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是教育家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1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0
释迦牟尼佛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圣哲,
他不是神不是仙,他是人
——净空老法师讲解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303集 2011/2/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03
摘自老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原文。
那我们现在讲,我们研究经教这个心是不是妄心?是的。念阿弥陀佛的心是不是妄心?是的。那能见到真吗?能。为什么?因为你只有一念,念到无念的时候就见到了。念,念而无念,那是功夫,那是境界,念到无念就见到。会不会有这时候?有,偶尔有,但是你不能保持,如果保持就证果了。念佛的时候有这个现象,诵经的时候也有这个现象。坐在那里诵经,念到很专注的时候,有个什么感觉?感觉到我身体没有了。你心专注在经上,专注在佛号上,念佛在念佛堂里,坐在那里念佛,好像下半身没有了,上半身有感觉,感觉到没有下半身。刚刚有一点点契入,一感觉到我这个怎么回事情的时候,虚妄就增长,境界就失掉了。这种境界现前应该怎样应对?不理它,根本就不要理它,慢慢这个境界时间就会长,确实境界会提升。原本这个身体、世界就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在一心专注的时候,你就体会到了,慢慢就明白,佛在经上讲的话,它不是迷信,它是科学。
方东美先生一生的研究,他接触佛教的时候大概三十几岁,三十出头的样子,七十九岁走的。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学佛的因缘,他告诉我,很偶然。他读书在外国,哲学博士在美国拿的,他拿到学位,二十几岁,很年轻。学校毕业之后,就在学校教书,二十几岁就成为名教授,成名得早。抗战期间他在*大学教书,有一年生病,朋友们建议他到峨嵋山去修养,峨嵋山是佛教道场,环境非常幽静,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住在寺庙里头。他说那个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通信也不方便。那山上报纸、杂志全部都没有,只有佛经。读书人想看书,没东西看,只有佛经,好吧!就看佛经。这一看就上瘾,他真看懂了,发现这个里头无量的妙义。从此之后跟佛经就结了缘,没有一天不读佛经。他完全是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佛经,前半段,前半段那个时候。我认识他的时候,还算是前半段,不是后半段。他的态度是佛经里有迷信、有哲学,哲学那真是世界一流的,所以哲学的最高峰。他告诉我,老师告诉我的,禅宗、相宗(法相唯识宗)、性宗,这些都是真的哲学,华严、天台都有一部分。他特别喜欢《华严经》,把《华严经》介绍给我。我也很喜欢,可能过去生中学过的,接触到特别欢喜。到他晚年,在学校里全部,他的课程全部是佛经,这也太难得了。讲大单元,在台湾大学讲「大乘佛学」,讲「魏晋佛学」、「隋唐佛学」,这大单元。以后从台湾大学退休了,辅仁大学聘请他去,也在博士班开「华严哲学」,晚年讲这四个大单元。二十多年,学校里全讲佛学,他总的题目是「佛经哲学」。
非常可惜,他走得太早,如果他能够再多活十年,台湾的佛教会改观,他的影响力就大了。因为到晚年,对佛法他完全接受了,不再说这里头有迷信的了。以前还说里头有迷信,以后不再说了,没听说他说过迷信。你愈研究就愈明白。你看现在我们搞了六十年,当初方老师介绍的,我是学哲学进去的,刚刚学的时候,受老师的影响,认为佛经里头有高等哲学,有一部分是迷信,迷信那一部分不碰它,专门在哲学里头下功夫。功夫下进去之后,回头看看那迷信不是迷信,有道理,愈看愈有道理,全盘接受。尤其章嘉大师教我,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了解释迦牟尼佛,看释迦牟尼佛的《释迦谱》、《释迦方志》。用现在学术界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佛,他是什么人?他是教育家,一生搞教育,现在外国提倡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确实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包罗万象。普世教育,就是帮助这个社会安定和谐,化解冲突,化解灾难,这一部分讲普世教育。全世界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应该要学的。内容是什么?伦理、道德、因果。社会永远安定,人民生活永远和谐,永远幸福美满。在少数人,他求知欲很高,这还不满足他,佛法里头有高等的哲学、有高等的科学,满足你知识的*,真正把你提升到大般涅盘,这是哲学跟科学的顶峰。
