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自1996年八次降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1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1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宏观*工具,它一头影响经营者的成本,另一头又关系投资者的收益。
自1996年4月1日起停办保值储蓄以来,我国央行已下调八次利率,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从过去的10.98%下降为目前的1.98%;贷款利率从过去的12.28%下调为目前的5.31%。据不完全统计,前七次降息累计减少了企业财务成本2000多亿元,同时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一次降息:试探性微调
1996年5月1日,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个百分点,同时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也作了相应下调。
首次降息是国家成功控制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在长达33个月的调整中实现了软着陆的背景下决定的。针对1993以来的经济过热和物价攀升情况,人行先后4次调高利率,但自1995年10月份开始,零售物价指数回落至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减息提供了空间。
该次降息是央行及时运用货币*工具进行的宏观*,是对经济软着陆后的一次起跑推动,减轻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因为这些企业在国家拨改贷*后自有资本金很低,负债率很高,降息直接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居民消费倾向也很快上升6.6个百分点,股市由此开始了一个历时两年多的大牛市。
第二次降息:方向性改变
1996年8月23日,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这是8次降息中幅度最大的一次。而且,活期存款、3个月和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降幅超过30%;流动资金贷款利率降幅不到10%,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降幅却超过了10%。
该次降息是宏观*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显著标志。可以认为,第一次降息是货币*试探性微调,而二次降息是一个对“适度从紧货币*”的方向性改变。
本次降息已达到当时物价涨幅所能允许的最大极限,即用足了降息空间,是央行进一步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防止经济滑入低谷的及时举措。对股市带来了更猛的刺激,股市在当年年底创了历史新高。
第三次降息:应对金融危机
1997年10月23日,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1.1%,各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特地发了评论员文章,指出本次降息是坚持适度从紧货币*下适时掌握*力度的重大举措。
这次降息是适应物价增幅持续走低,进一步减轻企业利息负担,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1997年1至9月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品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仅上涨1.3%和3.4%,存款实际利率仍然偏高,比发达国家正利率水平高出若2%。
1997年亚洲爆发了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人行及时降息,拉动内需,减少企业成本,抑制本外币利差,成功捍卫了人民币币值和保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形势。此时,由于股市前期涨幅较大,市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不大,但随后发行的两个长期品种的国债异常火爆。
第四次降息:增加货币投放
1998年3月25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16%,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6%,利率下调幅度不大,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
是次降息同样是顺应物价的走势和宏观经济状况做出的。1998年头2个月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平均降低1.7%,消费需求有些不足,投资需求增幅不旺,因此,人行及时微调利率,发出刺激经济的信号,为国企进一步减负。与利率相比,这次作用更猛的工具应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大幅下调此率意味着增加货币投放,促进商业银行主动发放贷款。
第五次降息:刺激住房消费
1998年7月1日,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49%,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12%,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均大于短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同时降低了*银行准备金存款利率和再贷款利率。
针对物价持续下跌、实际利率持续升高,有效扩大内需而做出的。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下调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居民住房消费是个积极利好。据当时估算,企业从这次降息中可以减少400多亿元的净利息支出。这次降息为完成当年8%的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做出重大贡献,与股市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第六次降息:拉动内需
