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正确的防寒保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17 15: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1 08:10
冬天的天气特征十分明显,寒冷的让人受不了,许多人虽然经常会待在室内,但是有些地区的室内是没有暖气的,还是非常寒冷,需要从着装和饮食上注意防寒保暖,以免身体受寒风侵袭,那么冬季如何正确的防寒保暖?冬季防寒保暖要怎么做?
1、冬季如何防寒保暖一、到室外应头戴帽
冬季头部露在外面,易受寒邪侵袭,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等。因此,戴帽子非常重要,并好还能将耳朵捂住。
二、保暖从腿开始
寒都始于脚,脚一旦受寒,会引起感冒或腰痛等不良症状,因些冬季脚部保暖特别重要。穿合适的鞋袜、按摩、足浴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穿衣不宜太紧,戴围巾别捂嘴
衣物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保暖。围巾当口罩用对健康很不利,还易引起发呼吸道疾病。
四、室内温差不宜过大
寒冷的冬季,天气干燥,室内外温差过大,进出的时候易受凉。
冬季室温应在18℃为最佳。还可在室内放一盆水以增加湿度。
五、门窗不应太封闭
冬季室内应要经常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的污染空气排出,保证空气的清新与氧气充分。
2、冬季小孩保暖原则(1)背暖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否则背部出汗多,汗水变凉后容易因背部湿凉而患病。
(2)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孩子常脾胃不足,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
孩子就会肚子疼,从而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因此,天冷时给孩子24小时戴上肚兜,是保持温暖的好方法。
(3)足暖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双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4)头凉孩子由体表散发热量,其中1/3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甚至昏迷。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头先热。如果孩子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气血循环顺畅。
(5)胸口凉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影响正常呼吸与心脏功能。同时,还容易造成内热。
肺就像两片叶子,它正常伸展开,才能发挥吐故纳新的功能。因此,衣服的心*位不要过于厚重,否则会有压迫感。
3、冬季保暖误区1.蒙头睡觉(氧气变少易致呼吸不畅)
当室温低于16℃时,晚上睡觉会感到一些凉意,因此有的人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这样感觉上会暖和一些。在没有取暖设施的南方,或者取暖设施较差的郊区和农村,蒙头睡觉成为了一种保暖方式,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我们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被窝里空气流通差,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所以,很多蒙头睡觉的人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这就是不洁空气导致的呼吸不畅,出现缺氧的结果。
2.戴口罩防寒(更容易患感冒)
秋冬季节,街头盛行口罩一族,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以为很时尚、很优雅。其实,很不科学。口罩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但有个呼吸不畅的问题,呼出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又被吸了进来。鼻黏膜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不过,真的患上了冷风刺激的鼻炎,点滴药物以后,戴上口罩适度保温,真的有助于鼻炎水肿的消失。
3.饮酒御寒(易致酒后寒冷)
生活在东北林区的伐木工人有饮酒御寒之说,认为喝酒以后,会增加体内热量,起到御寒的作用。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江南的部分农村也有这种说法。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饮酒后会使人血液循环加快,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饮酒时酒精使人热汗淋漓,酒劲过后,因大多热量散出体外,反而会感到浑身冰凉,导致酒后寒冷。
4.皮肤瘙痒用手抓(引起继发感染)
冬天由于室内外干燥,时常会感到浑身皮肤瘙痒。不少人本能地用手挠,这就错了。皮肤干痒切不可用手抓挠,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洗剂或涂搽肤轻松软膏治疗。
5.热水洗脸(降低脸部抗寒力)
冬季傍晚回家,用一盘热气腾腾的水洗洗脸、蒸熏一下,会让人感觉很舒服。这是因为,蒸腾的热气吹开了面部细微毛孔,促进了微循环。有人因此早晚都用热水洗脸,但早晨却不宜用热水洗脸,因为在冷空气刺激下,人的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洗完以后,马上外出上班,迅速接触冷空气,毛细血管又迅速收缩,这样一张一缩,很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