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1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1
据江西省谱牒研究会王氏源流研究室(以下简称王研会)主任王令策和副主任王雄文介绍,帝王之裔的王氏有由赐姓、改姓、冒姓及蒙古、鲜卑、西域等少数民族编集到一起的“虏姓王”,有商王子比干后裔的“子姓王”,有尧舜后裔的“妫姓王”。无论哪种“王”,十之*都是王氏的主体——“姬姓王”。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到了西晋末年才开始逐步迁往江南诸省,早在公元618年以前,王氏就进入了江西省的南昌、新建、丰城、宜春、瑞昌、都昌、广丰、上饶等地。
1368年明代以后,又有王家人进入高安、萍乡、万载、九江、贵溪、横峰、宁都、寻乌等20个县市,据《江西通志稿》不完全统计,截至清末,王姓氏族先后迁入了江西省66个以上县市。
但后人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婺源、德兴等很多县市仍有王氏人口没有统计进去,可以说王姓人口遍布江西各地。这些王姓,从源流上来说,主要还是上述四大支派的后裔组成的,这其中又以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后裔为最多。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扩展资料:
江西王姓来源广泛,但从总的来说,莫过于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开闽王四大支流。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始祖均为王子乔,只是到了王离这代才开始分开,长子王元,徙山东琅琊,成为“琅琊王”始祖,次子王威则仍居太原,遂为“太原王”始祖。
“琅琊王”在赣的流传和分布情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据王研会主任王令策介绍,永修县有个镇上的王姓村民曾翻出了家谱,上面记载为琅琊王的一支,流传已有400余年。至于太原王,则由唐玄宗开元年间王景肃开始,在江西的分布基本上已相当明了。
“三槐堂”虽然是王姓知名的堂号,但“三槐王”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记载说:五代末时,大名府莘县人王祐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说了吾之后世,必有三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王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1
来源:
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始祖姬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历史: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1、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2、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 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3、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现状: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王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
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
历史上,王姓皇后多达36位。这样累代帝后之族,在中华姓氏中仅此一姓。王家的36位皇后是西汉至明朝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
此外,王姓在东汉至隋唐末年,还有92位宰相,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这也是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2
我们是江西丰城铁路镇王氏,我们的字辈有:嘉修迪令。。。我们也是景肃公、季友公后人,族谱上说我们祖上是从赖塘七里巷搬过来的,可是现在很多地名都改了找不到这个地方哦
太原王在江西有两支重要的后裔,一为王景肃缔造的豫章王氏,另一是以王明为始祖的临川王氏。
据省谱牒研究会副会长王炯尧介绍,豫章王的始祖——王仪,字景肃,唐高宗仪凤丁丑年(677年)生。于唐初由陕西京兆府万年县业里(一说为河南)徙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东湖菊花巷,为豫章王氏基祖。他生有三子:政、致、徵,即孟友、仲友、季友。三脉同宗,齐驱并发,以始祖开基地名而合称豫章王氏。
王徵字季友,为避旁人歧视,从东湖边辗转来到了丰城市槠山边的云岭里,在他仰慕的东汉高士徐孺子隐居地附近搭起了茅屋,躬耕苦读终结硕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高中,成为我省第一位状元。他善诗,任内常以诗会友,与李白、杜甫、张九龄等时相唱和,官至光禄大夫、御史中丞;其侄儿(王政之子)王仲舒(762年—623年),字弘中,曾任左拾遗,元和初为吏部员外郎,穆宗时,任江西观察史,曾出官钱200万,代贫民输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2
我的祖先从江西跑到贵州,我的祖先的名字是王启流他们有三兄弟,启桶,启昌,他们有的父亲我不知道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3
我爷爷荣字裴,我爸爸朝字裴,我是国字裴,我儿子天字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1
据江西省谱牒研究会王氏源流研究室(以下简称王研会)主任王令策和副主任王雄文介绍,帝王之裔的王氏有由赐姓、改姓、冒姓及蒙古、鲜卑、西域等少数民族编集到一起的“虏姓王”,有商王子比干后裔的“子姓王”,有尧舜后裔的“妫姓王”。无论哪种“王”,十之*都是王氏的主体——“姬姓王”。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到了西晋末年才开始逐步迁往江南诸省,早在公元618年以前,王氏就进入了江西省的南昌、新建、丰城、宜春、瑞昌、都昌、广丰、上饶等地。
