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13 13: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2:39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售后问题日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和使用体验。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结果,2021年,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投诉涨幅明显,并呈现出举证难、维权难等待解决的难点。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规范性和便利性,满足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更高需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立项了团体标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并联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启动该标准的调研与编制。
相比已经成型多年的传统燃油车维修保养,在4S店的透明车间中进行,买车和修车在同一地点,消费者可以清楚看到操作流程。
但新能源汽车到底怎么修,需要哪些工序、技师,尤其是一些品牌采用直营模式,销售与售后分开,甚至很多品牌的售后业务还是由其他机构代理,或者车身和电池要分开维修,各种问题层主不穷。
部分品牌在前期推出上门取送车的维修保养服务,在车辆维修期间为车主提供一辆代步车,待维修好再送车上门。这一做法的确获得车主的超高满意度,但这样的操作并非简单的代驾代劳,而是包含了众多的服务细节,囊括了人员成本、开发成本、补贴成本和运营成本,以及多部门参与,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随着品牌保有量的增加,如此高成本的服务难以持续或大打折扣,继而引发消费者的不满。由此看来,提高客户的服务体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当前务必解决的难题,同时建立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对行业内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行业自律、市场发展、消费者满意度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