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35
关于三国题材的戏,多取材于《三国演义》在《演义》出来之前, 早在宋元戏、元杂剧中,就有了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会》,从民间传说里取材。明传奇中有《草庐记》、《赤壁记》、《四郡记》。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受到文艺界的欢迎。
到了清朝,关于三国的戏曲就更多了,在清乾隆年间,出现了内廷的昆曲《鼎峙春秋》。清李斗《扬外画舫录》卷五有小程班演出昆曲《三国志》的记载。
道光年间京剧名家卢胜奎根据《三国演义》改编了连台本戏《三国志》,共36本,从《刘表托孤》、《马跃檀溪》开始,到《取南郡》为止。可惜原作未能传世,只知道后半部的目录有《舌战群儒》、《激权激瑜》、《临江会》、《群英会》、《横槊赋诗》、《借东风》、《烧战船》、《华容道》、《取南郡》、《取夷陵》、《取荆州》、《取襄阳》等,形成了一个系列。
现在的三国故事,基本上来源于小说,也就是《三国演义》里演化来的。戏剧也是这样,几乎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很多戏的情节甚至台词,都明显地保留着小说的痕迹。可以说三国戏和《三国志》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
后来京剧中三国戏的数目大增,但还是依据《三国演义》来改编的,并且保留着原汁原味,其中移植痕迹最明显的就是《群英会》,《借东风》和《华容道》了,由于这三出戏经常连在一起演出,人们往往称之为《群借华》。
由于三国戏取材于《三国演义》,所以人物的性格,也就是编剧。演员和观众对人物的爱憎。也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当然,由于结合了戏剧本身的特点,所以也有不同程度的夸张。最为典型的就是忠和奸的划定。在戏剧脸谱中白色代表奸诈,红色代表忠贞,在这里也得到最为清晰的划定,因而曹操成为奸诈的代表,而关羽则是忠贞的典型。
三国戏比《演义》更为脸谱化三国人物许多人物就是通过三国戏之后,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比如刘备的仁义宽厚,关羽的忠贞义气,张飞的勇猛可爱,赵云的智勇双全,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曹操的奸诈狡猾……都让人们难以忘怀。
三国戏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观众的立场是非常鲜明的,把刘备一方作为正统,予以赞扬和同情;对曹操一方是痛恨的;对于孙权,则要看和谁利害冲突了,在《赤壁之战》中,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则是站在他这方面的,而在《夷陵之战》中,是他和刘备交战,毫无疑问,人们内心的天平,又向刘备一端倾斜。
因此将大批人物进行了脸谱化,最明显的是关羽
在三国戏里脸谱化最成功的人物还是关羽,乃至有了“关公戏”的诞生。关公戏是戏剧中比较特殊的现象,首先是因为剧目特别特别多,几天也演不完。
因为关羽生前爱读《春秋》。关公戏被世人统称为《全部春秋》。还有人把关羽和刘备。张飞在徐州失散,到《古城会》团圆,认为过了十二年,直接把这一段戏编为《曹营十二年》。其实,这段经历就是一年之内的事情,只不过关羽的经历太不寻常了,要过五关、斩六将,还要千里寻兄,让人以为时间的跨度需要很大。
一直到解放之后,搬上银幕的戏剧都有明显的脸谱化,马连良饰诸葛亮,叶盛兰饰周瑜。谭富英饰鲁肃,裘盛戎饰黄盖、袁世海饰曹操,萧长华饰蒋干,孙毓堃饰赵云等,真算得上是空前的豪华阵容。
关公戏里也有成为经典的剧目,像《单刀会》把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描绘得栩栩如生。再加上关公特有的扮相和唱腔,更是增添了八面的威风。《古城会》表现关公的勇更突出他的义,特别是结尾处兄弟释疑,十分动人肺腑,可以说观众的情感又一次被调动起来。而且久久不能平静。
其次是赵云赵云在三国戏里被桃园弟兄也就是刘备、关羽、张飞称为四弟,被诸葛亮称为四将军。再往下的人则称他为四千岁。这样的称谓在戏里真是太常见了,而在《三国演义》里则是看不见的。这就是三国戏对赵云进行美化的结果。《三国演义》里赵云几乎接近完人了,武艺、形象、品质、气质简直无可挑剔。在戏剧里又得到进一步的公认,在观众心目中他的地位还应该提升。于是就出现了“四弟”、“四将军”、“四千岁”的称呼。
尽管如此,赵云还是非常谦虚谨慎的。他从来没有叫过刘备一声“大哥”,总是称之为“主公”,对关羽、张飞也不叫“二哥”、“三哥”。
和《三国演义》一样,赵云总是在最危急的时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在《长坂坡》他在重兵中七进七出,杀死曹兵无数,救了阿斗。在《阳平关》奋勇当先,救出老将黄忠。在《截江》中孤身奋战,再次救了阿斗。在《白帝城》力挽狂澜救出刘备,真是功不可没。
《白帝城》中“托孤”一节是赵云面对桃园弟兄的最后一次交流。那时关羽、张飞已经死去,只剩生命垂危的刘备。刘备在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唱:
“我紧紧拉住子龙的手,千言万语涌上心头。长坂坡你救过阿斗的命,我死后你好好照看他们,赵云接着唱:‘主公但把心放定,托孤大事我应承。’
戏演到这里,台上台下都有唏嘘声。其实这里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如果刘备加两句唱:
“他年若是逢君早,桃园弟兄就多一人。”赵云再唱:“主公情意泰山重,子龙心中月光明。主公但把心放定,扶汉室保幼主我竭尽赤诚。”
有可能收看效果还会增强。