这五十年,西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找到了物质的本质,就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搞清楚了。研究的报告跟大乘佛法所讲的完全相同,证明佛法是科学。佛法讲的阿赖耶,就是今天所讲的量子力学,比量子力学家讲得更详细、更透彻,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个大教育家。这一点方老师给我上第一堂课就提到,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是圣哲,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我们这些年来锲而不舍的学习大乘,许多的事实*用科学来印证,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对古人的学习,恭敬心、尊敬心油然而生。他们比我们聪明,我们如果在他那个时代,不可能有他们的成就。我们今天能把境界向上提升,确实得力于科学的帮助很大。六十年以前,科学没有谈到佛学里面这么高深的理论,没谈到。现在都谈到了,让我们了解佛家讲的空义,「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被量子力学家证明了。佛这么说,科学家也这么说,我们信不信?真正相信了,你放不放下?自然就放下了。还没有放下,还没放下你还不是真信,那怎么办?再学,只要锲而不舍的去学,过十年、二十年,自然就放下了。
我这一生就走这条路子,如果不是六十年的熏习,不可能。六十年锲而不舍,没有中断,五十三年讲经教学。古人也说到,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教学。为什么?你要教,你自己不搞清楚,你怎么教法?那自己要真搞清楚,得真干,不干不行。干是什么?就是科学里面讲的实验,你有切身的体验,说出来自然就不一样。自己没有切身的体验,讲出来是别人的,是经书上这么讲的,祖师大德批注是这么讲的,你自己没有体验。你真干,自己有体验,这个体验往往能感动人。没有体验,光说别人的,说得人欢欢喜喜,哄堂大笑,一下就完了,没有感触。真有体验,言辞笨拙一点都没有关系,讲得不很好,可是听的人很有受用。为什么?从你内心里讲出来的,心里话,不是道听涂说。
我们接着看后面,「由上可知」,上面引用的这些经论,我们可以知道,「道者,通至涅盘之路,又即是涅盘也。综上经论,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实无差也。无上者,此道穷性尽理,更无有能过之者。大士教令众生,登涅盘彼岸,安住涅盘道果。」这个大士是指修行六波罗蜜的菩萨,他们是真干,真修六度,真的把六度从自己行动当中展现出来,感化众生。上上根人很快就接受,就成就了;中下根性的人熏习成种,那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各人「总在遇缘不同」,遇的缘殊胜,一生成就,遇的缘差一点,来生后世做善根种子,决定得度。所以这一品*,里面积功累德,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们不必全部学习,里面的几句、小段,真正一生不违背,受用无穷。尤其是应用在念佛法门,帮助我们坚定正念,强化我们的愿力,决心求生净土,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嗯......可以说是,因为释迦摩尼有徒弟的,叫释迦十圣。而且,佛教的学说现在也有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不是......因为释迦摩尼死了,一个死人只有其留下来的思想有意义。因此,如果其思想有积极(或其它)的意义,那么只能说他是曾经的教育家现在的伟人(或其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0
释迦牟尼佛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圣哲,
他不是神不是仙,他是人
——净空老法师讲解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303集 2011/2/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03
摘自老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原文。
那我们现在讲,我们研究经教这个心是不是妄心?是的。念阿弥陀佛的心是不是妄心?是的。那能见到真吗?能。为什么?因为你只有一念,念到无念的时候就见到了。念,念而无念,那是功夫,那是境界,念到无念就见到。会不会有这时候?有,偶尔有,但是你不能保持,如果保持就证果了。念佛的时候有这个现象,诵经的时候也有这个现象。坐在那里诵经,念到很专注的时候,有个什么感觉?感觉到我身体没有了。你心专注在经上,专注在佛号上,念佛在念佛堂里,坐在那里念佛,好像下半身没有了,上半身有感觉,感觉到没有下半身。刚刚有一点点契入,一感觉到我这个怎么回事情的时候,虚妄就增长,境界就失掉了。这种境界现前应该怎样应对?不理它,根本就不要理它,慢慢这个境界时间就会长,确实境界会提升。原本这个身体、世界就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在一心专注的时候,你就体会到了,慢慢就明白,佛在经上讲的话,它不是迷信,它是科学。
