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4:18
发病症状:病害主要危害果穗和枝梢,也可加害叶片。果穗受侵后先是在果梗或穗轴上形成浅褐色的水渍病斑,逐渐扩大并影响其下部果穗部分发生干枯。发病果实开始部分呈浅褐色水渍状腐烂,后逐渐蔓延至全果,而且密生灰白色(后转为灰色)小颗粒状的孢子器,病果遇风雨或田间作业时很易脱落,这是白腐病的主要特点。枝梢上的病斑一般均发生在有伤口的地方(如机械伤、雹伤),病枝开始仍为水渍状,后发展为长条形,色泽也由浅变深为黑褐色,并着生大量的小点状的孢子器,后期寄主表面组织剥落,露出丝状的维管束组织。病斑发生严重时,可使枝梢枯死或折断,影响植株生长,叶片病斑多在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发生,形成较大的近圆形浅褐色斑,并有同心轮纹,很少着生灰色包子器。
传播和发病规律:白腐病是一种兼性寄生真菌,主要以孢子器和孢子在病果和病枝梢上越冬(可残留在树上或落入土壤中)。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时,距地面或表土20厘米以内为多。病果落地后不易腐烂,附于其上的病菌,有的可存活4年~5年之久。翌年初夏天气暖和的雨天之后,以孢子对近地面的果穗及其他部位侵染果实。
还可以从蜜腺入侵。病菌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8℃~30℃。
在正常条件下,病害的潜伏期只有3天~4天,这与果实的状况和气候条件均有关,如感病品种,且果面有伤口,再加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潜育期缩短,但有些品种,有些时候,潜育期也可长达10天。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病菌孢子在相对湿度100%时,92%则不能萌发。
特别是在遭受暴风雨或雹灾后,造成大量伤口,最易发病。在架式方面,立架式比棚架式病重。双立架又比单立架病重。这可能是由于果穗部位较接近地面的原因。
据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病穗是在距地面40厘米以内的。其中有60%集中在20厘米以下,而60厘米以上却很少发病。另外,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葡萄园也易发病,再者,果实越近成熟越易感病,这是由于含糖量增加的缘故(孢子在20%糖液中萌发最好)。品种方面以佳良酿、马福尔多、黑塞白利最易感病;红玫瑰香、黄玫瑰香、龙眼次之;而感病较轻的则有黑虎香、紫玫瑰香、柳子等。
白腐病的流行和测报,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始发期。以病果出现为标志,与坐果后的雨水早晚和水量大小有关,当旬水量达15毫米,其中最多一次达6毫米~7毫米,加上5天~6天潜育期,即可预测发病。②盛发期。以病穗率达10%为低限,决定7月上中旬大雨出现的早晚,即以果实着色期的降水为根据,当旬降水量或最大一次降水量在60毫米以上,加上潜育期3天~4天即可发病。③持续期。决定于雨季结束的早晚。
防治方法:病害防治应从喷药保护,消灭病源,配合有关栽培措施结合进行。
(1)做好清园工作,减少或消灭菌源,重点应放在冬季,将地面的病残组织和修剪下来的枝蔓打扫干净并烧毁,病菌在土内越冬的,用压沙、药剂等方法减少土壤病源及传播。另外,在发病初期,最好能将病穗和病枝梢也及时剪去烧毁,这样可以减少传染。
(2)栽培方法应改善架面通风透光的条件(如摘除过密叶片,及时摘除副梢)和尽量减少机械伤口,特别注意适当提高(20厘米以上)果穗离地面的距离。另外,还要注意果园和雨后排水降低地面湿度,以抑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化学药剂以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加水1000倍液,福美双500倍液~700倍液,福美锌加福美双500倍液~700倍液的效果较好。而波尔多液药剂中最好加用0.03%皮胶以增加其黏着性。喷药时间应在6月中旬刚开始发病后喷第1次,6月底再喷1次。其后每隔半月喷1次,共喷3次~5次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4:18
