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5 23: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01:46
寨英滚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政权建立之初,明太子朱桢奉父命率大军到偏远的武陵山区开疆拓土,平乱安民,他一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历尽艰险抵达寨英后,看中这块风水宝地,遂令将士安营扎寨,筑城堡,修工事。平定当地苗民叛乱后,利用寨英水运直通洞庭的有利条件,在寨英及周边地区兴民垦、开商埠、建学馆、倡工贸。此后不久,驻军家属接踵而至,各地商客纷至踏来,佛事活动日渐兴盛,寨英很快就发展成梵净山区最大的军事、经济重镇,成为黔东地区重要商贸集散地。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客商们带来了辰河戏、阳戏、川剧,与当地人自编自跳的茶灯相互交融,演变成韵味深厚的寨英花灯;中原的龙文化与当地龙文化得到了完美地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寨英滚龙的艺术水平,逐步形成了集纺织、刺绣、雕刻、剪纸、书法、美术、舞蹈、特技、演讲等诸多艺术为一身的寨英滚龙文化。
寨英古镇的滚龙艺术独树一帜,构思奇特,造形完美,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滚龙全长36米,共分17节(亦称洞),由34人轮换舞动,以九根拇指粗的竹篾捆扎连接成龙骨,500个直径60公分左右的篾圈等距排列成龙身,再以整幅的绸布画上斑谰的鳞甲,罩在篾圈上;龙头以粗竹揉扭而成,固于龙架之上,蒙上特制的防火布料后加以描画。龙头龙身点上油捻,光彩照人,远远望去,宛如真龙。因明军曾长时间驻于寨英,对寨英滚龙高超的表演技艺十分了解,明永乐、嘉靖、万历和清乾隆、嘉庆年间多次奉召赴京表演。乾隆皇帝曾御笔亲赐“神龙”以示嘉奖。*初年,寨英曾组织举办过一次规模盛大的滚龙灯会,为显气派,由富商牵头,众人捐资,租用三只大船下辰河经洞庭前往苏杭购买锣鼓钗号等乐器及灯饰材料。灯会期间,向松桃、江口、铜仁、凤凰、麻阳、吉首、花垣等地散发了数千份拜帖,滚龙舞遍了整个武陵山区。
改革开放以来,为打响寨英滚龙这一品牌,促使编扎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跃上一个新台阶。艺人们锐意创新,博采众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电子科技有机结合起来,改油捻为低电压灯泡,在龙身上安装彩灯;用小电动机作动力使龙嘴自动闭合,眼睑闪动,让其发出闪闪的蓝光,使其更具活力与灵性,更加形象*真,神奇威猛。在表演招式上,摈弃传统的散漫、零乱舞法,设计出几十种新颖的滚舞招式,且都赋予它一定的内涵。常见的滚舞招式有:“蛟龙出洞”、“翻江倒海”、“神龙戏珠”、“神龙打滚”、“乾坤倒转”、“猛龙过江”、“神龙戏水”、“神龙过山”、“盘龙打坐”、“二龙抢宝”、“比翼遨游”、“二龙穿棱”、“雌雄调情”、“双龙闹海”、“群龙抢宝”等;此外,还能用龙身盘制成许多字形、图形,如“龙”、“春”、“中”、“华”、奥运会标“五连环”、“莲花”及各年年号等。
自1996年以来,寨英滚龙多次走出山门,曾参加过省、地、县组织的各种大型庆典、节会活动表演。1999年,贵州省文化下乡艺术团专门邀请寨英滚龙参加演出;2001年11月,*电视台专程来寨英拍摄滚龙艺术,被搬上2002年春节特别节目;12月,贵州卫视《走遍公园省》栏目专题播出寨英滚龙;2002年,又分别被*电视台第七套《乡村大世界》、贵州电视台《走遍贵州》栏目作为春节特别节目和旅游节目搬上荧屏;2003年春节,央视第一套、第七套曾多次报道了寨英滚龙,播放滚龙的精彩画面;2004年“五·一”贵州卫视对寨英古镇和寨英滚龙进行了专题报道;2005年元宵节,*一套、二套、七套和贵州卫视对寨英古镇当年举办的“滚龙闹春”活动进行了报道;2006年,贵州卫视《多彩贵州》栏目曾以专题讲座形式两次介绍寨英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