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马牛羊猪狗鸡 这六种家养动物何时出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10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0

中国古代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六畜”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的“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另外,在《周礼》里,有“其畜宜六扰”的记载,汉代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豚、犬、鸡。”可见马、牛、羊、猪、狗和鸡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家养动物。研究这六种家养动物起源或出现的时间、地点、作用等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期,没有发现家养动物。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均在距今12000年以前。研究人员在这些遗址中分别发现了栽培水稻的植硅体、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据此,可以把中国古代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追溯到距今约12000年以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动物种属都属于野生动物,现在还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存在家养动物。
依据研究,中国的家养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较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晚了将近2000年左右,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特点。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狗、猪、羊、牛、马、鸡等主要家养动物出现的状况。

按照目前为止所知的材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是狗。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了一块狗的左下颌骨,它的下颌缘有明显的弧度,与狼的下颌缘呈笔直的状况不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这个尺寸比狼要小;其牙齿的排列也比较紧密,与狼的牙齿排列比较稀松区别明显;其下颌骨上的各个测量点的尺寸都比狼要小。
依据这些判断,可以肯定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块下颌骨属于狗。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骨齿列及各个测量点均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可见在人的饲养过程中,狗的齿列长度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变短。由于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狗的齿列与狼的相比已经明显缩短了,所以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家养狗的历史不会停留在距今10000多年前的南庄头遗址这个时间段里,还可能向前追溯。
这里要强调的是狗的家畜化可以导致人类狩猎的策略、战术或技术发生一些变化。这种饲养行为并未给人类提供多少稳定的肉食来源,也没有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帮助人类积累了把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动物的经验,奠定了人类后来驯化多种家养动物的基础。从这点看,狗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通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进行研究,依据猪下颌骨上存在齿槽尺寸变小引起的齿列扭曲现象;牙齿的几何形态测量结果与家猪相近;猪群的年龄集中在特定的年龄段,不同于野猪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猪的个体数在全部哺乳动物中占据较高的比例,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野猪种群在全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在墓葬中随葬猪下颌,开启后来数千年在众多遗址中发现随葬猪下颌的先河;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其属于家猪的谱系;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些猪的食谱与人工喂养有关等一系列判断结果,证明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已经存在家猪。
家猪的出现意义重大。数千年来,还没有一种家养动物像家猪一样,既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在精神领域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历史时期,家猪的饲养技术还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在促进这个地区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绵羊