方东美先生一生的研究,他接触佛教的时候大概三十几岁,三十出头的样子,七十九岁走的。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学佛的因缘,他告诉我,很偶然。他读书在外国,哲学博士在美国拿的,他拿到学位,二十几岁,很年轻。学校毕业之后,就在学校教书,二十几岁就成为名教授,成名得早。抗战期间他在*大学教书,有一年生病,朋友们建议他到峨嵋山去修养,峨嵋山是佛教道场,环境非常幽静,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住在寺庙里头。他说那个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通信也不方便。那山上报纸、杂志全部都没有,只有佛经。读书人想看书,没东西看,只有佛经,好吧!就看佛经。这一看就上瘾,他真看懂了,发现这个里头无量的妙义。从此之后跟佛经就结了缘,没有一天不读佛经。他完全是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佛经,前半段,前半段那个时候。我认识他的时候,还算是前半段,不是后半段。他的态度是佛经里有迷信、有哲学,哲学那真是世界一流的,所以哲学的最高峰。他告诉我,老师告诉我的,禅宗、相宗(法相唯识宗)、性宗,这些都是真的哲学,华严、天台都有一部分。他特别喜欢《华严经》,把《华严经》介绍给我。我也很喜欢,可能过去生中学过的,接触到特别欢喜。到他晚年,在学校里全部,他的课程全部是佛经,这也太难得了。讲大单元,在台湾大学讲「大乘佛学」,讲「魏晋佛学」、「隋唐佛学」,这大单元。以后从台湾大学退休了,辅仁大学聘请他去,也在博士班开「华严哲学」,晚年讲这四个大单元。二十多年,学校里全讲佛学,他总的题目是「佛经哲学」。
非常可惜,他走得太早,如果他能够再多活十年,台湾的佛教会改观,他的影响力就大了。因为到晚年,对佛法他完全接受了,不再说这里头有迷信的了。以前还说里头有迷信,以后不再说了,没听说他说过迷信。你愈研究就愈明白。你看现在我们搞了六十年,当初方老师介绍的,我是学哲学进去的,刚刚学的时候,受老师的影响,认为佛经里头有高等哲学,有一部分是迷信,迷信那一部分不碰它,专门在哲学里头下功夫。功夫下进去之后,回头看看那迷信不是迷信,有道理,愈看愈有道理,全盘接受。尤其章嘉大师教我,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了解释迦牟尼佛,看释迦牟尼佛的《释迦谱》、《释迦方志》。用现在学术界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佛,他是什么人?他是教育家,一生搞教育,现在外国提倡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确实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包罗万象。普世教育,就是帮助这个社会安定和谐,化解冲突,化解灾难,这一部分讲普世教育。全世界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应该要学的。内容是什么?伦理、道德、因果。社会永远安定,人民生活永远和谐,永远幸福美满。在少数人,他求知欲很高,这还不满足他,佛法里头有高等的哲学、有高等的科学,满足你知识的*,真正把你提升到大般涅盘,这是哲学跟科学的顶峰。
这五十年,西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找到了物质的本质,就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搞清楚了。研究的报告跟大乘佛法所讲的完全相同,证明佛法是科学。佛法讲的阿赖耶,就是今天所讲的量子力学,比量子力学家讲得更详细、更透彻,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个大教育家。这一点方老师给我上第一堂课就提到,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是圣哲,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我们这些年来锲而不舍的学习大乘,许多的事实*用科学来印证,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对古人的学习,恭敬心、尊敬心油然而生。他们比我们聪明,我们如果在他那个时代,不可能有他们的成就。我们今天能把境界向上提升,确实得力于科学的帮助很大。六十年以前,科学没有谈到佛学里面这么高深的理论,没谈到。现在都谈到了,让我们了解佛家讲的空义,「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被量子力学家证明了。佛这么说,科学家也这么说,我们信不信?真正相信了,你放不放下?自然就放下了。还没有放下,还没放下你还不是真信,那怎么办?再学,只要锲而不舍的去学,过十年、二十年,自然就放下了。
我这一生就走这条路子,如果不是六十年的熏习,不可能。六十年锲而不舍,没有中断,五十三年讲经教学。古人也说到,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教学。为什么?你要教,你自己不搞清楚,你怎么教法?那自己要真搞清楚,得真干,不干不行。干是什么?就是科学里面讲的实验,你有切身的体验,说出来自然就不一样。自己没有切身的体验,讲出来是别人的,是经书上这么讲的,祖师大德批注是这么讲的,你自己没有体验。你真干,自己有体验,这个体验往往能感动人。没有体验,光说别人的,说得人欢欢喜喜,哄堂大笑,一下就完了,没有感触。真有体验,言辞笨拙一点都没有关系,讲得不很好,可是听的人很有受用。为什么?从你内心里讲出来的,心里话,不是道听涂说。