1998年12月7日,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均为0.5%。
1998年市场呈现疲软,许多商品出现买方市场迹象。当年前十个月商品零售物价同比下降2.5%,因此,实际存款利率依然偏高,加上人民币坚挺,国际投机资本存在非法套利空间,国内企业平均利润率与贷款利率呈现了倒挂,减息顺理成章。
这次减息进一步拉动了内需,也为股市的发展准备了较充足、低廉的资金。
第七次降息:配合财政*
1999年6月10日,存款利率平均降1个%,贷款利率平均降0.75%。存款利率降幅大于贷款利率降幅,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有所加大,同时央行准备金存款、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同时调低。
本次因是第七次降息,央行综合考虑了居民、企业和银行的利益。1999年4月份全国零售物价同比下降3.5%,内需仍然不强劲,因此,这次降息对积极的财政*的有力配合。可以肯定,为股市的5•19后的行情做了铺垫。 (股市的“5•19”行情: 1999年这一天出现的著名“5.19”行情在中国股市写下浓笔重墨的一笔:沪指飙升4.64%,从1059.87点涨到1109.08点,也就从这天起,在7周内突破1993年沪市1558点的高点创下1756新记录,而且科技股首次领涨大盘的新领袖。沪深股市迎来10年内最辉煌的一段牛市。5•19从此成为牛市的代名词)
第八次降息:顺应新形势
2002年2月21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
时隔3年的第八次降息,是顺应了新的形势做出的。一是国际经济增幅的放缓,加上积极的财政*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内需不振问题,实际物价水平仍在低位徘徊,为降息打开了空间。这次降息是在股市大幅深调之后,肯定对股市有较大推动作用。
personal issue:
利率的下调将有效的扩大市场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我国连续7次的利率下调虽然体现了宏观*的目的,却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在实行投放国债等配合措施之后才尚有成效。
朱强说对于宏观*方面,两代领导人拥有不同的领导方式和方向。(另附文章叙述)在交际之处发生波动性的经济趋势以及社会*。但是他居然翻来覆去的证明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两代领导人都很伟大,从而说明*党是伟大的。
利率的下调对股市有显著的影响。99年的第7次降息带来519股市飚红,突破历史新高并且科技股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的领头羊。然而,如今利率仍在下调却不见股市起色。上次问了下专业人士,他说,中国股市的不完备性造就了今天低迷的状态。很多企业向银行贷入大量款项包装上市,在一夜之间成为绩优股。但因为上市而笼络的资金却不足以弥补贷款漏洞加上企业本身业绩平平,很快会成为绩平股。然后陷入业绩越平就越笼不到资金的陷阱场面。然后现在的股市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1
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2
这造型不错啊,看起来好7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1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宏观*工具,它一头影响经营者的成本,另一头又关系投资者的收益。
自1996年4月1日起停办保值储蓄以来,我国央行已下调八次利率,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从过去的10.98%下降为目前的1.98%;贷款利率从过去的12.28%下调为目前的5.31%。据不完全统计,前七次降息累计减少了企业财务成本2000多亿元,同时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一次降息:试探性微调
1996年5月1日,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个百分点,同时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也作了相应下调。
首次降息是国家成功控制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在长达33个月的调整中实现了软着陆的背景下决定的。针对1993以来的经济过热和物价攀升情况,人行先后4次调高利率,但自1995年10月份开始,零售物价指数回落至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减息提供了空间。
该次降息是央行及时运用货币*工具进行的宏观*,是对经济软着陆后的一次起跑推动,减轻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因为这些企业在国家拨改贷*后自有资本金很低,负债率很高,降息直接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居民消费倾向也很快上升6.6个百分点,股市由此开始了一个历时两年多的大牛市。
第二次降息:方向性改变
1996年8月23日,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这是8次降息中幅度最大的一次。而且,活期存款、3个月和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降幅超过30%;流动资金贷款利率降幅不到10%,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降幅却超过了10%。
该次降息是宏观*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显著标志。可以认为,第一次降息是货币*试探性微调,而二次降息是一个对“适度从紧货币*”的方向性改变。
本次降息已达到当时物价涨幅所能允许的最大极限,即用足了降息空间,是央行进一步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防止经济滑入低谷的及时举措。对股市带来了更猛的刺激,股市在当年年底创了历史新高。
第三次降息:应对金融危机
1997年10月23日,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1.1%,各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特地发了评论员文章,指出本次降息是坚持适度从紧货币*下适时掌握*力度的重大举措。