绵羊可能由已经灭绝的赤羊驯化而成。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绵羊出现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和青海一带。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遗址的5号墓和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马家窑文化墓葬中突然发现随葬的绵羊骨骼;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绵羊的骨骼,其数量随着年代的更新逐渐增多;在有的遗址中还发现有灼痕的绵羊肩胛骨,显示其与占卜有关;全部绵羊骨骼的测量数据跟商周时期可以肯定是家养绵羊的测量数据十分接近;DNA的研究结果证实具有这些基因特征的绵羊最早起源于西亚地区;食谱研究发现绵羊的食物中包含有人工喂养的小米秸秆等饲料;依据绵羊的突然出现及DNA的证据,当时很可能是通过文化交流,从中国境外将已经被驯化的绵羊传入中国。
家养绵羊及后来出现的山羊都可以给人类提供肉食及奶制品,羊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羊毛还可以为人类的衣着提供原材料,提高人类抵御风寒的能力,获取羊毛和编织毛织品还带动了手工业中专门领域的发展。
黄牛
现代的家养黄牛均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西亚地区的野牛,其被驯化后逐渐向东西两个方向扩散。中国古代的黄牛是距今5000年左右从中亚地区传入的。迄今为止中国最早发现的黄牛位于5000多年前的甘肃地区;多个遗址中出土的黄牛数量从早到晚大致都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对黄牛骨骼的测量结果证实其与商周时期的可以明确肯定是家养黄牛的数据十分接近;距今4500年以来,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了埋葬黄牛的现象,比如在距今4500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河南省柘城县山台寺遗址中,发现有9头黄牛集中在一起埋葬,摆放得比较规整;DNA的测量结果证明其与起源于西亚地区的黄牛属于同样的谱系;食谱研究证实其食用的是人工喂养的小米的秸秆等。
家牛的出现,除了使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在精神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之外,其最大的用途是用牛犁地。牛耕极大地提高了古代农业劳动的生产率,这个新的生产力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可称之为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家马是由中亚地区的野马驯化而成,时间大约在距今5500年左右。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家马发现在距今4000年至3600年左右的甘肃地区,多处遗址突然发现马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家马突然出现于属于商代晚期的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那里发现多座车马坑,一般都是1车2马,在殷墟遗址的西北冈还发掘和钻探了100多个马坑,每个坑中马的数量少则1匹,多则37匹,这些马很可能和祭祀有关。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约3300年以前几乎没有发现马骨,而在距今约3300年以后发现多处遗址都存在车马坑和被埋葬的马,研究人员认为甘青地区可能是马传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通道之一。由于甘青地区家马出现的时间与世界上最早的家马相比要相差数千年,中国的家马或饲养家马的技术是由中国境外传入的可能性相当大。
家马的出现,在提供肉食资源及精神领域中具有特定的作用,但它更主要的作用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运输能力,尤其是作为战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用途,促进了人类的迁徙、民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家鸡起源于栖息于西南亚地区的原鸡。现在可以证明中国最早的家鸡发现于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现在只有两条证据,一是骨骼形态的观察结果,二是甲骨文中已经把“鸡”和“雉”这两个字分开了。
鉴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鸡骨始终不多,养鸡仅仅是为了食肉的解释似乎不够全面。
鸡能生蛋,获取鸡蛋也许是养鸡的另一个原因。在《诗经》中记载养鸡与打鸣相关,这可能也是当时养鸡的原因之一。
概括起来说,按照迄今为止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结果,中国六种主要家养动物开始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种类如下:距今约10000年左右,在河北省的南部出现狗;距今约90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南部出现猪;约为距今5600—5000年,在甘青地区出现绵羊;距今约5000年左右,在黄河上游地区出现黄牛;距今4000—3600年左右,在甘肃省的东部出现马;距今约33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东部出现鸡。这些家养动物分别起源或出现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但基本上都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0