我们接着看后面,「由上可知」,上面引用的这些经论,我们可以知道,「道者,通至涅盘之路,又即是涅盘也。综上经论,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实无差也。无上者,此道穷性尽理,更无有能过之者。大士教令众生,登涅盘彼岸,安住涅盘道果。」这个大士是指修行六波罗蜜的菩萨,他们是真干,真修六度,真的把六度从自己行动当中展现出来,感化众生。上上根人很快就接受,就成就了;中下根性的人熏习成种,那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各人「总在遇缘不同」,遇的缘殊胜,一生成就,遇的缘差一点,来生后世做善根种子,决定得度。所以这一品*,里面积功累德,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们不必全部学习,里面的几句、小段,真正一生不违背,受用无穷。尤其是应用在念佛法门,帮助我们坚定正念,强化我们的愿力,决心求生净土,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嗯......可以说是,因为释迦摩尼有徒弟的,叫释迦十圣。而且,佛教的学说现在也有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不是......因为释迦摩尼死了,一个死人只有其留下来的思想有意义。因此,如果其思想有积极(或其它)的意义,那么只能说他是曾经的教育家现在的伟人(或其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不是,是佛教的创始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不是,是佛教的创始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0
释迦牟尼佛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圣哲,
他不是神不是仙,他是人
——净空老法师讲解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303集 2011/2/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03
摘自老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原文。
那我们现在讲,我们研究经教这个心是不是妄心?是的。念阿弥陀佛的心是不是妄心?是的。那能见到真吗?能。为什么?因为你只有一念,念到无念的时候就见到了。念,念而无念,那是功夫,那是境界,念到无念就见到。会不会有这时候?有,偶尔有,但是你不能保持,如果保持就证果了。念佛的时候有这个现象,诵经的时候也有这个现象。坐在那里诵经,念到很专注的时候,有个什么感觉?感觉到我身体没有了。你心专注在经上,专注在佛号上,念佛在念佛堂里,坐在那里念佛,好像下半身没有了,上半身有感觉,感觉到没有下半身。刚刚有一点点契入,一感觉到我这个怎么回事情的时候,虚妄就增长,境界就失掉了。这种境界现前应该怎样应对?不理它,根本就不要理它,慢慢这个境界时间就会长,确实境界会提升。原本这个身体、世界就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在一心专注的时候,你就体会到了,慢慢就明白,佛在经上讲的话,它不是迷信,它是科学。
方东美先生一生的研究,他接触佛教的时候大概三十几岁,三十出头的样子,七十九岁走的。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学佛的因缘,他告诉我,很偶然。他读书在外国,哲学博士在美国拿的,他拿到学位,二十几岁,很年轻。学校毕业之后,就在学校教书,二十几岁就成为名教授,成名得早。抗战期间他在*大学教书,有一年生病,朋友们建议他到峨嵋山去修养,峨嵋山是佛教道场,环境非常幽静,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住在寺庙里头。他说那个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通信也不方便。那山上报纸、杂志全部都没有,只有佛经。读书人想看书,没东西看,只有佛经,好吧!就看佛经。这一看就上瘾,他真看懂了,发现这个里头无量的妙义。从此之后跟佛经就结了缘,没有一天不读佛经。他完全是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佛经,前半段,前半段那个时候。我认识他的时候,还算是前半段,不是后半段。他的态度是佛经里有迷信、有哲学,哲学那真是世界一流的,所以哲学的最高峰。他告诉我,老师告诉我的,禅宗、相宗(法相唯识宗)、性宗,这些都是真的哲学,华严、天台都有一部分。他特别喜欢《华严经》,把《华严经》介绍给我。我也很喜欢,可能过去生中学过的,接触到特别欢喜。到他晚年,在学校里全部,他的课程全部是佛经,这也太难得了。讲大单元,在台湾大学讲「大乘佛学」,讲「魏晋佛学」、「隋唐佛学」,这大单元。以后从台湾大学退休了,辅仁大学聘请他去,也在博士班开「华严哲学」,晚年讲这四个大单元。二十多年,学校里全讲佛学,他总的题目是「佛经哲学」。
非常可惜,他走得太早,如果他能够再多活十年,台湾的佛教会改观,他的影响力就大了。因为到晚年,对佛法他完全接受了,不再说这里头有迷信的了。以前还说里头有迷信,以后不再说了,没听说他说过迷信。你愈研究就愈明白。你看现在我们搞了六十年,当初方老师介绍的,我是学哲学进去的,刚刚学的时候,受老师的影响,认为佛经里头有高等哲学,有一部分是迷信,迷信那一部分不碰它,专门在哲学里头下功夫。功夫下进去之后,回头看看那迷信不是迷信,有道理,愈看愈有道理,全盘接受。尤其章嘉大师教我,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了解释迦牟尼佛,看释迦牟尼佛的《释迦谱》、《释迦方志》。用现在学术界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佛,他是什么人?他是教育家,一生搞教育,现在外国提倡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确实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包罗万象。普世教育,就是帮助这个社会安定和谐,化解冲突,化解灾难,这一部分讲普世教育。全世界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应该要学的。内容是什么?伦理、道德、因果。社会永远安定,人民生活永远和谐,永远幸福美满。在少数人,他求知欲很高,这还不满足他,佛法里头有高等的哲学、有高等的科学,满足你知识的*,真正把你提升到大般涅盘,这是哲学跟科学的顶峰。