这次降息是适应物价增幅持续走低,进一步减轻企业利息负担,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1997年1至9月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品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仅上涨1.3%和3.4%,存款实际利率仍然偏高,比发达国家正利率水平高出若2%。
1997年亚洲爆发了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人行及时降息,拉动内需,减少企业成本,抑制本外币利差,成功捍卫了人民币币值和保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形势。此时,由于股市前期涨幅较大,市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不大,但随后发行的两个长期品种的国债异常火爆。
第四次降息:增加货币投放
1998年3月25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16%,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6%,利率下调幅度不大,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
是次降息同样是顺应物价的走势和宏观经济状况做出的。1998年头2个月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平均降低1.7%,消费需求有些不足,投资需求增幅不旺,因此,人行及时微调利率,发出刺激经济的信号,为国企进一步减负。与利率相比,这次作用更猛的工具应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大幅下调此率意味着增加货币投放,促进商业银行主动发放贷款。
第五次降息:刺激住房消费
1998年7月1日,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49%,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12%,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均大于短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同时降低了*银行准备金存款利率和再贷款利率。
针对物价持续下跌、实际利率持续升高,有效扩大内需而做出的。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下调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居民住房消费是个积极利好。据当时估算,企业从这次降息中可以减少400多亿元的净利息支出。这次降息为完成当年8%的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做出重大贡献,与股市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第六次降息:拉动内需
1998年12月7日,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均为0.5%。
1998年市场呈现疲软,许多商品出现买方市场迹象。当年前十个月商品零售物价同比下降2.5%,因此,实际存款利率依然偏高,加上人民币坚挺,国际投机资本存在非法套利空间,国内企业平均利润率与贷款利率呈现了倒挂,减息顺理成章。
这次减息进一步拉动了内需,也为股市的发展准备了较充足、低廉的资金。
第七次降息:配合财政*
1999年6月10日,存款利率平均降1个%,贷款利率平均降0.75%。存款利率降幅大于贷款利率降幅,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有所加大,同时央行准备金存款、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同时调低。
本次因是第七次降息,央行综合考虑了居民、企业和银行的利益。1999年4月份全国零售物价同比下降3.5%,内需仍然不强劲,因此,这次降息对积极的财政*的有力配合。可以肯定,为股市的5•19后的行情做了铺垫。 (股市的“5•19”行情: 1999年这一天出现的著名“5.19”行情在中国股市写下浓笔重墨的一笔:沪指飙升4.64%,从1059.87点涨到1109.08点,也就从这天起,在7周内突破1993年沪市1558点的高点创下1756新记录,而且科技股首次领涨大盘的新领袖。沪深股市迎来10年内最辉煌的一段牛市。5•19从此成为牛市的代名词)
第八次降息:顺应新形势
2002年2月21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
时隔3年的第八次降息,是顺应了新的形势做出的。一是国际经济增幅的放缓,加上积极的财政*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内需不振问题,实际物价水平仍在低位徘徊,为降息打开了空间。这次降息是在股市大幅深调之后,肯定对股市有较大推动作用。
personal issue:
利率的下调将有效的扩大市场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我国连续7次的利率下调虽然体现了宏观*的目的,却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在实行投放国债等配合措施之后才尚有成效。
朱强说对于宏观*方面,两代领导人拥有不同的领导方式和方向。(另附文章叙述)在交际之处发生波动性的经济趋势以及社会*。但是他居然翻来覆去的证明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两代领导人都很伟大,从而说明*党是伟大的。
利率的下调对股市有显著的影响。99年的第7次降息带来519股市飚红,突破历史新高并且科技股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的领头羊。然而,如今利率仍在下调却不见股市起色。上次问了下专业人士,他说,中国股市的不完备性造就了今天低迷的状态。很多企业向银行贷入大量款项包装上市,在一夜之间成为绩优股。但因为上市而笼络的资金却不足以弥补贷款漏洞加上企业本身业绩平平,很快会成为绩平股。然后陷入业绩越平就越笼不到资金的陷阱场面。然后现在的股市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1
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2