赵云的戏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在《借赵云》刚出场时,青春年少;在《阳平关》里时挂黑髯口,已经是壮年;在《失街亭》里已经是白发苍苍,人称“赵老将军”了。赵云在《三国演义》的读者里,应该是印象最佳的。他相貌出众,武艺超群,多次建立奇功,而且和诸葛亮一样,也是鞠躬尽瘁,几乎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还有诸葛亮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被称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诸葛亮的戏多,从《三顾茅庐》开始,到《七星灯》为止,可以说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有趣的是他的戏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在《群借华》、《卧龙吊孝》等戏中唱主角,后来在《定军山》、《阳平关》、《两将军》等戏里成为配角,再后来在北伐的剧目中又重新成为主角。这在京剧或者说戏曲中,应该说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现象。
三国戏里的诸葛亮几乎是一个贯穿始末的人物。换言之三国戏几乎都有他,或者是涉及到他。比如在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中,屡屡提到他。在三国戏中,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头戴纶巾,手摇羽毛岗。是那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人物,深受观众的喜爱。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都喜欢扮演这一个角色。像马连良的《借东风》,谭富英。杨宝森的《空城计》都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诸葛亮的形象可以说在戏剧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与美化。
因为三国戏取材于《三国演义》,所以就和史书上有明显差异,有些人物的形象也就产生了变化。最冤的可能就是鲁肃了,本来是个有胆有识的军事家和*家,不然怎么可能成为周瑜之后,东吴的大都督呢。
最早提出了《榻上论》,在赤壁之战前,他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一直为维护孙刘联盟,不惜放下面子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在周瑜死后,就是鲁肃使得孙权政权获得相对稳定的局面。无论怎么看,都是个杰出的人物。
在三国戏里呢?鲁肃则成了一个忠厚有余而才华一般的老好人。再加上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富英表演得出色,于是鲁肃的形象就被“定格”,谭富英虽然因此获得了“活鲁肃”的美称,但历史上的一位大功臣也就这样遭到了脸谱化歪曲。
鲁肃比较突出的戏莫过于《群英会》、《单刀会》,他一身的文官打扮,毫无英气可言。在《群英会》里他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起一个和事佬的作用。对于戏剧来说正好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人物性格的棱角已经荡然无存。尤其有意思的是他在《草船借箭》一节里,见诸葛亮在周瑜面前立下军令状。如果三天造不出十万支箭就得接受军法处理,心里那个着急。再看诸葛亮若无其事地饮酒消遣更加焦急,于是前来催促,用他的话说就是“一日也不慌,二日也不忙,到了三日也不用我国工匠”,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诸葛亮这才让他备下快船、稻草、军士、锣鼓等,还有酒席一桌,趁着大雾向曹营进发,演出了一场草船借箭的好戏。这时在舞台上一个机警,一个慌张,对比相当强烈。特别是“鲁子敬在舟中浑身颤抖”。那一唱,把鲁肃的形象彻底歪曲了。
如果我们有机会到湖南岳阳看看鲁肃威武的塑像,读读《三国志》,你会感觉到历史和艺术之间有时会存在多么大的差异。
蒋干也挺冤的还有一个蒋干,也是一个满腹才华的谋士,遭到丑化。他比鲁肃还要惨,鲁肃不过是被描绘成一个老实近乎*的人,而把他看作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型。在行当中也属于丑角,扮相豆腐脸和下巴上是一小撮晃晃悠悠的小胡子。在《群英会》里他先是中了周瑜的借刀杀人计。使得曹操杀了自己的水军都督。后来在诸葛亮趁着满江大雾驾着20只快船,靠近曹营并擂鼓呐喊时,又是他建议曹操“何不乱箭齐发”,成就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神话。后来又是他再次过江,把奸细庞统请过来,让曹操又中了连环计。
曹操在戏词中痛斥他;“你本是书呆子一盆面酱,过江东盗书信你做事荒唐,霎时间折损了我两员大将,你就是他二人送命的无常。”还警告他:“从今往后,曹营之事休要你管!”蒋干在三国戏里遭到这般丑化,也是非常无奈的。
总结其余的像曹操、孙权包括周瑜都被丑化,可见《三国演义》的情节已经渗透入人心坎里去了。也说明戏曲这样文化,更能让人们记住, 随着戏曲文化传播,显现了,为人们精工细作,顶礼膜拜。五花八门的三国遗迹,就是这样嬗化着,寄托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喜怒哀乐,它也从一个侧面折*我们民族的心路历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36
现在的三国故事,基本上来源于小说,也就是《三国演义》里演化来的。戏剧也是这样,几乎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很多戏的情节甚至台词,都明显地保留着小说的痕迹。可以说三国戏和《三国志》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