中国古代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六畜”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的“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另外,在《周礼》里,有“其畜宜六扰”的记载,汉代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豚、犬、鸡。”可见马、牛、羊、猪、狗和鸡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家养动物。研究这六种家养动物起源或出现的时间、地点、作用等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期,没有发现家养动物。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均在距今12000年以前。研究人员在这些遗址中分别发现了栽培水稻的植硅体、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据此,可以把中国古代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追溯到距今约12000年以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动物种属都属于野生动物,现在还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存在家养动物。
依据研究,中国的家养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较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晚了将近2000年左右,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特点。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狗、猪、羊、牛、马、鸡等主要家养动物出现的状况。

按照目前为止所知的材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是狗。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了一块狗的左下颌骨,它的下颌缘有明显的弧度,与狼的下颌缘呈笔直的状况不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这个尺寸比狼要小;其牙齿的排列也比较紧密,与狼的牙齿排列比较稀松区别明显;其下颌骨上的各个测量点的尺寸都比狼要小。
依据这些判断,可以肯定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块下颌骨属于狗。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骨齿列及各个测量点均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可见在人的饲养过程中,狗的齿列长度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变短。由于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狗的齿列与狼的相比已经明显缩短了,所以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家养狗的历史不会停留在距今10000多年前的南庄头遗址这个时间段里,还可能向前追溯。
这里要强调的是狗的家畜化可以导致人类狩猎的策略、战术或技术发生一些变化。这种饲养行为并未给人类提供多少稳定的肉食来源,也没有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帮助人类积累了把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动物的经验,奠定了人类后来驯化多种家养动物的基础。从这点看,狗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通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进行研究,依据猪下颌骨上存在齿槽尺寸变小引起的齿列扭曲现象;牙齿的几何形态测量结果与家猪相近;猪群的年龄集中在特定的年龄段,不同于野猪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猪的个体数在全部哺乳动物中占据较高的比例,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野猪种群在全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在墓葬中随葬猪下颌,开启后来数千年在众多遗址中发现随葬猪下颌的先河;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其属于家猪的谱系;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些猪的食谱与人工喂养有关等一系列判断结果,证明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已经存在家猪。
家猪的出现意义重大。数千年来,还没有一种家养动物像家猪一样,既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在精神领域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历史时期,家猪的饲养技术还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在促进这个地区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绵羊
绵羊可能由已经灭绝的赤羊驯化而成。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绵羊出现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和青海一带。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遗址的5号墓和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马家窑文化墓葬中突然发现随葬的绵羊骨骼;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绵羊的骨骼,其数量随着年代的更新逐渐增多;在有的遗址中还发现有灼痕的绵羊肩胛骨,显示其与占卜有关;全部绵羊骨骼的测量数据跟商周时期可以肯定是家养绵羊的测量数据十分接近;DNA的研究结果证实具有这些基因特征的绵羊最早起源于西亚地区;食谱研究发现绵羊的食物中包含有人工喂养的小米秸秆等饲料;依据绵羊的突然出现及DNA的证据,当时很可能是通过文化交流,从中国境外将已经被驯化的绵羊传入中国。
家养绵羊及后来出现的山羊都可以给人类提供肉食及奶制品,羊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羊毛还可以为人类的衣着提供原材料,提高人类抵御风寒的能力,获取羊毛和编织毛织品还带动了手工业中专门领域的发展。
黄牛
现代的家养黄牛均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西亚地区的野牛,其被驯化后逐渐向东西两个方向扩散。中国古代的黄牛是距今5000年左右从中亚地区传入的。迄今为止中国最早发现的黄牛位于5000多年前的甘肃地区;多个遗址中出土的黄牛数量从早到晚大致都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对黄牛骨骼的测量结果证实其与商周时期的可以明确肯定是家养黄牛的数据十分接近;距今4500年以来,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了埋葬黄牛的现象,比如在距今4500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河南省柘城县山台寺遗址中,发现有9头黄牛集中在一起埋葬,摆放得比较规整;DNA的测量结果证明其与起源于西亚地区的黄牛属于同样的谱系;食谱研究证实其食用的是人工喂养的小米的秸秆等。
家牛的出现,除了使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在精神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之外,其最大的用途是用牛犁地。牛耕极大地提高了古代农业劳动的生产率,这个新的生产力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可称之为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家马是由中亚地区的野马驯化而成,时间大约在距今5500年左右。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家马发现在距今4000年至3600年左右的甘肃地区,多处遗址突然发现马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家马突然出现于属于商代晚期的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那里发现多座车马坑,一般都是1车2马,在殷墟遗址的西北冈还发掘和钻探了100多个马坑,每个坑中马的数量少则1匹,多则37匹,这些马很可能和祭祀有关。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约3300年以前几乎没有发现马骨,而在距今约3300年以后发现多处遗址都存在车马坑和被埋葬的马,研究人员认为甘青地区可能是马传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通道之一。由于甘青地区家马出现的时间与世界上最早的家马相比要相差数千年,中国的家马或饲养家马的技术是由中国境外传入的可能性相当大。
家马的出现,在提供肉食资源及精神领域中具有特定的作用,但它更主要的作用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运输能力,尤其是作为战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用途,促进了人类的迁徙、民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家鸡起源于栖息于西南亚地区的原鸡。现在可以证明中国最早的家鸡发现于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现在只有两条证据,一是骨骼形态的观察结果,二是甲骨文中已经把“鸡”和“雉”这两个字分开了。
鉴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鸡骨始终不多,养鸡仅仅是为了食肉的解释似乎不够全面。
鸡能生蛋,获取鸡蛋也许是养鸡的另一个原因。在《诗经》中记载养鸡与打鸣相关,这可能也是当时养鸡的原因之一。
概括起来说,按照迄今为止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结果,中国六种主要家养动物开始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种类如下:距今约10000年左右,在河北省的南部出现狗;距今约90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南部出现猪;约为距今5600—5000年,在甘青地区出现绵羊;距今约5000年左右,在黄河上游地区出现黄牛;距今4000—3600年左右,在甘肃省的东部出现马;距今约33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东部出现鸡。这些家养动物分别起源或出现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但基本上都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0