发病症状:病害主要危害果穗和枝梢,也可加害叶片。果穗受侵后先是在果梗或穗轴上形成浅褐色的水渍病斑,逐渐扩大并影响其下部果穗部分发生干枯。发病果实开始部分呈浅褐色水渍状腐烂,后逐渐蔓延至全果,而且密生灰白色(后转为灰色)小颗粒状的孢子器,病果遇风雨或田间作业时很易脱落,这是白腐病的主要特点。枝梢上的病斑一般均发生在有伤口的地方(如机械伤、雹伤),病枝开始仍为水渍状,后发展为长条形,色泽也由浅变深为黑褐色,并着生大量的小点状的孢子器,后期寄主表面组织剥落,露出丝状的维管束组织。病斑发生严重时,可使枝梢枯死或折断,影响植株生长,叶片病斑多在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发生,形成较大的近圆形浅褐色斑,并有同心轮纹,很少着生灰色包子器。
传播和发病规律:白腐病是一种兼性寄生真菌,主要以孢子器和孢子在病果和病枝梢上越冬(可残留在树上或落入土壤中)。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时,距地面或表土20厘米以内为多。病果落地后不易腐烂,附于其上的病菌,有的可存活4年~5年之久。翌年初夏天气暖和的雨天之后,以孢子对近地面的果穗及其他部位侵染果实。
还可以从蜜腺入侵。病菌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8℃~30℃。
在正常条件下,病害的潜伏期只有3天~4天,这与果实的状况和气候条件均有关,如感病品种,且果面有伤口,再加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潜育期缩短,但有些品种,有些时候,潜育期也可长达10天。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病菌孢子在相对湿度100%时,92%则不能萌发。
特别是在遭受暴风雨或雹灾后,造成大量伤口,最易发病。在架式方面,立架式比棚架式病重。双立架又比单立架病重。这可能是由于果穗部位较接近地面的原因。
据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病穗是在距地面40厘米以内的。其中有60%集中在20厘米以下,而60厘米以上却很少发病。另外,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葡萄园也易发病,再者,果实越近成熟越易感病,这是由于含糖量增加的缘故(孢子在20%糖液中萌发最好)。品种方面以佳良酿、马福尔多、黑塞白利最易感病;红玫瑰香、黄玫瑰香、龙眼次之;而感病较轻的则有黑虎香、紫玫瑰香、柳子等。
白腐病的流行和测报,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始发期。以病果出现为标志,与坐果后的雨水早晚和水量大小有关,当旬水量达15毫米,其中最多一次达6毫米~7毫米,加上5天~6天潜育期,即可预测发病。②盛发期。以病穗率达10%为低限,决定7月上中旬大雨出现的早晚,即以果实着色期的降水为根据,当旬降水量或最大一次降水量在60毫米以上,加上潜育期3天~4天即可发病。③持续期。决定于雨季结束的早晚。
防治方法:病害防治应从喷药保护,消灭病源,配合有关栽培措施结合进行。
(1)做好清园工作,减少或消灭菌源,重点应放在冬季,将地面的病残组织和修剪下来的枝蔓打扫干净并烧毁,病菌在土内越冬的,用压沙、药剂等方法减少土壤病源及传播。另外,在发病初期,最好能将病穗和病枝梢也及时剪去烧毁,这样可以减少传染。
(2)栽培方法应改善架面通风透光的条件(如摘除过密叶片,及时摘除副梢)和尽量减少机械伤口,特别注意适当提高(20厘米以上)果穗离地面的距离。另外,还要注意果园和雨后排水降低地面湿度,以抑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化学药剂以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加水1000倍液,福美双500倍液~700倍液,福美锌加福美双500倍液~700倍液的效果较好。而波尔多液药剂中最好加用0.03%皮胶以增加其黏着性。喷药时间应在6月中旬刚开始发病后喷第1次,6月底再喷1次。其后每隔半月喷1次,共喷3次~5次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4:18