这五十年,西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找到了物质的本质,就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搞清楚了。研究的报告跟大乘佛法所讲的完全相同,证明佛法是科学。佛法讲的阿赖耶,就是今天所讲的量子力学,比量子力学家讲得更详细、更透彻,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个大教育家。这一点方老师给我上第一堂课就提到,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是圣哲,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我们这些年来锲而不舍的学习大乘,许多的事实*用科学来印证,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对古人的学习,恭敬心、尊敬心油然而生。他们比我们聪明,我们如果在他那个时代,不可能有他们的成就。我们今天能把境界向上提升,确实得力于科学的帮助很大。六十年以前,科学没有谈到佛学里面这么高深的理论,没谈到。现在都谈到了,让我们了解佛家讲的空义,「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被量子力学家证明了。佛这么说,科学家也这么说,我们信不信?真正相信了,你放不放下?自然就放下了。还没有放下,还没放下你还不是真信,那怎么办?再学,只要锲而不舍的去学,过十年、二十年,自然就放下了。
我这一生就走这条路子,如果不是六十年的熏习,不可能。六十年锲而不舍,没有中断,五十三年讲经教学。古人也说到,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教学。为什么?你要教,你自己不搞清楚,你怎么教法?那自己要真搞清楚,得真干,不干不行。干是什么?就是科学里面讲的实验,你有切身的体验,说出来自然就不一样。自己没有切身的体验,讲出来是别人的,是经书上这么讲的,祖师大德批注是这么讲的,你自己没有体验。你真干,自己有体验,这个体验往往能感动人。没有体验,光说别人的,说得人欢欢喜喜,哄堂大笑,一下就完了,没有感触。真有体验,言辞笨拙一点都没有关系,讲得不很好,可是听的人很有受用。为什么?从你内心里讲出来的,心里话,不是道听涂说。
我们接着看后面,「由上可知」,上面引用的这些经论,我们可以知道,「道者,通至涅盘之路,又即是涅盘也。综上经论,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实无差也。无上者,此道穷性尽理,更无有能过之者。大士教令众生,登涅盘彼岸,安住涅盘道果。」这个大士是指修行六波罗蜜的菩萨,他们是真干,真修六度,真的把六度从自己行动当中展现出来,感化众生。上上根人很快就接受,就成就了;中下根性的人熏习成种,那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各人「总在遇缘不同」,遇的缘殊胜,一生成就,遇的缘差一点,来生后世做善根种子,决定得度。所以这一品*,里面积功累德,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们不必全部学习,里面的几句、小段,真正一生不违背,受用无穷。尤其是应用在念佛法门,帮助我们坚定正念,强化我们的愿力,决心求生净土,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嗯......可以说是,因为释迦摩尼有徒弟的,叫释迦十圣。而且,佛教的学说现在也有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不是......因为释迦摩尼死了,一个死人只有其留下来的思想有意义。因此,如果其思想有积极(或其它)的意义,那么只能说他是曾经的教育家现在的伟人(或其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不是,是佛教的创始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0
释迦牟尼佛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圣哲,
他不是神不是仙,他是人
——净空老法师讲解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303集 2011/2/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03
摘自老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原文。
