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22:21
远在浙江省临海市的桃渚古城,焦宏的声名远比在家乡大得多。在桃渚古城的很多资料中,开篇前的几句话大都会提及焦宏的名字。可以说,就是因为有了焦宏,才有了目前在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抗倭古城——桃渚城。据明嘉靖四十年桃渚城《新建敌台碑纪》载:“桃城之立,始自侍郎焦公……”文中的“焦公”指的就是焦宏。这说明,焦宏任户部侍郎巡防浙江临海时,为防备倭寇入侵,曾在此建立桃渚城。后来戚继光抗倭,又在此建立了敌台。由此可见,焦宏在防备倭寇、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可谓声名显赫、功绩卓著。
桃渚古城位于浙江临海市桃渚镇境内,距海10余公里,在台州湾和山门湾之间,是古代从海上进入台州府的要冲,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这座古城有着抗击侵略的光荣历史,因戚继光在此大败倭寇而闻名,迄今仍保存完整,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渚古城也是如今桃渚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南几万个乡镇中,桃渚城可谓与众不同。整个桃渚小镇便是一个战斗堡垒,它的一沟一渠、一阡一陌、城墙街道,全是按照御敌抗倭的需要而设计的。
据史料记载,桃渚是明朝在浙江东南沿海为抗倭设立的41座卫所之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这里设置千户所,成为台州府重要的海防前哨兼驻军基地。现存的桃渚古城,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由户部右侍郎焦宏督造。当时沿海一带倭寇十分猖獗,朝廷屡次派兵,都不能彻底消灭。当时焦宏任户部侍郎,奉命巡防江浙。焦宏到浙江、福建经过仔细查看,总结了过去战斗不力的经验,认为城大兵少,不利防卫。于是内迁水寨,外增边防,拓宽城壕,改土城为石城,城上设置敌台,台上有楼,并于城门外增设木栅等,这些有效措施,为后来的抗倭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料记载:“桃渚古城原高二丈一尺,周围二里七十步,城上有台,台上有楼,极为坚固。”现在桃渚古城的平均高度为4.5米,周长1400米,城基宽10米,有东、南、西三座城门,城门外筑有瓮城。东西城门上各长有一棵高30余米、直径1.5米、呈伞盖形的娑朴树,历500多年风雨,至今依然生机勃勃。
桃渚古城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抗倭古城。环桃渚古城还建有12座敌台(即敌情瞭望台),制高点在东敌台。登上城头,向东眺望,那傲然屹立于上塘山巅的石堡,便是上塘烽火台。这座烽火台基9米见方、台口6米见方,用石块砌筑而成。与桃渚城相关的烽火台有7座,都是明代为抗倭而设置的。古城北面的后所山上,有由明楚将军胡海题写“眺远”两个大字的摩崖石刻。位于“眺远”崖西侧还有一座护碑亭。亭子在危崖屹立,突兀奇巧。亭子中间端然立着一座石碑,上面镌刻着《新建敌台碑记》,系明代书法家鲍大谋手迹,主要歌颂戚继光将军荡平倭寇的功绩。
作为明代军事要地,桃渚城有条长370米、宽5.8米的古街,古色古香,市井民居,简朴大方,豪门大宅,典雅堂皇。桃渚古街至今仍保留着明代古街古巷的原有格局。
桃渚城里还设有“桃渚抗倭陈列馆”,陈列馆分成5室,其中东一室为文物史料,展出戚继光表功碑、军刀、鸳鸯阵、城砖等,西一室为“戚继光台州抗倭”组画,系统地反映了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的全过程,共20幅。而戚继光大败倭寇与焦宏之前的督造桃渚城不无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22:21
远在浙江省临海市的桃渚古城,焦宏的声名远比在家乡大得多。在桃渚古城的很多资料中,开篇前的几句话大都会提及焦宏的名字。可以说,就是因为有了焦宏,才有了目前在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抗倭古城——桃渚城。据明嘉靖四十年桃渚城《新建敌台碑纪》载:“桃城之立,始自侍郎焦公……”文中的“焦公”指的就是焦宏。这说明,焦宏任户部侍郎巡防浙江临海时,为防备倭寇入侵,曾在此建立桃渚城。后来戚继光抗倭,又在此建立了敌台。由此可见,焦宏在防备倭寇、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可谓声名显赫、功绩卓著。
桃渚古城位于浙江临海市桃渚镇境内,距海10余公里,在台州湾和山门湾之间,是古代从海上进入台州府的要冲,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这座古城有着抗击侵略的光荣历史,因戚继光在此大败倭寇而闻名,迄今仍保存完整,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渚古城也是如今桃渚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南几万个乡镇中,桃渚城可谓与众不同。整个桃渚小镇便是一个战斗堡垒,它的一沟一渠、一阡一陌、城墙街道,全是按照御敌抗倭的需要而设计的。
据史料记载,桃渚是明朝在浙江东南沿海为抗倭设立的41座卫所之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这里设置千户所,成为台州府重要的海防前哨兼驻军基地。现存的桃渚古城,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由户部右侍郎焦宏督造。当时沿海一带倭寇十分猖獗,朝廷屡次派兵,都不能彻底消灭。当时焦宏任户部侍郎,奉命巡防江浙。焦宏到浙江、福建经过仔细查看,总结了过去战斗不力的经验,认为城大兵少,不利防卫。于是内迁水寨,外增边防,拓宽城壕,改土城为石城,城上设置敌台,台上有楼,并于城门外增设木栅等,这些有效措施,为后来的抗倭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料记载:“桃渚古城原高二丈一尺,周围二里七十步,城上有台,台上有楼,极为坚固。”现在桃渚古城的平均高度为4.5米,周长1400米,城基宽10米,有东、南、西三座城门,城门外筑有瓮城。东西城门上各长有一棵高30余米、直径1.5米、呈伞盖形的娑朴树,历500多年风雨,至今依然生机勃勃。
桃渚古城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抗倭古城。环桃渚古城还建有12座敌台(即敌情瞭望台),制高点在东敌台。登上城头,向东眺望,那傲然屹立于上塘山巅的石堡,便是上塘烽火台。这座烽火台基9米见方、台口6米见方,用石块砌筑而成。与桃渚城相关的烽火台有7座,都是明代为抗倭而设置的。古城北面的后所山上,有由明楚将军胡海题写“眺远”两个大字的摩崖石刻。位于“眺远”崖西侧还有一座护碑亭。亭子在危崖屹立,突兀奇巧。亭子中间端然立着一座石碑,上面镌刻着《新建敌台碑记》,系明代书法家鲍大谋手迹,主要歌颂戚继光将军荡平倭寇的功绩。
作为明代军事要地,桃渚城有条长370米、宽5.8米的古街,古色古香,市井民居,简朴大方,豪门大宅,典雅堂皇。桃渚古街至今仍保留着明代古街古巷的原有格局。
桃渚城里还设有“桃渚抗倭陈列馆”,陈列馆分成5室,其中东一室为文物史料,展出戚继光表功碑、军刀、鸳鸯阵、城砖等,西一室为“戚继光台州抗倭”组画,系统地反映了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的全过程,共20幅。而戚继光大败倭寇与焦宏之前的督造桃渚城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