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之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7 06: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01:01
【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吗】
不要以为采蘑菇就像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里面唱的那么容易,看到蘑菇就往篮子里装,那样是很危险的。因为,蘑菇虽然鲜美可口,但有少数蘑菇含有可怕的剧毒。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各种各样的蘑菇种类有数千种之多,其中大部分无毒,少数有毒。但是,许多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长相非常相似,其个头、形态、颜色、菌盖几乎一模一样,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识别,而对普通人来说很容易发生混淆。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越是美丽鲜艳的蘑菇越有毒,尤其是在很多文学故事书中经常出现的*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实,这种观念是靠不住的。“越是鲜艳漂亮的蘑菇越有毒,而朴实无华的蘑菇则无毒。”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因为在食用菌类中就有许多色彩艳丽的成员,例如鲜红的红菇和橙*的蛋黄菌,都属于可口的美味食菌;与之相反的是,外表毫不起眼的毒鹅膏菌,却具有超强的毒性。
既然不能通过色彩是否艳丽来辨认蘑菇是否有毒,那么有没有区分有毒和无毒蘑菇的识别特征呢?有经验的菌类专家告诉我们,大多数有毒伞菌,菌盖表面会有散状排列的鳞片和包被的残留物。相对而言,扁平、光滑的菌类,安全性更高,但这仅仅是经验的识别,而不是完全严格的鉴定区分。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不能确定蘑菇的种类,不要去吃,这是吃蘑菇不中毒的准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采集到的菌类要保持警惕,如果发现手中的“美味”与你熟悉的菌种在外貌、习性、种群上有任何不符,都不能动口。其次,采集时要仔细研究蘑菇种类,除了你想要采的菌类,还要看看,它是不是有长相十分相似的“毒亲戚”。比如发光脐菇和*膜菌,外形都是扁平的*伞菌,但前者有毒,后者可食。
不同的毒蘑菇有不同的毒性,误食之后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不同。例如毒鹅膏菌能损害人体肝肾,人误食后出现症状较迟,发病较慢,容易被误诊而死亡。网孢牛肝菌、毒红菇等损害人体的肠胃,此类中毒情况最为常见,所幸的是病程较短,致死率也较低。小美牛肝菌、华丽牛肝菌等损害人体的神经,误食者会出现精神兴奋、精神抑制或精神错乱等神经性中毒症状,同时也会出现呕吐、腹泻、出汗、流泪、心率减慢等副交感神经症状,甚至产生幻觉,因此往往会被误诊为“精神病”而延误治疗。鹿花菌属的真菌有溶血破坏作用,误食者除了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表现为急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尿毒症、肝肿大等症状。叶状耳盘菌、胶陀螺等会引起人体光敏性皮炎,而误食亚稀褶红菇等菌类后则会出现呼吸麻痹、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为什么胡萝卜、番茄和洋葱不是生物入侵者】
从名称上看,中国现有的栽培植物中有三个很独特的系列,分别是“胡”系列、“番”系列和“洋”系列。“胡”系列有胡萝卜、胡桃(核桃)等,“番”系列有番茄、番薯(红薯)等,“洋”系列有洋葱、洋芋(土豆)等。
“胡”、“番”、“洋”等字眼昭示这些植物是外来物种。据考证,“胡”系列多在两汉两晋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番”系列大多在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洋”系列则大多在清代乃至近代被引入中国。从“胡”系列到“番”系列再到“洋”系列,可大致读出一部中国引入外来物种的历史。
这些物种名称中的“胡”、“番”和“洋”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这些外来物种岂非生物入侵者?其实,一种外来物种是否该被贴上“生物入侵者”的标签,要取决于以下几点要素。
首先,它必须是外来物种,这个外来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狭义上的地理概念,不是以国界、地区来划分,而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指的是该物种进入了一个在其进化从未分布过的生态系统。其次,这个物种在新进入的生态系统中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势,破坏了该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到了原有物种的生存。如果一个物种因偶然原因进入一个其未曾分布过的生态系统,却因水土不服而无法生存,或因自身不具备竞争优势而形单影只,那么就不能算是生物入侵种。第三,这个物种对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且很难加以控制。
胡萝卜、番茄、洋葱等虽然是外来物种,并在某个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中依赖于人类的种植活动而占据了优势,但它们大多已成为人们重要的食物,并且仅限于栽培而处在人类的绝对控制之下,没有逸为野生而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所以,这些植物都不是生物入侵者。
千百年来,人类从外来物种身上获益良多,外来物种甚至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人类的历史有多久,利用物种的历史就有多久;人类的未来有多长,利用物种的经历就将有多长。
【为什么苹果“坏一个,烂一筐”】
“一个苹果烂,一整筐苹果坏”是一句西方谚语,常用来比喻个别的问题会影响到全局。其实,这个说法并不仅仅是一个比喻,其中也蕴藏着科学的道理。
尚未成熟的水果是“青涩”的,往往硬而不甜。“青”源自其中的叶绿素,“涩”来自其中的单宁,“硬”主要是果胶的贡献,而“不甜”则是因为淀粉还没有转化成糖。等到果实快要成熟的时候,植物体内会产生一种叫作乙烯(CH2=CH2)的气体。它就像一种“信号”,只要它一出现,水果中的各个部分就像听到了“进攻”的号角,开始行动。一些酶开始分解叶绿素,甚至产生新的色素,于是绿色消失,红、黄等颜色出现,宣告果实逐渐成熟;一些酶开始分解水果中的酸性物质,使水果变得不再那么酸;淀粉酶把淀粉水解成糖,水果变甜了;果胶酶开始对一些果胶进行分解,水果渐渐变软了;还有一些酶把水果中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有特定香味的挥发性气体,于是不同的水果就有了不同的诱人香味……
不仅仅是水果自身产生的乙烯分子会启动“成熟机制”,来自外界的乙烯分子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如果一个水果坏掉了,它分泌的乙烯量就会大大增加,它周围的水果受到这些乙烯分子的影响,也纷纷启动“成熟机制”,产生更多的乙烯分子。这些乙烯会促发更多水果的“成熟机制”。
水果店里的许多水果都被纸或者泡沫袋包着,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就像人体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防御反应,水果“受伤”了也会有所反应,分泌乙烯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运输过程中,成箱成筐的水果们难免相互磕磕碰碰,虽然只是“小伤”,但也足以使它们产生更多的乙烯分子,加速成熟和腐烂。就像传染病一样,一个染病了,周围的也都难以幸免。为了避免“坏一个,烂一筐”,人们就将它们包起来以减少受伤和相互影响的概率。
其实,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如果采下青涩的梨,会放在密闭的房间里对它们“熏香”。香是用一些植物原料做成的,“熏香”的时候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烟气中就含有一些乙烯成分。通过这种“催熟”方式,青涩的梨很快就能变得又甜又香了。古代埃及,在无花果结果之后的某一段时间,人们会在果树上划出一些口子。这样做可以让无花果的果实结得更大,成熟更快,其原理是划伤果树会促进乙烯分子的释放。现代科学实验证实,在无花果结果之后的16~22天,如果对果树进行划伤处理,1小时之内乙烯产生的速度会增加50倍。在接下来的三天内,果实的直径和重量会分别增加2倍和3倍。在中国农村,核桃结果之后人们也经常在树上砍出伤痕,亦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