那我们现在讲,我们研究经教这个心是不是妄心?是的。念阿弥陀佛的心是不是妄心?是的。那能见到真吗?能。为什么?因为你只有一念,念到无念的时候就见到了。念,念而无念,那是功夫,那是境界,念到无念就见到。会不会有这时候?有,偶尔有,但是你不能保持,如果保持就证果了。念佛的时候有这个现象,诵经的时候也有这个现象。坐在那里诵经,念到很专注的时候,有个什么感觉?感觉到我身体没有了。你心专注在经上,专注在佛号上,念佛在念佛堂里,坐在那里念佛,好像下半身没有了,上半身有感觉,感觉到没有下半身。刚刚有一点点契入,一感觉到我这个怎么回事情的时候,虚妄就增长,境界就失掉了。这种境界现前应该怎样应对?不理它,根本就不要理它,慢慢这个境界时间就会长,确实境界会提升。原本这个身体、世界就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在一心专注的时候,你就体会到了,慢慢就明白,佛在经上讲的话,它不是迷信,它是科学。
方东美先生一生的研究,他接触佛教的时候大概三十几岁,三十出头的样子,七十九岁走的。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学佛的因缘,他告诉我,很偶然。他读书在外国,哲学博士在美国拿的,他拿到学位,二十几岁,很年轻。学校毕业之后,就在学校教书,二十几岁就成为名教授,成名得早。抗战期间他在*大学教书,有一年生病,朋友们建议他到峨嵋山去修养,峨嵋山是佛教道场,环境非常幽静,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住在寺庙里头。他说那个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通信也不方便。那山上报纸、杂志全部都没有,只有佛经。读书人想看书,没东西看,只有佛经,好吧!就看佛经。这一看就上瘾,他真看懂了,发现这个里头无量的妙义。从此之后跟佛经就结了缘,没有一天不读佛经。他完全是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佛经,前半段,前半段那个时候。我认识他的时候,还算是前半段,不是后半段。他的态度是佛经里有迷信、有哲学,哲学那真是世界一流的,所以哲学的最高峰。他告诉我,老师告诉我的,禅宗、相宗(法相唯识宗)、性宗,这些都是真的哲学,华严、天台都有一部分。他特别喜欢《华严经》,把《华严经》介绍给我。我也很喜欢,可能过去生中学过的,接触到特别欢喜。到他晚年,在学校里全部,他的课程全部是佛经,这也太难得了。讲大单元,在台湾大学讲「大乘佛学」,讲「魏晋佛学」、「隋唐佛学」,这大单元。以后从台湾大学退休了,辅仁大学聘请他去,也在博士班开「华严哲学」,晚年讲这四个大单元。二十多年,学校里全讲佛学,他总的题目是「佛经哲学」。
非常可惜,他走得太早,如果他能够再多活十年,台湾的佛教会改观,他的影响力就大了。因为到晚年,对佛法他完全接受了,不再说这里头有迷信的了。以前还说里头有迷信,以后不再说了,没听说他说过迷信。你愈研究就愈明白。你看现在我们搞了六十年,当初方老师介绍的,我是学哲学进去的,刚刚学的时候,受老师的影响,认为佛经里头有高等哲学,有一部分是迷信,迷信那一部分不碰它,专门在哲学里头下功夫。功夫下进去之后,回头看看那迷信不是迷信,有道理,愈看愈有道理,全盘接受。尤其章嘉大师教我,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了解释迦牟尼佛,看释迦牟尼佛的《释迦谱》、《释迦方志》。用现在学术界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佛,他是什么人?他是教育家,一生搞教育,现在外国提倡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确实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包罗万象。普世教育,就是帮助这个社会安定和谐,化解冲突,化解灾难,这一部分讲普世教育。全世界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应该要学的。内容是什么?伦理、道德、因果。社会永远安定,人民生活永远和谐,永远幸福美满。在少数人,他求知欲很高,这还不满足他,佛法里头有高等的哲学、有高等的科学,满足你知识的*,真正把你提升到大般涅盘,这是哲学跟科学的顶峰。
这五十年,西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找到了物质的本质,就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搞清楚了。研究的报告跟大乘佛法所讲的完全相同,证明佛法是科学。佛法讲的阿赖耶,就是今天所讲的量子力学,比量子力学家讲得更详细、更透彻,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个大教育家。这一点方老师给我上第一堂课就提到,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是圣哲,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我们这些年来锲而不舍的学习大乘,许多的事实*用科学来印证,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对古人的学习,恭敬心、尊敬心油然而生。他们比我们聪明,我们如果在他那个时代,不可能有他们的成就。我们今天能把境界向上提升,确实得力于科学的帮助很大。六十年以前,科学没有谈到佛学里面这么高深的理论,没谈到。现在都谈到了,让我们了解佛家讲的空义,「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被量子力学家证明了。佛这么说,科学家也这么说,我们信不信?真正相信了,你放不放下?自然就放下了。还没有放下,还没放下你还不是真信,那怎么办?再学,只要锲而不舍的去学,过十年、二十年,自然就放下了。