发病症状:病害主要危害果穗和枝梢,也可加害叶片。果穗受侵后先是在果梗或穗轴上形成浅褐色的水渍病斑,逐渐扩大并影响其下部果穗部分发生干枯。发病果实开始部分呈浅褐色水渍状腐烂,后逐渐蔓延至全果,而且密生灰白色(后转为灰色)小颗粒状的孢子器,病果遇风雨或田间作业时很易脱落,这是白腐病的主要特点。枝梢上的病斑一般均发生在有伤口的地方(如机械伤、雹伤),病枝开始仍为水渍状,后发展为长条形,色泽也由浅变深为黑褐色,并着生大量的小点状的孢子器,后期寄主表面组织剥落,露出丝状的维管束组织。病斑发生严重时,可使枝梢枯死或折断,影响植株生长,叶片病斑多在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发生,形成较大的近圆形浅褐色斑,并有同心轮纹,很少着生灰色包子器。
传播和发病规律:白腐病是一种兼性寄生真菌,主要以孢子器和孢子在病果和病枝梢上越冬(可残留在树上或落入土壤中)。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时,距地面或表土20厘米以内为多。病果落地后不易腐烂,附于其上的病菌,有的可存活4年~5年之久。翌年初夏天气暖和的雨天之后,以孢子对近地面的果穗及其他部位侵染果实。
还可以从蜜腺入侵。病菌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8℃~30℃。
在正常条件下,病害的潜伏期只有3天~4天,这与果实的状况和气候条件均有关,如感病品种,且果面有伤口,再加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潜育期缩短,但有些品种,有些时候,潜育期也可长达10天。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病菌孢子在相对湿度100%时,92%则不能萌发。
特别是在遭受暴风雨或雹灾后,造成大量伤口,最易发病。在架式方面,立架式比棚架式病重。双立架又比单立架病重。这可能是由于果穗部位较接近地面的原因。
据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病穗是在距地面40厘米以内的。其中有60%集中在20厘米以下,而60厘米以上却很少发病。另外,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葡萄园也易发病,再者,果实越近成熟越易感病,这是由于含糖量增加的缘故(孢子在20%糖液中萌发最好)。品种方面以佳良酿、马福尔多、黑塞白利最易感病;红玫瑰香、黄玫瑰香、龙眼次之;而感病较轻的则有黑虎香、紫玫瑰香、柳子等。
白腐病的流行和测报,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始发期。以病果出现为标志,与坐果后的雨水早晚和水量大小有关,当旬水量达15毫米,其中最多一次达6毫米~7毫米,加上5天~6天潜育期,即可预测发病。②盛发期。以病穗率达10%为低限,决定7月上中旬大雨出现的早晚,即以果实着色期的降水为根据,当旬降水量或最大一次降水量在60毫米以上,加上潜育期3天~4天即可发病。③持续期。决定于雨季结束的早晚。
防治方法:病害防治应从喷药保护,消灭病源,配合有关栽培措施结合进行。
(1)做好清园工作,减少或消灭菌源,重点应放在冬季,将地面的病残组织和修剪下来的枝蔓打扫干净并烧毁,病菌在土内越冬的,用压沙、药剂等方法减少土壤病源及传播。另外,在发病初期,最好能将病穗和病枝梢也及时剪去烧毁,这样可以减少传染。
(2)栽培方法应改善架面通风透光的条件(如摘除过密叶片,及时摘除副梢)和尽量减少机械伤口,特别注意适当提高(20厘米以上)果穗离地面的距离。另外,还要注意果园和雨后排水降低地面湿度,以抑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化学药剂以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加水1000倍液,福美双500倍液~700倍液,福美锌加福美双500倍液~700倍液的效果较好。而波尔多液药剂中最好加用0.03%皮胶以增加其黏着性。喷药时间应在6月中旬刚开始发病后喷第1次,6月底再喷1次。其后每隔半月喷1次,共喷3次~5次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4:18