中国古代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六畜”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的“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另外,在《周礼》里,有“其畜宜六扰”的记载,汉代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豚、犬、鸡。”可见马、牛、羊、猪、狗和鸡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家养动物。研究这六种家养动物起源或出现的时间、地点、作用等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期,没有发现家养动物。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均在距今12000年以前。研究人员在这些遗址中分别发现了栽培水稻的植硅体、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据此,可以把中国古代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追溯到距今约12000年以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动物种属都属于野生动物,现在还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存在家养动物。
依据研究,中国的家养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较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晚了将近2000年左右,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特点。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狗、猪、羊、牛、马、鸡等主要家养动物出现的状况。

按照目前为止所知的材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是狗。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了一块狗的左下颌骨,它的下颌缘有明显的弧度,与狼的下颌缘呈笔直的状况不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这个尺寸比狼要小;其牙齿的排列也比较紧密,与狼的牙齿排列比较稀松区别明显;其下颌骨上的各个测量点的尺寸都比狼要小。
依据这些判断,可以肯定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块下颌骨属于狗。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骨齿列及各个测量点均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可见在人的饲养过程中,狗的齿列长度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变短。由于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狗的齿列与狼的相比已经明显缩短了,所以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家养狗的历史不会停留在距今10000多年前的南庄头遗址这个时间段里,还可能向前追溯。
这里要强调的是狗的家畜化可以导致人类狩猎的策略、战术或技术发生一些变化。这种饲养行为并未给人类提供多少稳定的肉食来源,也没有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帮助人类积累了把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动物的经验,奠定了人类后来驯化多种家养动物的基础。从这点看,狗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通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进行研究,依据猪下颌骨上存在齿槽尺寸变小引起的齿列扭曲现象;牙齿的几何形态测量结果与家猪相近;猪群的年龄集中在特定的年龄段,不同于野猪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猪的个体数在全部哺乳动物中占据较高的比例,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野猪种群在全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在墓葬中随葬猪下颌,开启后来数千年在众多遗址中发现随葬猪下颌的先河;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其属于家猪的谱系;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些猪的食谱与人工喂养有关等一系列判断结果,证明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已经存在家猪。
家猪的出现意义重大。数千年来,还没有一种家养动物像家猪一样,既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在精神领域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历史时期,家猪的饲养技术还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在促进这个地区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绵羊
绵羊可能由已经灭绝的赤羊驯化而成。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绵羊出现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和青海一带。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遗址的5号墓和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马家窑文化墓葬中突然发现随葬的绵羊骨骼;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绵羊的骨骼,其数量随着年代的更新逐渐增多;在有的遗址中还发现有灼痕的绵羊肩胛骨,显示其与占卜有关;全部绵羊骨骼的测量数据跟商周时期可以肯定是家养绵羊的测量数据十分接近;DNA的研究结果证实具有这些基因特征的绵羊最早起源于西亚地区;食谱研究发现绵羊的食物中包含有人工喂养的小米秸秆等饲料;依据绵羊的突然出现及DNA的证据,当时很可能是通过文化交流,从中国境外将已经被驯化的绵羊传入中国。
家养绵羊及后来出现的山羊都可以给人类提供肉食及奶制品,羊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羊毛还可以为人类的衣着提供原材料,提高人类抵御风寒的能力,获取羊毛和编织毛织品还带动了手工业中专门领域的发展。
黄牛
现代的家养黄牛均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西亚地区的野牛,其被驯化后逐渐向东西两个方向扩散。中国古代的黄牛是距今5000年左右从中亚地区传入的。迄今为止中国最早发现的黄牛位于5000多年前的甘肃地区;多个遗址中出土的黄牛数量从早到晚大致都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对黄牛骨骼的测量结果证实其与商周时期的可以明确肯定是家养黄牛的数据十分接近;距今4500年以来,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了埋葬黄牛的现象,比如在距今4500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河南省柘城县山台寺遗址中,发现有9头黄牛集中在一起埋葬,摆放得比较规整;DNA的测量结果证明其与起源于西亚地区的黄牛属于同样的谱系;食谱研究证实其食用的是人工喂养的小米的秸秆等。
家牛的出现,除了使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在精神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之外,其最大的用途是用牛犁地。牛耕极大地提高了古代农业劳动的生产率,这个新的生产力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可称之为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家马是由中亚地区的野马驯化而成,时间大约在距今5500年左右。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家马发现在距今4000年至3600年左右的甘肃地区,多处遗址突然发现马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家马突然出现于属于商代晚期的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那里发现多座车马坑,一般都是1车2马,在殷墟遗址的西北冈还发掘和钻探了100多个马坑,每个坑中马的数量少则1匹,多则37匹,这些马很可能和祭祀有关。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约3300年以前几乎没有发现马骨,而在距今约3300年以后发现多处遗址都存在车马坑和被埋葬的马,研究人员认为甘青地区可能是马传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通道之一。由于甘青地区家马出现的时间与世界上最早的家马相比要相差数千年,中国的家马或饲养家马的技术是由中国境外传入的可能性相当大。
家马的出现,在提供肉食资源及精神领域中具有特定的作用,但它更主要的作用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运输能力,尤其是作为战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用途,促进了人类的迁徙、民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家鸡起源于栖息于西南亚地区的原鸡。现在可以证明中国最早的家鸡发现于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现在只有两条证据,一是骨骼形态的观察结果,二是甲骨文中已经把“鸡”和“雉”这两个字分开了。
鉴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鸡骨始终不多,养鸡仅仅是为了食肉的解释似乎不够全面。
鸡能生蛋,获取鸡蛋也许是养鸡的另一个原因。在《诗经》中记载养鸡与打鸣相关,这可能也是当时养鸡的原因之一。
概括起来说,按照迄今为止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结果,中国六种主要家养动物开始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种类如下:距今约10000年左右,在河北省的南部出现狗;距今约90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南部出现猪;约为距今5600—5000年,在甘青地区出现绵羊;距今约5000年左右,在黄河上游地区出现黄牛;距今4000—3600年左右,在甘肃省的东部出现马;距今约33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东部出现鸡。这些家养动物分别起源或出现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但基本上都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1

