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7 17: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6:50
中国的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秋天,就是一个悲寂凄凉的时节:送别友人、思念家人、感怀人生无用武之地,统统都可以放在秋天去诉说。秋风一吹,还未开口,悲怆之感就已浓五分。
其实不光中国有悲秋的传统,西方也有。那么为什么中西方都要“悲秋“呢?这个秋天的典型意向是谁定的呢?
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是最早提出“原型”理论的人。按照他的说法,人的内心存在一种“情结”,这种“情结”由外部因素引起(比如性),且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而这种情结可能与人类原始时期的宗教祭祀仪式有关系,且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在人类的内心深处、意识之外的地方,存在着一种全体人类都共有的某种普遍心理经验,而这种经验会使人类能共同创造并接受某些意象,比如对水的共同感知。
荣格将这种普遍的心理经验称作“集体无意识”、将全人类共同接受的意象叫做“原型”。
到了1957年,加拿大著名文学评论家弗莱出版了《批评地解剖》。在这本书里,弗莱对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完善。
弗莱将文学作品中那些零碎的、不完整的文化意象经过位移组合成为“文学意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学循环发展论”。
什么叫“文学循环发展论”呢?其实就和中国古代的“悲秋传统”差不多。弗莱认为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些景物(即意象)天然地具有某些表达,会加深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和感受。
弗莱认为,文学一共具有四个原型:
1.传奇故事、赞美诗、狂想曲这类文学作品通常会使用:黎明、春天、出生的原型。
2.喜剧、牧歌、田园诗这类文学作品会使用:正午、夏天、婚姻、胜利的原型。
3.悲剧、挽歌这类文学作品通常是:日落、秋天、死亡的原型。
4.讽刺作品则使用:黑夜、冬天、毁灭的原型。
原型批评其实就是将文学作品与自然进行了类比,这就要求文学作品要和自然一样具有整体性。弗莱批判当时主张“细读法”(即仔细阅读文学文本、分析其语义含义)的欧美新批评派,认为他们的“细读法”忽视了文学的有机整体性,忽略了文学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
弗莱认为文学批评分析的重点不在文本本身,而在于文学的谱系,要从微观到宏观:字面层次——描述层次——形式层次——原型层次——普遍层次。
原型批评实际是一种历史向、文化向的批评,也参杂了心理精神分析。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文学批评流派之一。他对社会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视,也影响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与文学与社会的联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