职位。清朝,因为大量官职都给了根本不用参加科举的满蒙贵族,进士获得官位的可能性更少,多数都只得到一个“候补”的职位,等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
3、指望科举入仕,那都是屌丝。即便是对科举最重视的宋朝,科举入仕的*也只占15%,80%是荫补(*)、5%是杂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45
是的
会试后是殿试,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45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制度,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人才的依据。在科举制度中,会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旨在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会试的通过率非常低,只有不到10%的人能够通过会试,成为进士。成为进士后,还需要参加殿试,殿试的通过率更低,只有不到3%的人能够成为状元。
因此,会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晋级过程,而是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验。虽然会试的通过率很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过会试就一定能够成为进士,或者成为进士就一定能够获得官职。
在科举制度中,进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台阶,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台阶。进士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官职,例如通过吏部考试、通过皇帝的特招等。此外,进士还需要经过殿试,殿试的通过率更低,只有不到3%的人能够成为状元。
因此,会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晋级过程,而是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46
不是
古代科举考试会试晋级是殿试,殿试录取分三甲,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会试考过了不一定是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