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11 07: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4:52
本作文是关于高三2500字的作文,题目为: 《我们认知的孔子的“礼”、“仁”“孝”》,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所谓礼是指周公制定的周礼,这是西周君主等级制社会的传统秩序和*,是君主和臣民共同遵守的原则。孔子认为只有恢复西周礼治才是“礼崩乐坏”社会的出路。
“礼”的含义 在孔子看来,礼应该是上至天子,下到庶民,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他曾感叹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篇第1章》)当林放问礼之本时,他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篇第4章》)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
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第1章》)。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偏第2章》)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篇第1章》)“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篇第22章》)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篇第17章》)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篇第21章》)。
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篇第5章》)。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从而在精神上与“仁”相通。“复礼”不仅仅要恢复西周公的各项礼制的形式,更要复归到这种礼制得核心——仁中,一方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则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孝”的含义 以孝来说,《论语》上说孝悌是“仁之本”,是古代最重要的道德要求。怎样才是做到了孝呢?孔子回答弟子的问题时说: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就是要以礼事亲,落实在礼上;礼是仁的标准。
另一方面,孔子又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只是按照礼的要求对父母尽赡养之责,而没有对父母的爱敬之情,就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礼又不能脱离德,仁的礼的灵魂。《论语》上又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是指认真对待丧礼和祭礼。这样做可以使“民德归厚”。也就是说,礼虽然只是形式,但反过来也起着培养仁德的作用;通过礼的熏陶,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百姓的道德风气淳厚起来。
这是就孝这个具体德目来说。就总的来说,礼的基本精神是爱和敬,是人们之间的互相尊敬和团结友爱;通过礼的普遍推行,才使仁爱精神落实于全社会。正是在德和礼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的陶冶下,中国人在道德上互敬互爱,行为上彬彬有礼,成为闻名于世的基本准则。
“仁”的含义 孔子在以求“仁”为核心的的“修”己之道中,内要“克己”外要“复礼”。把道德本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规范紧密的结合起来,他们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呈现一种互动关系,他们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孔子以“仁”为主的伦理道德思想始于个体的“克己复礼”,按照“仁”之要求走向自我人格的完善,实现个人道德的超越,从而用“爱”为核心,依靠“忠恕”之道,对家庭,*阶级以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礼”与“仁”关系 礼是仁的具体体现,仁是礼的 内在标准;礼是外,仁是内;礼是用,仁是体;礼是形,仁是神。礼与仁就象硬币的两个面,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仁须外化为礼。礼是具体的行为规范,任何人都必须受到规范的约束。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强调了仁的真善美品格和实践意义。
当然,无仁之礼则是无神之形,“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仁与礼融合才能尽善尽美。
“礼”与“孝”的关系 首先,从其产生来看,礼与孝均是中国伦理史上出现较早的观念与德目,而且,二者均是从祭祀活动中相互凭借、相伴而生的。最初的孝,不是后来的善事父母(人伦道德)之意,而是指由敬天发展而来的敬祖观念,这种敬祖意识主要是凭借祭祖活动来表达的。
其次,二者在强调“敬”这一点上,其精神实质是完全相同的。孝的第一要义是子对亲之爱,子对亲之爱必须包含或体现为敬,不表现为敬的爱就不是处于下位的儿子对父亲的爱了。也就是说,亲亲与尊尊是紧密相连的,爱亲须以父子上下尊卑有序为前提。这也许就是中、西家庭伦理道德之分别重视敬、爱之差异的根源吧!
也就是说,在西方亲子之间,只讲平等意义上的亲与爱,而在中国,爱必须建立在尊卑有序的基础上,爱而不乱人伦辈份,爱,下对上要体现为敬,上对下则体现为恩惠的慈爱。西方人直呼父辈名字与中国人的讳大人名则鲜明地体现了这一差异。“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广要道章》)“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曲礼》)从上述可见,孝与礼,均强调“敬”,这是完全相同的。
最后,无论是从礼与孝的内在作用机制,还是从礼、孝在整个儒学体系中的作用机制来看,二者均是内情外行、孝里礼表的关系。如果说,孝乃为德之本,为天经地义之事,为万事万物之纲纪,那么,礼是指导行孝的具体实践原则和实践规范,或者说,人们的孝心、孝行无不通过合乎礼仪的行为表达出来。
组长:何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