发病症状:病害主要危害果穗和枝梢,也可加害叶片。果穗受侵后先是在果梗或穗轴上形成浅褐色的水渍病斑,逐渐扩大并影响其下部果穗部分发生干枯。发病果实开始部分呈浅褐色水渍状腐烂,后逐渐蔓延至全果,而且密生灰白色(后转为灰色)小颗粒状的孢子器,病果遇风雨或田间作业时很易脱落,这是白腐病的主要特点。枝梢上的病斑一般均发生在有伤口的地方(如机械伤、雹伤),病枝开始仍为水渍状,后发展为长条形,色泽也由浅变深为黑褐色,并着生大量的小点状的孢子器,后期寄主表面组织剥落,露出丝状的维管束组织。病斑发生严重时,可使枝梢枯死或折断,影响植株生长,叶片病斑多在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发生,形成较大的近圆形浅褐色斑,并有同心轮纹,很少着生灰色包子器。
传播和发病规律:白腐病是一种兼性寄生真菌,主要以孢子器和孢子在病果和病枝梢上越冬(可残留在树上或落入土壤中)。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时,距地面或表土20厘米以内为多。病果落地后不易腐烂,附于其上的病菌,有的可存活4年~5年之久。翌年初夏天气暖和的雨天之后,以孢子对近地面的果穗及其他部位侵染果实。
还可以从蜜腺入侵。病菌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8℃~30℃。
在正常条件下,病害的潜伏期只有3天~4天,这与果实的状况和气候条件均有关,如感病品种,且果面有伤口,再加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潜育期缩短,但有些品种,有些时候,潜育期也可长达10天。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病菌孢子在相对湿度100%时,92%则不能萌发。
特别是在遭受暴风雨或雹灾后,造成大量伤口,最易发病。在架式方面,立架式比棚架式病重。双立架又比单立架病重。这可能是由于果穗部位较接近地面的原因。
据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病穗是在距地面40厘米以内的。其中有60%集中在20厘米以下,而60厘米以上却很少发病。另外,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葡萄园也易发病,再者,果实越近成熟越易感病,这是由于含糖量增加的缘故(孢子在20%糖液中萌发最好)。品种方面以佳良酿、马福尔多、黑塞白利最易感病;红玫瑰香、黄玫瑰香、龙眼次之;而感病较轻的则有黑虎香、紫玫瑰香、柳子等。
白腐病的流行和测报,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始发期。以病果出现为标志,与坐果后的雨水早晚和水量大小有关,当旬水量达15毫米,其中最多一次达6毫米~7毫米,加上5天~6天潜育期,即可预测发病。②盛发期。以病穗率达10%为低限,决定7月上中旬大雨出现的早晚,即以果实着色期的降水为根据,当旬降水量或最大一次降水量在60毫米以上,加上潜育期3天~4天即可发病。③持续期。决定于雨季结束的早晚。
防治方法:病害防治应从喷药保护,消灭病源,配合有关栽培措施结合进行。
(1)做好清园工作,减少或消灭菌源,重点应放在冬季,将地面的病残组织和修剪下来的枝蔓打扫干净并烧毁,病菌在土内越冬的,用压沙、药剂等方法减少土壤病源及传播。另外,在发病初期,最好能将病穗和病枝梢也及时剪去烧毁,这样可以减少传染。
(2)栽培方法应改善架面通风透光的条件(如摘除过密叶片,及时摘除副梢)和尽量减少机械伤口,特别注意适当提高(20厘米以上)果穗离地面的距离。另外,还要注意果园和雨后排水降低地面湿度,以抑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化学药剂以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加水1000倍液,福美双500倍液~700倍液,福美锌加福美双500倍液~700倍液的效果较好。而波尔多液药剂中最好加用0.03%皮胶以增加其黏着性。喷药时间应在6月中旬刚开始发病后喷第1次,6月底再喷1次。其后每隔半月喷1次,共喷3次~5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