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信息传达才能支撑有效的执行落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4 22: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9 01:03
最近打游戏的时候,同学跟我吐槽他的领导总是讲不清楚事,留他一个人在风中凌乱与满头的问号。
其实这种情况非常的普遍,原因就是 信息折损和信息偏差 ,说白了就是 没说全和没说清 。
而今天就跟大家从模型的角度分析“工作沟通障碍”这件事。
要知道,布置任务的最理想的状态是领导正确的信息传达和员工有效的执行落实,而正确的信息传达受限于领导的沟通能力与沟通意愿(假如领导本身就没啥耐心或者非常忙的时候,领导对于小事的沟通意愿就很低,说的话就会非常简短,进而造成沟通效果的减弱),也受限于员工的理解能力,这就会从信息传递一开始就造成折损(没等做事,信息少一半)。
但一个任务不可能用几秒钟就能说明白,一般需要交流好几次,假如每次聊得不同的部分,那就完蛋了,员工会拿着残缺(或者理解错误)的地图,去进行执行,最后造成返工。
最*的是,一般情况下,领导只看到你把事办砸了的结果(然后你觉得领导有毛病,领导感觉你有问题),而忽略其中的沟通链条的关键环节,最重要的是, 没!有!反!馈!
人的成长来源于有效的反馈,组织也是如此,它需要知道哪方面做的对,才能继续发扬,哪方面做的不对,才能及时改正。但现实的情况则是,员工不会给反馈,因为俗话说*法出头鸟,而改变这种状况是个长期的活。
那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方法吗?
有,制度就是解决常见问题的有效对策,最终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比如你发烧了,去医院后,医生会评估你几个咽喉、体温、粘膜的特定指标,然后迅速掏出一个常规感冒的药方,而不会每次都要全面体检评估。(在这里,医生就是按照固定的制度流程进行诊治的,用于解决常见病例)
我们从工作的沟通链条入手可以发现,发生问题的主要方面就来源于信息折损,员工没理解就去做。
在这里就可以通过5W1H理论解决信息折损问题,让每个人都用一个沟通模板,保证有效传递。(你可以理解成全世界规定一个统一的电源插口,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针对高频发生的重复性问题,建设相应针对性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信息、执行的有效性,哪怕会牺牲一定特殊人才的灵活性。就好像任正非大佬采取的管理方法: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先采用已经被用过无数次、并且保证有效的工作方法,再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最后固化成符合自身的工作方法。
对象(What)——什么事情
场所(Where)——什么地点
时间和程序(When)——什么时候
人员(Who)——责任人
为什么(Why)——原因
方式(How)——如何
说白了就是,某某地方发生了啥事,你要干啥,为啥要干,怎么干,啥时候是deadline。
这就这5W1H的核心,简单粗暴且清晰的沟通方式。把信息先规定成便于识别的方式,再跟其他人沟通,减少他人接收、处理信息的成本。
或许你会问,领导不用有啥用?
但你可以知道下次该从几个方面问领导问题了,进行被动形式的5W1H,近而优化自己对同事对领导的沟通效率。
起码我们优化了百分之五十的沟通成效,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