餐桌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1

餐桌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1

餐桌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0

中国古代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六畜”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的“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另外,在《周礼》里,有“其畜宜六扰”的记载,汉代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豚、犬、鸡。”可见马、牛、羊、猪、狗和鸡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家养动物。研究这六种家养动物起源或出现的时间、地点、作用等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期,没有发现家养动物。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均在距今12000年以前。研究人员在这些遗址中分别发现了栽培水稻的植硅体、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据此,可以把中国古代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追溯到距今约12000年以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动物种属都属于野生动物,现在还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存在家养动物。
依据研究,中国的家养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较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晚了将近2000年左右,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特点。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狗、猪、羊、牛、马、鸡等主要家养动物出现的状况。

按照目前为止所知的材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是狗。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了一块狗的左下颌骨,它的下颌缘有明显的弧度,与狼的下颌缘呈笔直的状况不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这个尺寸比狼要小;其牙齿的排列也比较紧密,与狼的牙齿排列比较稀松区别明显;其下颌骨上的各个测量点的尺寸都比狼要小。
依据这些判断,可以肯定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块下颌骨属于狗。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骨齿列及各个测量点均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可见在人的饲养过程中,狗的齿列长度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变短。由于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狗的齿列与狼的相比已经明显缩短了,所以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家养狗的历史不会停留在距今10000多年前的南庄头遗址这个时间段里,还可能向前追溯。
这里要强调的是狗的家畜化可以导致人类狩猎的策略、战术或技术发生一些变化。这种饲养行为并未给人类提供多少稳定的肉食来源,也没有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帮助人类积累了把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动物的经验,奠定了人类后来驯化多种家养动物的基础。从这点看,狗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通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进行研究,依据猪下颌骨上存在齿槽尺寸变小引起的齿列扭曲现象;牙齿的几何形态测量结果与家猪相近;猪群的年龄集中在特定的年龄段,不同于野猪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猪的个体数在全部哺乳动物中占据较高的比例,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野猪种群在全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在墓葬中随葬猪下颌,开启后来数千年在众多遗址中发现随葬猪下颌的先河;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其属于家猪的谱系;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些猪的食谱与人工喂养有关等一系列判断结果,证明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已经存在家猪。
家猪的出现意义重大。数千年来,还没有一种家养动物像家猪一样,既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在精神领域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历史时期,家猪的饲养技术还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在促进这个地区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绵羊
绵羊可能由已经灭绝的赤羊驯化而成。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绵羊出现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和青海一带。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遗址的5号墓和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马家窑文化墓葬中突然发现随葬的绵羊骨骼;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绵羊的骨骼,其数量随着年代的更新逐渐增多;在有的遗址中还发现有灼痕的绵羊肩胛骨,显示其与占卜有关;全部绵羊骨骼的测量数据跟商周时期可以肯定是家养绵羊的测量数据十分接近;DNA的研究结果证实具有这些基因特征的绵羊最早起源于西亚地区;食谱研究发现绵羊的食物中包含有人工喂养的小米秸秆等饲料;依据绵羊的突然出现及DNA的证据,当时很可能是通过文化交流,从中国境外将已经被驯化的绵羊传入中国。
