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资者层面的证券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7 22: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19:41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 要:文章主要从投资者 层面分析了投资风险的形成原因,以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防范证券投资风险。
关键词:过度自信;
风险偏好;
反应度;
从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5—0038—01
今年,我国的股票市场可以说始终处于*两重天的不断交替中,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都经 历了严峻的考验,真真切切感受到证券投资的风险。证券投资风险究其实质是投资者遭受损 失的可能性和损失的大小,它源于证券市场内外各因素未来的不确定性,投资者本身的行为 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在面对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时往往会显示出非理性的行为偏差, 如错误地判断证券质地和投资回报率;
盲目地模仿他人、跟行就市的从众行为;
缺乏智慧型 的投资风险识别和防范技巧;
缺乏自我制衡的投资心理和自我约束的投资行为等。这些偏差 最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投资风险。
1 过度自信导致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过度自信导致人们高估他们的知识,低估风险,夸大他们控制事件的能 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过度自信来源于投资者确信他们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和他们有能力解 释的。证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导致过度自信的场所,投资者会由于过度自信而影响他们对会 计信息的正确处理。一方面,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过分信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 的信息以及其他投资者的信息;
另一方面,投资者在面对各种信息时,会重点关注那些强化 自己信念的信息,而忽视损害自己信念的信息。即使投资者了解到了真实的会计信息,但由 于过度自信行为的存在,往往使得他们固执己见,将新证据“解释”为有利于原先的观念或 判断,这就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过度自信虽然不是很普遍,但确大有其人 ,而且难以消除。这种现象值得研究不是因为它解释了直觉判断和概率法则之间的不同,主 要是因为信心控制行动。过度自信是一种系统歪曲感知的错误来源,它使人感觉良好,做一 些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做的事,但得到这些益处的同时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尤其是在证券投资 领域容易造成后悔的投资行为。
2 风险偏好导致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不同的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主要可分为风险厌恶、风险中性以及风险喜好型投 资者。经典的风险——收益分析模式认为在进行风险投资的资产组合与安全的投资之间进行 选择时,可以将效用值与无风险投资的报酬率相比较,把风险投资的效用值看成是投资者的 “确定等价”的收益率。也就是说,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利率就是为使风险投资与无风险投 资具有相同的吸引力而确定的无风险投资的报酬率。
只有当一个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收益大于无风险投资收益时,这个投资才值得。一个极度厌 恶风险的投资者可能会把任何风险资产组合,甚至风险溢价为正的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报酬 率看得比无风险投资报酬率都低,这就使得这样的投资者拒绝资产组合。对于所有风险厌恶 的投资者而言,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报酬率都低于无风险投资报酬率。同时,风险喜好型投 资者通常会把相同的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报酬率定的比无风险投资的报酬率要高,使得他们 更倾向于选择资产组合而不是无风险投资。
与风险厌恶投资者相比,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只是按预期收益率来判断风险投资。风险的高低 与风险中性投资者无关,这意味着不存在风险妨碍。对这样的投资者来说,资产组合的确定 等价报酬率就是预期收益率。风险爱好者愿意参加公平游戏与**,这种投资者把风险的“ 乐趣”考虑在内,使预期收益率上调。
3 不恰当反应导致的非理性行为
作为完全的价格接受者,投资者对影响证券价格的事件往往出现过度反应,或者反应不足。
当有关上市公司的某一事件公告后,投资者往往会对未来股价过于乐观而导致股价超理论水 平上涨,或者对未来的股价过于悲观又导致股价超理论水平下跌;
投资者要经过较长时间的 消化之后,才能合理评价事件影响,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该事件对股价的影响。而在此过程 中,投资者的追涨与杀跌是很普遍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一方面是由投资者的知识存量 决定的。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时间较短,所以投资者普遍缺乏投资经验,易于形成对股 票市场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另一方面,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除了前述与投资者的有限理 性反应有关外,还与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量有关。信息的搜集是需要成本的,当搜集信息的 成本可能大于依据所获取的信息作出决策而获得的收益时,大部分投资者就会放弃搜寻私人 信息而仅依据公开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以,他们受信息量所限,往往易于孤立地对待某一 事件,而不能全面、客观地予以分析,这也会给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带来一定的风险。
4 从众心理导致的非理性行为
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往往不是基于自己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测,而是通过猜测和跟随别人的 行为来买卖股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股票市场的从众行为。通常,如果按照有效资本市场假 设理论的方法来判断,市场上任何一只股票的价格对其基本面价值的偏离都会产生投机获利 的机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即使某个个人投资者做出独立的正确判断,比如某一股票的价 格确实低于该股票的基本面价值,但是由于不确定的时间差的存在,即使是公认相当有效的 市场,也无法完全保证该股票的现实价格会很快纠正并上升到与基本面价值同步。所以投资 者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独立做出的可能的获利机会,采取从众的行为模式。即使是许多 受到良好训练的专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所雇佣的投资者),他们也宁可像街头盲目的股民 一样,而不按自己经过分析、调研基本面所得到的理性判断行事。一般来讲,投资金额愈小 ,投资者从众的行为特征愈明显。
证券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风险是可以识别和防范的,但要有一定的基 本前提:投资者必须具有理性的投资行为。一个正确的投资理念和理性的投资行为,可以引 导投资者走向成功之路;
而错误的投资决策和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则可以使客观存在的投资 风险成为事实。因此应该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并掌握必 要的证券投资及财务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伟.“证券投资风险分析”.投资纵论(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3).
[2] 沈艳,王建峰.“会计信息市场信号传递功能失效分析”[J]财会月刊,200 4.
[3] 刘红霞.“上市公司投资风险的判别分析”[J].投资研究,2004.
[4] 吴中春,朱明秀.会计信息失真与股票投资风险防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