我这一生就走这条路子,如果不是六十年的熏习,不可能。六十年锲而不舍,没有中断,五十三年讲经教学。古人也说到,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教学。为什么?你要教,你自己不搞清楚,你怎么教法?那自己要真搞清楚,得真干,不干不行。干是什么?就是科学里面讲的实验,你有切身的体验,说出来自然就不一样。自己没有切身的体验,讲出来是别人的,是经书上这么讲的,祖师大德批注是这么讲的,你自己没有体验。你真干,自己有体验,这个体验往往能感动人。没有体验,光说别人的,说得人欢欢喜喜,哄堂大笑,一下就完了,没有感触。真有体验,言辞笨拙一点都没有关系,讲得不很好,可是听的人很有受用。为什么?从你内心里讲出来的,心里话,不是道听涂说。
我们接着看后面,「由上可知」,上面引用的这些经论,我们可以知道,「道者,通至涅盘之路,又即是涅盘也。综上经论,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实无差也。无上者,此道穷性尽理,更无有能过之者。大士教令众生,登涅盘彼岸,安住涅盘道果。」这个大士是指修行六波罗蜜的菩萨,他们是真干,真修六度,真的把六度从自己行动当中展现出来,感化众生。上上根人很快就接受,就成就了;中下根性的人熏习成种,那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各人「总在遇缘不同」,遇的缘殊胜,一生成就,遇的缘差一点,来生后世做善根种子,决定得度。所以这一品*,里面积功累德,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们不必全部学习,里面的几句、小段,真正一生不违背,受用无穷。尤其是应用在念佛法门,帮助我们坚定正念,强化我们的愿力,决心求生净土,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0
释迦牟尼佛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圣哲,
他不是神不是仙,他是人
——净空老法师讲解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303集 2011/2/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03
摘自老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原文。
那我们现在讲,我们研究经教这个心是不是妄心?是的。念阿弥陀佛的心是不是妄心?是的。那能见到真吗?能。为什么?因为你只有一念,念到无念的时候就见到了。念,念而无念,那是功夫,那是境界,念到无念就见到。会不会有这时候?有,偶尔有,但是你不能保持,如果保持就证果了。念佛的时候有这个现象,诵经的时候也有这个现象。坐在那里诵经,念到很专注的时候,有个什么感觉?感觉到我身体没有了。你心专注在经上,专注在佛号上,念佛在念佛堂里,坐在那里念佛,好像下半身没有了,上半身有感觉,感觉到没有下半身。刚刚有一点点契入,一感觉到我这个怎么回事情的时候,虚妄就增长,境界就失掉了。这种境界现前应该怎样应对?不理它,根本就不要理它,慢慢这个境界时间就会长,确实境界会提升。原本这个身体、世界就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在一心专注的时候,你就体会到了,慢慢就明白,佛在经上讲的话,它不是迷信,它是科学。
方东美先生一生的研究,他接触佛教的时候大概三十几岁,三十出头的样子,七十九岁走的。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学佛的因缘,他告诉我,很偶然。他读书在外国,哲学博士在美国拿的,他拿到学位,二十几岁,很年轻。学校毕业之后,就在学校教书,二十几岁就成为名教授,成名得早。抗战期间他在*大学教书,有一年生病,朋友们建议他到峨嵋山去修养,峨嵋山是佛教道场,环境非常幽静,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住在寺庙里头。他说那个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通信也不方便。那山上报纸、杂志全部都没有,只有佛经。读书人想看书,没东西看,只有佛经,好吧!就看佛经。这一看就上瘾,他真看懂了,发现这个里头无量的妙义。从此之后跟佛经就结了缘,没有一天不读佛经。他完全是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佛经,前半段,前半段那个时候。我认识他的时候,还算是前半段,不是后半段。他的态度是佛经里有迷信、有哲学,哲学那真是世界一流的,所以哲学的最高峰。他告诉我,老师告诉我的,禅宗、相宗(法相唯识宗)、性宗,这些都是真的哲学,华严、天台都有一部分。他特别喜欢《华严经》,把《华严经》介绍给我。我也很喜欢,可能过去生中学过的,接触到特别欢喜。到他晚年,在学校里全部,他的课程全部是佛经,这也太难得了。讲大单元,在台湾大学讲「大乘佛学」,讲「魏晋佛学」、「隋唐佛学」,这大单元。以后从台湾大学退休了,辅仁大学聘请他去,也在博士班开「华严哲学」,晚年讲这四个大单元。二十多年,学校里全讲佛学,他总的题目是「佛经哲学」。