家养绵羊及后来出现的山羊都可以给人类提供肉食及奶制品,羊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羊毛还可以为人类的衣着提供原材料,提高人类抵御风寒的能力,获取羊毛和编织毛织品还带动了手工业中专门领域的发展。
黄牛
现代的家养黄牛均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西亚地区的野牛,其被驯化后逐渐向东西两个方向扩散。中国古代的黄牛是距今5000年左右从中亚地区传入的。迄今为止中国最早发现的黄牛位于5000多年前的甘肃地区;多个遗址中出土的黄牛数量从早到晚大致都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对黄牛骨骼的测量结果证实其与商周时期的可以明确肯定是家养黄牛的数据十分接近;距今4500年以来,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了埋葬黄牛的现象,比如在距今4500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河南省柘城县山台寺遗址中,发现有9头黄牛集中在一起埋葬,摆放得比较规整;DNA的测量结果证明其与起源于西亚地区的黄牛属于同样的谱系;食谱研究证实其食用的是人工喂养的小米的秸秆等。
家牛的出现,除了使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在精神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之外,其最大的用途是用牛犁地。牛耕极大地提高了古代农业劳动的生产率,这个新的生产力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可称之为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家马是由中亚地区的野马驯化而成,时间大约在距今5500年左右。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家马发现在距今4000年至3600年左右的甘肃地区,多处遗址突然发现马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家马突然出现于属于商代晚期的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那里发现多座车马坑,一般都是1车2马,在殷墟遗址的西北冈还发掘和钻探了100多个马坑,每个坑中马的数量少则1匹,多则37匹,这些马很可能和祭祀有关。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约3300年以前几乎没有发现马骨,而在距今约3300年以后发现多处遗址都存在车马坑和被埋葬的马,研究人员认为甘青地区可能是马传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通道之一。由于甘青地区家马出现的时间与世界上最早的家马相比要相差数千年,中国的家马或饲养家马的技术是由中国境外传入的可能性相当大。
家马的出现,在提供肉食资源及精神领域中具有特定的作用,但它更主要的作用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运输能力,尤其是作为战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用途,促进了人类的迁徙、民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家鸡起源于栖息于西南亚地区的原鸡。现在可以证明中国最早的家鸡发现于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现在只有两条证据,一是骨骼形态的观察结果,二是甲骨文中已经把“鸡”和“雉”这两个字分开了。
鉴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鸡骨始终不多,养鸡仅仅是为了食肉的解释似乎不够全面。
鸡能生蛋,获取鸡蛋也许是养鸡的另一个原因。在《诗经》中记载养鸡与打鸣相关,这可能也是当时养鸡的原因之一。
概括起来说,按照迄今为止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结果,中国六种主要家养动物开始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种类如下:距今约10000年左右,在河北省的南部出现狗;距今约90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南部出现猪;约为距今5600—5000年,在甘青地区出现绵羊;距今约5000年左右,在黄河上游地区出现黄牛;距今4000—3600年左右,在甘肃省的东部出现马;距今约33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东部出现鸡。这些家养动物分别起源或出现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但基本上都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1

餐桌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0

中国古代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六畜”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的“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另外,在《周礼》里,有“其畜宜六扰”的记载,汉代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豚、犬、鸡。”可见马、牛、羊、猪、狗和鸡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家养动物。研究这六种家养动物起源或出现的时间、地点、作用等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期,没有发现家养动物。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均在距今12000年以前。研究人员在这些遗址中分别发现了栽培水稻的植硅体、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据此,可以把中国古代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追溯到距今约12000年以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动物种属都属于野生动物,现在还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存在家养动物。
依据研究,中国的家养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较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晚了将近2000年左右,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特点。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狗、猪、羊、牛、马、鸡等主要家养动物出现的状况。