这造型不错啊,看起来好7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1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宏观*工具,它一头影响经营者的成本,另一头又关系投资者的收益。
自1996年4月1日起停办保值储蓄以来,我国央行已下调八次利率,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从过去的10.98%下降为目前的1.98%;贷款利率从过去的12.28%下调为目前的5.31%。据不完全统计,前七次降息累计减少了企业财务成本2000多亿元,同时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一次降息:试探性微调
1996年5月1日,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个百分点,同时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也作了相应下调。
首次降息是国家成功控制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在长达33个月的调整中实现了软着陆的背景下决定的。针对1993以来的经济过热和物价攀升情况,人行先后4次调高利率,但自1995年10月份开始,零售物价指数回落至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减息提供了空间。
该次降息是央行及时运用货币*工具进行的宏观*,是对经济软着陆后的一次起跑推动,减轻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因为这些企业在国家拨改贷*后自有资本金很低,负债率很高,降息直接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居民消费倾向也很快上升6.6个百分点,股市由此开始了一个历时两年多的大牛市。
第二次降息:方向性改变
1996年8月23日,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这是8次降息中幅度最大的一次。而且,活期存款、3个月和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降幅超过30%;流动资金贷款利率降幅不到10%,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降幅却超过了10%。
该次降息是宏观*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显著标志。可以认为,第一次降息是货币*试探性微调,而二次降息是一个对“适度从紧货币*”的方向性改变。
本次降息已达到当时物价涨幅所能允许的最大极限,即用足了降息空间,是央行进一步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防止经济滑入低谷的及时举措。对股市带来了更猛的刺激,股市在当年年底创了历史新高。
第三次降息:应对金融危机
1997年10月23日,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1.1%,各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特地发了评论员文章,指出本次降息是坚持适度从紧货币*下适时掌握*力度的重大举措。
这次降息是适应物价增幅持续走低,进一步减轻企业利息负担,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1997年1至9月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品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仅上涨1.3%和3.4%,存款实际利率仍然偏高,比发达国家正利率水平高出若2%。
1997年亚洲爆发了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人行及时降息,拉动内需,减少企业成本,抑制本外币利差,成功捍卫了人民币币值和保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形势。此时,由于股市前期涨幅较大,市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不大,但随后发行的两个长期品种的国债异常火爆。
第四次降息:增加货币投放
1998年3月25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16%,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6%,利率下调幅度不大,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
是次降息同样是顺应物价的走势和宏观经济状况做出的。1998年头2个月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平均降低1.7%,消费需求有些不足,投资需求增幅不旺,因此,人行及时微调利率,发出刺激经济的信号,为国企进一步减负。与利率相比,这次作用更猛的工具应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大幅下调此率意味着增加货币投放,促进商业银行主动发放贷款。
第五次降息:刺激住房消费
1998年7月1日,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49%,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12%,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均大于短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同时降低了*银行准备金存款利率和再贷款利率。
针对物价持续下跌、实际利率持续升高,有效扩大内需而做出的。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下调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居民住房消费是个积极利好。据当时估算,企业从这次降息中可以减少400多亿元的净利息支出。这次降息为完成当年8%的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做出重大贡献,与股市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第六次降息:拉动内需