1368年明代以后,又有王家人进入高安、萍乡、万载、九江、贵溪、横峰、宁都、寻乌等20个县市,据《江西通志稿》不完全统计,截至清末,王姓氏族先后迁入了江西省66个以上县市。
但后人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婺源、德兴等很多县市仍有王氏人口没有统计进去,可以说王姓人口遍布江西各地。这些王姓,从源流上来说,主要还是上述四大支派的后裔组成的,这其中又以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后裔为最多。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扩展资料:
江西王姓来源广泛,但从总的来说,莫过于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开闽王四大支流。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始祖均为王子乔,只是到了王离这代才开始分开,长子王元,徙山东琅琊,成为“琅琊王”始祖,次子王威则仍居太原,遂为“太原王”始祖。
“琅琊王”在赣的流传和分布情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据王研会主任王令策介绍,永修县有个镇上的王姓村民曾翻出了家谱,上面记载为琅琊王的一支,流传已有400余年。至于太原王,则由唐玄宗开元年间王景肃开始,在江西的分布基本上已相当明了。
“三槐堂”虽然是王姓知名的堂号,但“三槐王”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记载说:五代末时,大名府莘县人王祐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说了吾之后世,必有三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王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1
来源:
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始祖姬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历史: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1、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2、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 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3、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现状: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王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
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
历史上,王姓皇后多达36位。这样累代帝后之族,在中华姓氏中仅此一姓。王家的36位皇后是西汉至明朝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
此外,王姓在东汉至隋唐末年,还有92位宰相,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这也是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2
我们是江西丰城铁路镇王氏,我们的字辈有:嘉修迪令。。。我们也是景肃公、季友公后人,族谱上说我们祖上是从赖塘七里巷搬过来的,可是现在很多地名都改了找不到这个地方哦
太原王在江西有两支重要的后裔,一为王景肃缔造的豫章王氏,另一是以王明为始祖的临川王氏。
据省谱牒研究会副会长王炯尧介绍,豫章王的始祖——王仪,字景肃,唐高宗仪凤丁丑年(677年)生。于唐初由陕西京兆府万年县业里(一说为河南)徙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东湖菊花巷,为豫章王氏基祖。他生有三子:政、致、徵,即孟友、仲友、季友。三脉同宗,齐驱并发,以始祖开基地名而合称豫章王氏。
王徵字季友,为避旁人歧视,从东湖边辗转来到了丰城市槠山边的云岭里,在他仰慕的东汉高士徐孺子隐居地附近搭起了茅屋,躬耕苦读终结硕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高中,成为我省第一位状元。他善诗,任内常以诗会友,与李白、杜甫、张九龄等时相唱和,官至光禄大夫、御史中丞;其侄儿(王政之子)王仲舒(762年—623年),字弘中,曾任左拾遗,元和初为吏部员外郎,穆宗时,任江西观察史,曾出官钱200万,代贫民输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2
我的祖先从江西跑到贵州,我的祖先的名字是王启流他们有三兄弟,启桶,启昌,他们有的父亲我不知道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3
我爷爷荣字裴,我爸爸朝字裴,我是国字裴,我儿子天字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1
据江西省谱牒研究会王氏源流研究室(以下简称王研会)主任王令策和副主任王雄文介绍,帝王之裔的王氏有由赐姓、改姓、冒姓及蒙古、鲜卑、西域等少数民族编集到一起的“虏姓王”,有商王子比干后裔的“子姓王”,有尧舜后裔的“妫姓王”。无论哪种“王”,十之*都是王氏的主体——“姬姓王”。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到了西晋末年才开始逐步迁往江南诸省,早在公元618年以前,王氏就进入了江西省的南昌、新建、丰城、宜春、瑞昌、都昌、广丰、上饶等地。
1368年明代以后,又有王家人进入高安、萍乡、万载、九江、贵溪、横峰、宁都、寻乌等20个县市,据《江西通志稿》不完全统计,截至清末,王姓氏族先后迁入了江西省66个以上县市。
但后人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婺源、德兴等很多县市仍有王氏人口没有统计进去,可以说王姓人口遍布江西各地。这些王姓,从源流上来说,主要还是上述四大支派的后裔组成的,这其中又以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后裔为最多。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扩展资料:
江西王姓来源广泛,但从总的来说,莫过于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开闽王四大支流。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始祖均为王子乔,只是到了王离这代才开始分开,长子王元,徙山东琅琊,成为“琅琊王”始祖,次子王威则仍居太原,遂为“太原王”始祖。
“琅琊王”在赣的流传和分布情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据王研会主任王令策介绍,永修县有个镇上的王姓村民曾翻出了家谱,上面记载为琅琊王的一支,流传已有400余年。至于太原王,则由唐玄宗开元年间王景肃开始,在江西的分布基本上已相当明了。
“三槐堂”虽然是王姓知名的堂号,但“三槐王”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记载说:五代末时,大名府莘县人王祐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说了吾之后世,必有三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王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1
来源:
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始祖姬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历史: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1、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2、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 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3、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现状: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王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
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
历史上,王姓皇后多达36位。这样累代帝后之族,在中华姓氏中仅此一姓。王家的36位皇后是西汉至明朝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
此外,王姓在东汉至隋唐末年,还有92位宰相,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这也是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1
据江西省谱牒研究会王氏源流研究室(以下简称王研会)主任王令策和副主任王雄文介绍,帝王之裔的王氏有由赐姓、改姓、冒姓及蒙古、鲜卑、西域等少数民族编集到一起的“虏姓王”,有商王子比干后裔的“子姓王”,有尧舜后裔的“妫姓王”。无论哪种“王”,十之*都是王氏的主体——“姬姓王”。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到了西晋末年才开始逐步迁往江南诸省,早在公元618年以前,王氏就进入了江西省的南昌、新建、丰城、宜春、瑞昌、都昌、广丰、上饶等地。
1368年明代以后,又有王家人进入高安、萍乡、万载、九江、贵溪、横峰、宁都、寻乌等20个县市,据《江西通志稿》不完全统计,截至清末,王姓氏族先后迁入了江西省66个以上县市。
但后人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婺源、德兴等很多县市仍有王氏人口没有统计进去,可以说王姓人口遍布江西各地。这些王姓,从源流上来说,主要还是上述四大支派的后裔组成的,这其中又以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后裔为最多。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扩展资料:
江西王姓来源广泛,但从总的来说,莫过于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开闽王四大支流。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始祖均为王子乔,只是到了王离这代才开始分开,长子王元,徙山东琅琊,成为“琅琊王”始祖,次子王威则仍居太原,遂为“太原王”始祖。
“琅琊王”在赣的流传和分布情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据王研会主任王令策介绍,永修县有个镇上的王姓村民曾翻出了家谱,上面记载为琅琊王的一支,流传已有400余年。至于太原王,则由唐玄宗开元年间王景肃开始,在江西的分布基本上已相当明了。
“三槐堂”虽然是王姓知名的堂号,但“三槐王”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记载说:五代末时,大名府莘县人王祐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说了吾之后世,必有三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王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2
我们是江西丰城铁路镇王氏,我们的字辈有:嘉修迪令。。。我们也是景肃公、季友公后人,族谱上说我们祖上是从赖塘七里巷搬过来的,可是现在很多地名都改了找不到这个地方哦
太原王在江西有两支重要的后裔,一为王景肃缔造的豫章王氏,另一是以王明为始祖的临川王氏。
据省谱牒研究会副会长王炯尧介绍,豫章王的始祖——王仪,字景肃,唐高宗仪凤丁丑年(677年)生。于唐初由陕西京兆府万年县业里(一说为河南)徙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东湖菊花巷,为豫章王氏基祖。他生有三子:政、致、徵,即孟友、仲友、季友。三脉同宗,齐驱并发,以始祖开基地名而合称豫章王氏。