按照目前为止所知的材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是狗。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了一块狗的左下颌骨,它的下颌缘有明显的弧度,与狼的下颌缘呈笔直的状况不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这个尺寸比狼要小;其牙齿的排列也比较紧密,与狼的牙齿排列比较稀松区别明显;其下颌骨上的各个测量点的尺寸都比狼要小。
依据这些判断,可以肯定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块下颌骨属于狗。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骨齿列及各个测量点均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可见在人的饲养过程中,狗的齿列长度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变短。由于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狗的齿列与狼的相比已经明显缩短了,所以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家养狗的历史不会停留在距今10000多年前的南庄头遗址这个时间段里,还可能向前追溯。
这里要强调的是狗的家畜化可以导致人类狩猎的策略、战术或技术发生一些变化。这种饲养行为并未给人类提供多少稳定的肉食来源,也没有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帮助人类积累了把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动物的经验,奠定了人类后来驯化多种家养动物的基础。从这点看,狗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通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进行研究,依据猪下颌骨上存在齿槽尺寸变小引起的齿列扭曲现象;牙齿的几何形态测量结果与家猪相近;猪群的年龄集中在特定的年龄段,不同于野猪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猪的个体数在全部哺乳动物中占据较高的比例,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野猪种群在全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在墓葬中随葬猪下颌,开启后来数千年在众多遗址中发现随葬猪下颌的先河;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其属于家猪的谱系;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些猪的食谱与人工喂养有关等一系列判断结果,证明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已经存在家猪。
家猪的出现意义重大。数千年来,还没有一种家养动物像家猪一样,既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在精神领域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历史时期,家猪的饲养技术还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在促进这个地区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绵羊
绵羊可能由已经灭绝的赤羊驯化而成。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绵羊出现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和青海一带。在距今5600年至5000年前的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遗址的5号墓和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马家窑文化墓葬中突然发现随葬的绵羊骨骼;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绵羊的骨骼,其数量随着年代的更新逐渐增多;在有的遗址中还发现有灼痕的绵羊肩胛骨,显示其与占卜有关;全部绵羊骨骼的测量数据跟商周时期可以肯定是家养绵羊的测量数据十分接近;DNA的研究结果证实具有这些基因特征的绵羊最早起源于西亚地区;食谱研究发现绵羊的食物中包含有人工喂养的小米秸秆等饲料;依据绵羊的突然出现及DNA的证据,当时很可能是通过文化交流,从中国境外将已经被驯化的绵羊传入中国。
家养绵羊及后来出现的山羊都可以给人类提供肉食及奶制品,羊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羊毛还可以为人类的衣着提供原材料,提高人类抵御风寒的能力,获取羊毛和编织毛织品还带动了手工业中专门领域的发展。
黄牛
现代的家养黄牛均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西亚地区的野牛,其被驯化后逐渐向东西两个方向扩散。中国古代的黄牛是距今5000年左右从中亚地区传入的。迄今为止中国最早发现的黄牛位于5000多年前的甘肃地区;多个遗址中出土的黄牛数量从早到晚大致都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对黄牛骨骼的测量结果证实其与商周时期的可以明确肯定是家养黄牛的数据十分接近;距今4500年以来,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了埋葬黄牛的现象,比如在距今4500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河南省柘城县山台寺遗址中,发现有9头黄牛集中在一起埋葬,摆放得比较规整;DNA的测量结果证明其与起源于西亚地区的黄牛属于同样的谱系;食谱研究证实其食用的是人工喂养的小米的秸秆等。
家牛的出现,除了使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在精神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之外,其最大的用途是用牛犁地。牛耕极大地提高了古代农业劳动的生产率,这个新的生产力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可称之为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家马是由中亚地区的野马驯化而成,时间大约在距今5500年左右。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家马发现在距今4000年至3600年左右的甘肃地区,多处遗址突然发现马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家马突然出现于属于商代晚期的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那里发现多座车马坑,一般都是1车2马,在殷墟遗址的西北冈还发掘和钻探了100多个马坑,每个坑中马的数量少则1匹,多则37匹,这些马很可能和祭祀有关。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约3300年以前几乎没有发现马骨,而在距今约3300年以后发现多处遗址都存在车马坑和被埋葬的马,研究人员认为甘青地区可能是马传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通道之一。由于甘青地区家马出现的时间与世界上最早的家马相比要相差数千年,中国的家马或饲养家马的技术是由中国境外传入的可能性相当大。
家马的出现,在提供肉食资源及精神领域中具有特定的作用,但它更主要的作用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运输能力,尤其是作为战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用途,促进了人类的迁徙、民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家鸡起源于栖息于西南亚地区的原鸡。现在可以证明中国最早的家鸡发现于距今约3300年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现在只有两条证据,一是骨骼形态的观察结果,二是甲骨文中已经把“鸡”和“雉”这两个字分开了。
鉴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鸡骨始终不多,养鸡仅仅是为了食肉的解释似乎不够全面。
鸡能生蛋,获取鸡蛋也许是养鸡的另一个原因。在《诗经》中记载养鸡与打鸣相关,这可能也是当时养鸡的原因之一。
概括起来说,按照迄今为止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结果,中国六种主要家养动物开始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种类如下:距今约10000年左右,在河北省的南部出现狗;距今约90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南部出现猪;约为距今5600—5000年,在甘青地区出现绵羊;距今约5000年左右,在黄河上游地区出现黄牛;距今4000—3600年左右,在甘肃省的东部出现马;距今约3300年左右,在河南省的东部出现鸡。这些家养动物分别起源或出现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但基本上都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51