非常可惜,他走得太早,如果他能够再多活十年,台湾的佛教会改观,他的影响力就大了。因为到晚年,对佛法他完全接受了,不再说这里头有迷信的了。以前还说里头有迷信,以后不再说了,没听说他说过迷信。你愈研究就愈明白。你看现在我们搞了六十年,当初方老师介绍的,我是学哲学进去的,刚刚学的时候,受老师的影响,认为佛经里头有高等哲学,有一部分是迷信,迷信那一部分不碰它,专门在哲学里头下功夫。功夫下进去之后,回头看看那迷信不是迷信,有道理,愈看愈有道理,全盘接受。尤其章嘉大师教我,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了解释迦牟尼佛,看释迦牟尼佛的《释迦谱》、《释迦方志》。用现在学术界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佛,他是什么人?他是教育家,一生搞教育,现在外国提倡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确实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包罗万象。普世教育,就是帮助这个社会安定和谐,化解冲突,化解灾难,这一部分讲普世教育。全世界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应该要学的。内容是什么?伦理、道德、因果。社会永远安定,人民生活永远和谐,永远幸福美满。在少数人,他求知欲很高,这还不满足他,佛法里头有高等的哲学、有高等的科学,满足你知识的*,真正把你提升到大般涅盘,这是哲学跟科学的顶峰。
这五十年,西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找到了物质的本质,就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搞清楚了。研究的报告跟大乘佛法所讲的完全相同,证明佛法是科学。佛法讲的阿赖耶,就是今天所讲的量子力学,比量子力学家讲得更详细、更透彻,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个大教育家。这一点方老师给我上第一堂课就提到,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是圣哲,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我们这些年来锲而不舍的学习大乘,许多的事实*用科学来印证,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对古人的学习,恭敬心、尊敬心油然而生。他们比我们聪明,我们如果在他那个时代,不可能有他们的成就。我们今天能把境界向上提升,确实得力于科学的帮助很大。六十年以前,科学没有谈到佛学里面这么高深的理论,没谈到。现在都谈到了,让我们了解佛家讲的空义,「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被量子力学家证明了。佛这么说,科学家也这么说,我们信不信?真正相信了,你放不放下?自然就放下了。还没有放下,还没放下你还不是真信,那怎么办?再学,只要锲而不舍的去学,过十年、二十年,自然就放下了。
我这一生就走这条路子,如果不是六十年的熏习,不可能。六十年锲而不舍,没有中断,五十三年讲经教学。古人也说到,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教学。为什么?你要教,你自己不搞清楚,你怎么教法?那自己要真搞清楚,得真干,不干不行。干是什么?就是科学里面讲的实验,你有切身的体验,说出来自然就不一样。自己没有切身的体验,讲出来是别人的,是经书上这么讲的,祖师大德批注是这么讲的,你自己没有体验。你真干,自己有体验,这个体验往往能感动人。没有体验,光说别人的,说得人欢欢喜喜,哄堂大笑,一下就完了,没有感触。真有体验,言辞笨拙一点都没有关系,讲得不很好,可是听的人很有受用。为什么?从你内心里讲出来的,心里话,不是道听涂说。
我们接着看后面,「由上可知」,上面引用的这些经论,我们可以知道,「道者,通至涅盘之路,又即是涅盘也。综上经论,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实无差也。无上者,此道穷性尽理,更无有能过之者。大士教令众生,登涅盘彼岸,安住涅盘道果。」这个大士是指修行六波罗蜜的菩萨,他们是真干,真修六度,真的把六度从自己行动当中展现出来,感化众生。上上根人很快就接受,就成就了;中下根性的人熏习成种,那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各人「总在遇缘不同」,遇的缘殊胜,一生成就,遇的缘差一点,来生后世做善根种子,决定得度。所以这一品*,里面积功累德,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们不必全部学习,里面的几句、小段,真正一生不违背,受用无穷。尤其是应用在念佛法门,帮助我们坚定正念,强化我们的愿力,决心求生净土,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嗯......可以说是,因为释迦摩尼有徒弟的,叫释迦十圣。而且,佛教的学说现在也有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不是......因为释迦摩尼死了,一个死人只有其留下来的思想有意义。因此,如果其思想有积极(或其它)的意义,那么只能说他是曾经的教育家现在的伟人(或其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嗯......可以说是,因为释迦摩尼有徒弟的,叫释迦十圣。而且,佛教的学说现在也有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不是......因为释迦摩尼死了,一个死人只有其留下来的思想有意义。因此,如果其思想有积极(或其它)的意义,那么只能说他是曾经的教育家现在的伟人(或其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不是,是佛教的创始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1
不是,是佛教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