王徵字季友,为避旁人歧视,从东湖边辗转来到了丰城市槠山边的云岭里,在他仰慕的东汉高士徐孺子隐居地附近搭起了茅屋,躬耕苦读终结硕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高中,成为我省第一位状元。他善诗,任内常以诗会友,与李白、杜甫、张九龄等时相唱和,官至光禄大夫、御史中丞;其侄儿(王政之子)王仲舒(762年—623年),字弘中,曾任左拾遗,元和初为吏部员外郎,穆宗时,任江西观察史,曾出官钱200万,代贫民输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2
我的祖先从江西跑到贵州,我的祖先的名字是王启流他们有三兄弟,启桶,启昌,他们有的父亲我不知道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1
据江西省谱牒研究会王氏源流研究室(以下简称王研会)主任王令策和副主任王雄文介绍,帝王之裔的王氏有由赐姓、改姓、冒姓及蒙古、鲜卑、西域等少数民族编集到一起的“虏姓王”,有商王子比干后裔的“子姓王”,有尧舜后裔的“妫姓王”。无论哪种“王”,十之*都是王氏的主体——“姬姓王”。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到了西晋末年才开始逐步迁往江南诸省,早在公元618年以前,王氏就进入了江西省的南昌、新建、丰城、宜春、瑞昌、都昌、广丰、上饶等地。
1368年明代以后,又有王家人进入高安、萍乡、万载、九江、贵溪、横峰、宁都、寻乌等20个县市,据《江西通志稿》不完全统计,截至清末,王姓氏族先后迁入了江西省66个以上县市。
但后人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婺源、德兴等很多县市仍有王氏人口没有统计进去,可以说王姓人口遍布江西各地。这些王姓,从源流上来说,主要还是上述四大支派的后裔组成的,这其中又以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后裔为最多。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扩展资料:
江西王姓来源广泛,但从总的来说,莫过于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开闽王四大支流。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始祖均为王子乔,只是到了王离这代才开始分开,长子王元,徙山东琅琊,成为“琅琊王”始祖,次子王威则仍居太原,遂为“太原王”始祖。
“琅琊王”在赣的流传和分布情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据王研会主任王令策介绍,永修县有个镇上的王姓村民曾翻出了家谱,上面记载为琅琊王的一支,流传已有400余年。至于太原王,则由唐玄宗开元年间王景肃开始,在江西的分布基本上已相当明了。
“三槐堂”虽然是王姓知名的堂号,但“三槐王”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记载说:五代末时,大名府莘县人王祐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说了吾之后世,必有三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王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3
我爷爷荣字裴,我爸爸朝字裴,我是国字裴,我儿子天字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1
来源:
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始祖姬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历史: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1、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2、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 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3、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现状: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王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
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
历史上,王姓皇后多达36位。这样累代帝后之族,在中华姓氏中仅此一姓。王家的36位皇后是西汉至明朝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
此外,王姓在东汉至隋唐末年,还有92位宰相,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这也是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2
我们是江西丰城铁路镇王氏,我们的字辈有:嘉修迪令。。。我们也是景肃公、季友公后人,族谱上说我们祖上是从赖塘七里巷搬过来的,可是现在很多地名都改了找不到这个地方哦
太原王在江西有两支重要的后裔,一为王景肃缔造的豫章王氏,另一是以王明为始祖的临川王氏。
据省谱牒研究会副会长王炯尧介绍,豫章王的始祖——王仪,字景肃,唐高宗仪凤丁丑年(677年)生。于唐初由陕西京兆府万年县业里(一说为河南)徙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东湖菊花巷,为豫章王氏基祖。他生有三子:政、致、徵,即孟友、仲友、季友。三脉同宗,齐驱并发,以始祖开基地名而合称豫章王氏。
王徵字季友,为避旁人歧视,从东湖边辗转来到了丰城市槠山边的云岭里,在他仰慕的东汉高士徐孺子隐居地附近搭起了茅屋,躬耕苦读终结硕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高中,成为我省第一位状元。他善诗,任内常以诗会友,与李白、杜甫、张九龄等时相唱和,官至光禄大夫、御史中丞;其侄儿(王政之子)王仲舒(762年—623年),字弘中,曾任左拾遗,元和初为吏部员外郎,穆宗时,任江西观察史,曾出官钱200万,代贫民输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42
我的祖先从江西跑到贵州,我的祖先的名字是王启流他们有三兄弟,启桶,启昌,他们有的父亲我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