1998年12月7日,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均为0.5%。
1998年市场呈现疲软,许多商品出现买方市场迹象。当年前十个月商品零售物价同比下降2.5%,因此,实际存款利率依然偏高,加上人民币坚挺,国际投机资本存在非法套利空间,国内企业平均利润率与贷款利率呈现了倒挂,减息顺理成章。
这次减息进一步拉动了内需,也为股市的发展准备了较充足、低廉的资金。
第七次降息:配合财政*
1999年6月10日,存款利率平均降1个%,贷款利率平均降0.75%。存款利率降幅大于贷款利率降幅,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有所加大,同时央行准备金存款、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同时调低。
本次因是第七次降息,央行综合考虑了居民、企业和银行的利益。1999年4月份全国零售物价同比下降3.5%,内需仍然不强劲,因此,这次降息对积极的财政*的有力配合。可以肯定,为股市的5•19后的行情做了铺垫。 (股市的“5•19”行情: 1999年这一天出现的著名“5.19”行情在中国股市写下浓笔重墨的一笔:沪指飙升4.64%,从1059.87点涨到1109.08点,也就从这天起,在7周内突破1993年沪市1558点的高点创下1756新记录,而且科技股首次领涨大盘的新领袖。沪深股市迎来10年内最辉煌的一段牛市。5•19从此成为牛市的代名词)
第八次降息:顺应新形势
2002年2月21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
时隔3年的第八次降息,是顺应了新的形势做出的。一是国际经济增幅的放缓,加上积极的财政*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内需不振问题,实际物价水平仍在低位徘徊,为降息打开了空间。这次降息是在股市大幅深调之后,肯定对股市有较大推动作用。
personal issue:
利率的下调将有效的扩大市场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我国连续7次的利率下调虽然体现了宏观*的目的,却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在实行投放国债等配合措施之后才尚有成效。
朱强说对于宏观*方面,两代领导人拥有不同的领导方式和方向。(另附文章叙述)在交际之处发生波动性的经济趋势以及社会*。但是他居然翻来覆去的证明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两代领导人都很伟大,从而说明*党是伟大的。
利率的下调对股市有显著的影响。99年的第7次降息带来519股市飚红,突破历史新高并且科技股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的领头羊。然而,如今利率仍在下调却不见股市起色。上次问了下专业人士,他说,中国股市的不完备性造就了今天低迷的状态。很多企业向银行贷入大量款项包装上市,在一夜之间成为绩优股。但因为上市而笼络的资金却不足以弥补贷款漏洞加上企业本身业绩平平,很快会成为绩平股。然后陷入业绩越平就越笼不到资金的陷阱场面。然后现在的股市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1
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2
这造型不错啊,看起来好7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1:39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宏观*工具,它一头影响经营者的成本,另一头又关系投资者的收益。
自1996年4月1日起停办保值储蓄以来,我国央行已下调八次利率,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从过去的10.98%下降为目前的1.98%;贷款利率从过去的12.28%下调为目前的5.31%。据不完全统计,前七次降息累计减少了企业财务成本2000多亿元,同时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一次降息:试探性微调
1996年5月1日,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个百分点,同时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也作了相应下调。
首次降息是国家成功控制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在长达33个月的调整中实现了软着陆的背景下决定的。针对1993以来的经济过热和物价攀升情况,人行先后4次调高利率,但自1995年10月份开始,零售物价指数回落至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减息提供了空间。
该次降息是央行及时运用货币*工具进行的宏观*,是对经济软着陆后的一次起跑推动,减轻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因为这些企业在国家拨改贷*后自有资本金很低,负债率很高,降息直接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居民消费倾向也很快上升6.6个百分点,股市由此开始了一个历时两年多的大牛市。
第二次降息:方向性改变
1996年8月23日,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这是8次降息中幅度最大的一次。而且,活期存款、3个月和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降幅超过30%;流动资金贷款利率降幅不到10%,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降幅却超过了10%。
该次降息是宏观*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显著标志。可以认为,第一次降息是货币*试探性微调,而二次降息是一个对“适度从紧货币*”的方向性改变。
本次降息已达到当时物价涨幅所能允许的最大极限,即用足了降息空间,是央行进一步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防止经济滑入低谷的及时举措。对股市带来了更猛的刺激,股市在当年年底创了历史新高。
第三次降息:应对金融危机
1997年10月23日,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1.1%,各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特地发了评论员文章,指出本次降息是坚持适度从紧货币*下适时掌握*力度的重大举措。
