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理论是谁提出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23 08: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16:17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他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下至上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还包含审美需要和认知需要,这是因为在该理论(5层)提出后不久,马斯洛又将其扩展为审美需要、认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7层),但在后期又将这三者合并成自我实现的需要(5层)。
(2)生理需要是指个体对维系生存所必须的需要,如食物、水、空气、睡眠等。安全需要是指个体对于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如生活社区的安定情况、是否有秩序以及对焦虑和恐慌的避免等,婴儿的安全需要最为强烈。爱和归属的需要是指要求和他人建立起情感的联系,归属于某个群体并有一定的地位。尊重需要是指个体对获得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包括探索、好奇、求知和理解,马斯洛认为学习和发现的愿望,以及探索新异事物和未知世界的愿望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审美需要是指追求对称、秩序与和谐,这也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3)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中的五种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前四种需要出现较早,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出现较晚,通常在成人后出现。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其力量也越强,与个体生存息息相关;高层次的需要则相反,出现时间晚,力量相对较弱,与个体成长相关。因此,低层次的需要被称为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被称为成长性需要。通常情况下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并成为推动个体活动的主要动力,已满足的需要则不是主要动力。但层次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个体对需要的追求不同,也会出现追求优先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