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4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20:22
二级响应和*响应防控措施在很多方面都有区别,以北京为例,比如:进出京管理方面;社区(村)进出管理方面;交通出行、旅游方面;学校常态化管理方面,具体如下:
一、进出京管理方面
1、二级响应
对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出差返京人员不再要求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正在居家或集中观察的,可以解除观察,但不包括境外、湖北(含武汉市)及其他高、中风险地区返京人员及隔离人员。
入住宾馆酒店的,可凭借健康宝“绿码”办理手续,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证明,但要加强健康监测。对入境人员继续全部实行14天集中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集中观察期满后,应再延长进行7天居家健康观察。对湖北省(含武汉市)进京人员,继续实行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措施。对其他高、中风险地区进京人员或前往高、中风险地区出差返京人员,继续坚持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
2、*响应
解除湖北(含武汉,中高风险地区除外)人员进京民航、铁路购票和公路进京证*。同时,高度关注境外输入风险,凡是在北京入境国际航班,都要坚持远端筛查包括核酸检测、入境后核酸检测,实行闭环管理。原则上所有入境进京人员都要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二、社区(村)进出管理方面
1、二级响应
北京实施社区封闭式管理,在持续抓好全天候值守、出入实名制管理的基础上,对于非本小区居民持健康宝“绿码”并登记后可进入小区探亲访友。快递、外卖、鲜奶配送、家政服务、房屋中介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持健康宝“绿码”并登记后可进入小区。征得邻里同意后,装修人员可持健康宝“绿码”登记后进入小区。上述人员须按要求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2、*响应
社区实行查证、验码、登记等措施,不再要求体温检测。快递、外卖、家政、装修、搬家、房屋中介等生活服务业人员以及其他外来人员,持北京健康宝“未见异常”状态登记后可进入小区。撤除社区(村)因疫情增设阻断道路的物理隔离,适当开放小区卡口,加强小区物业企业值守。有序开放社区(村)室内外体育健身及文化娱乐场所。
三、交通出行、旅游方面
1、二级响应
北京将有序放开公共交通满载率*,逐步恢复受疫情影响的地面公交线路、省际长途客运及旅游包车业务。自4月30日起,地面公交满载率由50%上调至75%,轨道交通满载率由50%上调至65%。
省际长途客运及旅游包车业务方面,具体恢复计划是,第一周,逐步恢复途经和终到地均为低风险地区的800公里以内省际客运班线和旅游包车业务。第二周,逐步恢复途经和终到地均为低风险地区的其他省份客运班线和旅游包车业务。暂不恢复疫情风险等级为高、中风险地区的客运班线。
2、*响应
适时开放境内团队旅游业务,中高风险地区除外。暂不开放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继续落实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和道路客运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各类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人员防护、佩戴口罩、留观区设置、发热乘客移交和信息登记等防控工作。
四、学校常态化管理方面
1、二级响应
落实入校测温、晨午晚三检等防疫要求,严防带病返校;实行小班教学、错时作息、“两点一线”上下学等安排,校内校外一起抓,严防校外输入风险严格封闭式管理,做好食堂、宿舍、教室、卫生间等人员密集场所通风消毒。
2、*响应
基础教育各学段、高校师生有序返校复课,可恢复常规教学安排。入学建议室内佩戴口罩,一段时间经评估后可不戴口罩;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不戴口罩。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北京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二级,意味着什么?
参考资料来源:**党校—北京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意味着什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21:40
在我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以二级响应为例,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比如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6天内肺鼠疫或肺炭疽累计发病达到5例以上,病例发病时间分布不清的,按事件最新进程累计病例数为准;或者相关联的肺鼠疫或肺炭疽疫情在2个以上县(市)均有病例发生。再比如一个省份内发生1例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或者发生1例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等等,即可以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件的性质、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群以及社会影响的范围,认定是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降低为*响应后,这说明相关的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在降低(并不是没有风险),一般情况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Ⅲ级),由市(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件的性质、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群以及社会影响的范围,认定是较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予以启动。一定要注意防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23:15
调整为*响应后,防控工作重心将进一步下移,将防控责任压实到属地,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对属地常态化防控工作负总责。各市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势采取防控措施。例如,流动人口较多、对外交流频繁的珠三角地区各地市可以采取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省里的重点在于督查和指导,督促各地落实疫情防控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