这次降息是适应物价增幅持续走低,进一步减轻企业利息负担,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1997年1至9月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品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仅上涨1.3%和3.4%,存款实际利率仍然偏高,比发达国家正利率水平高出若2%。
1997年亚洲爆发了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人行及时降息,拉动内需,减少企业成本,抑制本外币利差,成功捍卫了人民币币值和保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形势。此时,由于股市前期涨幅较大,市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不大,但随后发行的两个长期品种的国债异常火爆。
第四次降息:增加货币投放
1998年3月25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16%,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6%,利率下调幅度不大,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
是次降息同样是顺应物价的走势和宏观经济状况做出的。1998年头2个月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平均降低1.7%,消费需求有些不足,投资需求增幅不旺,因此,人行及时微调利率,发出刺激经济的信号,为国企进一步减负。与利率相比,这次作用更猛的工具应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大幅下调此率意味着增加货币投放,促进商业银行主动发放贷款。
第五次降息:刺激住房消费
1998年7月1日,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49%,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12%,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均大于短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同时降低了*银行准备金存款利率和再贷款利率。
针对物价持续下跌、实际利率持续升高,有效扩大内需而做出的。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下调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居民住房消费是个积极利好。据当时估算,企业从这次降息中可以减少400多亿元的净利息支出。这次降息为完成当年8%的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做出重大贡献,与股市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第六次降息:拉动内需
1998年12月7日,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均为0.5%。
1998年市场呈现疲软,许多商品出现买方市场迹象。当年前十个月商品零售物价同比下降2.5%,因此,实际存款利率依然偏高,加上人民币坚挺,国际投机资本存在非法套利空间,国内企业平均利润率与贷款利率呈现了倒挂,减息顺理成章。
这次减息进一步拉动了内需,也为股市的发展准备了较充足、低廉的资金。
第七次降息:配合财政*
1999年6月10日,存款利率平均降1个%,贷款利率平均降0.75%。存款利率降幅大于贷款利率降幅,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有所加大,同时央行准备金存款、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同时调低。
本次因是第七次降息,央行综合考虑了居民、企业和银行的利益。1999年4月份全国零售物价同比下降3.5%,内需仍然不强劲,因此,这次降息对积极的财政*的有力配合。可以肯定,为股市的5•19后的行情做了铺垫。 (股市的“5•19”行情: 1999年这一天出现的著名“5.19”行情在中国股市写下浓笔重墨的一笔:沪指飙升4.64%,从1059.87点涨到1109.08点,也就从这天起,在7周内突破1993年沪市1558点的高点创下1756新记录,而且科技股首次领涨大盘的新领袖。沪深股市迎来10年内最辉煌的一段牛市。5•19从此成为牛市的代名词)
第八次降息:顺应新形势
2002年2月21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
时隔3年的第八次降息,是顺应了新的形势做出的。一是国际经济增幅的放缓,加上积极的财政*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内需不振问题,实际物价水平仍在低位徘徊,为降息打开了空间。这次降息是在股市大幅深调之后,肯定对股市有较大推动作用。
personal issue:
利率的下调将有效的扩大市场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我国连续7次的利率下调虽然体现了宏观*的目的,却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在实行投放国债等配合措施之后才尚有成效。
朱强说对于宏观*方面,两代领导人拥有不同的领导方式和方向。(另附文章叙述)在交际之处发生波动性的经济趋势以及社会*。但是他居然翻来覆去的证明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两代领导人都很伟大,从而说明*党是伟大的。
利率的下调对股市有显著的影响。99年的第7次降息带来519股市飚红,突破历史新高并且科技股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的领头羊。然而,如今利率仍在下调却不见股市起色。上次问了下专业人士,他说,中国股市的不完备性造就了今天低迷的状态。很多企业向银行贷入大量款项包装上市,在一夜之间成为绩优股。但因为上市而笼络的资金却不足以弥补贷款漏洞加上企业本身业绩平平,很快会成为绩平股。然后陷入业绩越平就越笼不到资金的陷阱场面。然后现在的股市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1:39
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1:40
这造型不错啊,看起来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