餐桌上???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挖掘机上的字母标志是什么牌子的挖机 中国市场上挖掘机那国技术占优 微信个人标签经典短句最精辟的微信个性签名 肚子总是不消化,吃完东西不想上厕所。涨涨的 最近老是肚子疼,但疼一会儿就不疼了,就是不想上厕所,有时候五六天都没... ...但是不疼几乎每天早上都会不舒服,也不想上厕所,就是弄的你睡不着觉... 我的肚子老疼,但不是很想上厕所,最近有点拉肚子,可是一吃凉的东西肚子... 因为节目结缘却最终分开,姚沐希彭措的分手,暗示了娱乐圈什么问题? x79支持什么显卡 四叶草是不是三叶草? 属猪跟属羊生什么属的孩子好 绵羊猪能在中国生活吗 爸爸属羊妈妈属猪生个什么宝宝好 羊、猪生肖婚姻是否配 羊猪的四字成语? 属羊和猪的婚姻怎样 羊猪与什么为六合。。。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怎么样? 华兰生物股份今天怎么样 先写出对应的大写字母,再按字母表顺序重新排列 请问中生股份(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生集团(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是同一家公司吗? 怎么区分大调小调和二十四个大小调,有没有口诀,或者记得快的方法 福瑞达生物股份创始人是谁? 按顺序的大写字母怎么写? 华兰生物股份股票怎么样?华兰生物今年主力成本?华兰生物什么时候派息分红?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股票代码 英文26个大写字母顺序 生物股份股票值得长期投资吗 二十四字母大写 生物股份股票 怎么样 羊猪不同辈相克吗? 牛,羊,猪哪个品种风险小? 人类只吃食草动物,比如羊猪牛,真的是这样吗? 属猪的属羊的在一起会相克吗 为什么现在农村不允许个人养牛羊猪了? 猪和羊组词 绵羊猪养殖基地在哪里 牛羊猪马的肾脏特征 男的属羊和女的属猪生什么属的宝宝好 ps保存类型里没有jpg 我工资卡是建行的,月工资也就是2000多,是公务员,我如果申请信用卡能有多少额度? PSCS6保存的时候没有jpg选项?求高手解答!!! 中国建设银行公务卡的最低还款额是多少? 我有一张建设银行公务卡,额度是10000,还没激活,如何设置消费密码啊!要是取现的话能取多少? 建行的财政公务卡消费额是一万,取现额为五千,如果我取了五千,还可以消费吗?可以消费多少?谢谢! 厨房是我们日常活动的场所,厨房水槽边漏水该怎么处理? 微波炉蒸米饭器具那能买到 建行龙卡公务卡一般额度是多少的 M1的iMac在用ps2021图片另存为没有jpg格式,求助! 微波炉蒸米饭器什么牌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