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成语小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0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7
洛阳纸贵 luò yáng zhǐ guì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7
.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8
望梅止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 话说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士兵们听了,一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了,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8
知伯,是春秋时代的人,他的野心很大,有一次他还联合了韩、赵、魏三国,把中行氏给灭掉,侵占了中行氏的领土。过了几年,他又派人向韩国要求割地,韩国惧怕,就给了他一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知伯这回知道了食髓知味,又向魏国要求割地,魏国本来不想给,但是也怕围攻,只好和韩国一样,也给了他一块土地。知伯心中更高兴了,向赵国索取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但是赵襄王拒绝了,智伯便结合韩国和魏国要攻打赵国。赵襄王采用谋士的计策,迁都晋阳,准备了充足的粮食来抵抗知伯。这样经过了三年,知伯始终没有办法攻下晋阳。但是,赵国的粮食快要用完了,派人去游说魏和韩,教他们联合起来,倒戈攻打知伯。因为知伯的野心太大了,魏国、韩国就答应了。于是,赵国连夜出兵,韩、魏两国跟着响应,把知伯击败,并瓜分他的土地;当时,天下的人不但不同情知伯,反而讥笑他“贪得无厌”,得到报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后人将它引申成“贪得无厌”这句成语,用来训诫人不要贪求多得,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而落得身败名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9
“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残害百姓。” 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说:“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如果实行仁政,您的百姓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他们献出生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7
洛阳纸贵 luò yáng zhǐ guì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7
洛阳纸贵 luò yáng zhǐ guì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7
.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8
望梅止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 话说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士兵们听了,一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了,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7
.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8
望梅止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 话说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士兵们听了,一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了,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8
知伯,是春秋时代的人,他的野心很大,有一次他还联合了韩、赵、魏三国,把中行氏给灭掉,侵占了中行氏的领土。过了几年,他又派人向韩国要求割地,韩国惧怕,就给了他一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知伯这回知道了食髓知味,又向魏国要求割地,魏国本来不想给,但是也怕围攻,只好和韩国一样,也给了他一块土地。知伯心中更高兴了,向赵国索取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但是赵襄王拒绝了,智伯便结合韩国和魏国要攻打赵国。赵襄王采用谋士的计策,迁都晋阳,准备了充足的粮食来抵抗知伯。这样经过了三年,知伯始终没有办法攻下晋阳。但是,赵国的粮食快要用完了,派人去游说魏和韩,教他们联合起来,倒戈攻打知伯。因为知伯的野心太大了,魏国、韩国就答应了。于是,赵国连夜出兵,韩、魏两国跟着响应,把知伯击败,并瓜分他的土地;当时,天下的人不但不同情知伯,反而讥笑他“贪得无厌”,得到报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后人将它引申成“贪得无厌”这句成语,用来训诫人不要贪求多得,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而落得身败名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8
知伯,是春秋时代的人,他的野心很大,有一次他还联合了韩、赵、魏三国,把中行氏给灭掉,侵占了中行氏的领土。过了几年,他又派人向韩国要求割地,韩国惧怕,就给了他一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知伯这回知道了食髓知味,又向魏国要求割地,魏国本来不想给,但是也怕围攻,只好和韩国一样,也给了他一块土地。知伯心中更高兴了,向赵国索取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但是赵襄王拒绝了,智伯便结合韩国和魏国要攻打赵国。赵襄王采用谋士的计策,迁都晋阳,准备了充足的粮食来抵抗知伯。这样经过了三年,知伯始终没有办法攻下晋阳。但是,赵国的粮食快要用完了,派人去游说魏和韩,教他们联合起来,倒戈攻打知伯。因为知伯的野心太大了,魏国、韩国就答应了。于是,赵国连夜出兵,韩、魏两国跟着响应,把知伯击败,并瓜分他的土地;当时,天下的人不但不同情知伯,反而讥笑他“贪得无厌”,得到报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后人将它引申成“贪得无厌”这句成语,用来训诫人不要贪求多得,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而落得身败名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9
“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残害百姓。” 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说:“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如果实行仁政,您的百姓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他们献出生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49
“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残害百姓。” 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说:“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如果实行仁政,您的百姓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他们献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