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有哪几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3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11:12
一、抑郁症
抑郁症正被广泛地受到关注,这反应出社会生活逐渐加大的压力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心情不好,对任何事物缺乏兴趣,病人常常说高兴不起来,终日愁眉苦脸,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话少,精力疲乏,不爱活动,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严重的有自责自罪感,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二、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刻板形式反复出现在患者的头脑中的想法、观念或冲动,反复想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如反复想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而反复询问他人自己说了什么;
反复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事而反复检查其正确性;反复回忆以前发生的一些事;反复担心自己会受到某种细菌和毒物的感染而反复洗手、洗澡、洗衣服。
患者的这些想法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但是,患者为此感到痛苦,却又控制不住。
三、恐惧症
恐惧症是对特殊的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强烈的惧怕,且伴有头晕、心悸、出汗、颤栗,好像随时要晕倒,例如害怕空旷、幽闭、高处等场所,害怕社交场合,怕猫、狗、打针等,患者明知这种恐惧是过分的、不必要的,但却不能控制地极力回避。
四、精神*症
此病的不同类型表现多种多样,偏执型表现为凭空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敏感多疑,逐渐发展为夸大、被害等多种妄想,多数病人沉湎于幻觉或妄想之中,不与周围人接触。青春型表现为言语增多,情感喜怒无常,行为紊乱,幼稚、奇特。紧张型主要表现为动作缓慢,少语少动,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不动或者正好相反,行为冲动,不可理解,砸东西,伤人毁物等。单纯型表现为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情感逐渐淡漠,日益脱离现实生活。
五、自闭症
又称孤独症,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为人所重视。起病于婴幼儿期,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孩子常与人缺乏眼神交流,也不会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异常,时常发出怪声,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仅以拉人、推人、搂抱作为与同伴的交往方式。人情冷漠,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自娱自乐,兴趣局限,行为上常自寻刺激、自我伤害,或者刻板、古怪。
六、痴呆症
痴呆症反应出我国老龄化进程对精神疾病的深刻影响,分为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两种。前者为长期脑血管性疾病的结果,后者则又分为早老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它们的共同表现都是日益加重的很难逆转的智力、记忆力减退,严重者不认家门、不认家人,为此经常走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无法控制。
六、焦虑症
焦虑症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正常的活动时突然发作的极度紧张、恐惧,心悸、窒息感,害怕自己会发疯或死去,濒死感,以致惊呼、求救;另一种则是经常的、持续的、无原因,也不知道针对什么的紧张、担心,搓手顿足、来回走动等。
七、多动症
多动症主要表现在幼儿早期,孩子格外活泼,活动过度,很难安静地做事。上课时不停扭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拖拉,粗心大意,学习困难,心不在焉,做事难于持久。话多,好插嘴,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招惹别人,常与其他孩子争吵。好冒险,易出事故。
八、失眠症
失眠症是对睡眠质和量长时间的不满意状况,可以出现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11:12
你好,心理测试,心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