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石蜡和聚合脂哪个润滑性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8 01:5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20:34
润滑剂的分类及概念区别
润滑添加剂是切削、成型加工介质中的重要组分,根据其作用机理、作用阶段等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类:
(1)油性剂Oiliness additive(摩擦改进剂friction modifiers)
基本定义:能增加油膜强度,减小摩擦系数,提高抗磨损能力的添加剂。又称为减摩润滑剂、摩擦改进剂。
作用目的:在接近边界润滑条件下减轻摩擦
作用阶段:流体润滑
作用机理:物理吸附
典型物质:天然油和脂肪,长链脂肪酸,有机胺等。
(2)抗磨添加剂Antiwear additives
基本定义:能在混合摩擦区域有效减小磨损和摩擦的添加剂。
作用目的:在低至中载荷条件下减轻磨损
作用阶段:混合摩擦
作用机理:化学反应→一般是金属皂
典型物质:ZDDP、ZDP、TCP等磷化合物
(3)极压添加剂Extreme-pressure additives(极端温度添加剂)
基本定义:在边界润滑过程中能有效减轻/阻止磨损(和增加卡咬负荷)的添加剂。由于抗磨添加剂与极压添加剂之间不能清晰的区分开来,极压添加剂已经被描述成为能够减轻或阻止苛刻磨损的添加剂。
作用目的:在重负荷条件下增加发生擦伤、刻痕和卡咬时的承受负荷能力
作用阶段:边界润滑
作用机理:化学反应→卤化物/硫化物等
典型物质:硫化合物,氯化合物
考虑到很多抗磨添加剂也有微弱的极压添加剂功能,因此为简便起见,很多场合往往不将两者做区分。
2 活性温度范围:润滑效应与温度的关系(酯氯磷硫)
以常规润滑剂为例,每一种润滑添加剂都具有一个活性温度范围,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描述了矿物基础油和不同类别润滑添加剂的作用温度段,虽然是大致示意图,但对配方研发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温度强烈影响添加剂的活性,随着接触区域温度上升,摩擦副表面反应活性也会增加,润滑能力得到显现。而当温度上升至吸附作用失效、或达到反应生成物的熔点温度之上(FeCl2熔点为672℃,FeS熔点为1193℃),则该反应物将失去润滑能力,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会急剧上升。
(1)脂肪酸和酯类添加剂
在相当低的温度下就会吸附、或反应生成金属皂,这种效应是相对微弱的,一般当温度超过200℃时就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2)含氯添加剂
代表性物质是氯化石蜡,在150℃左右开始反应生成氯化铁,温度高于300℃时,减摩效率开始下降,当温度为400℃时摩擦系数已经是最优值的一倍,甚至失去润滑效果。
氯化铁的摩擦系数仅为0.1(参照物铁=1.0),远远低于硫化铁(0.5),因此氯化石蜡是很有效的极压润滑添加剂,且价格低廉。在大多数加工中,增加氯化石蜡用量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性能和成本效益的。
此外,氯化脂肪酸也可以作为极压剂使用,但成本较高,故少有实绩。
(3)含磷添加剂
该类添加剂如亚磷酸酯、磷酸酯等,其作用温度区间是很宽的。
酸性越强的含磷添加剂,其反应活性越高,开始起作用的温度也就越低。含磷添加剂极压性能大小排序是:磷酸酯铵盐>磷酸酰胺>亚磷酸酯>酸性磷酸酯>磷酸酯>膦酸酯>次膦酸酯。
(4)硫化添加剂
活性硫化添加剂在200℃左右开始反应,惰性硫化添加剂要到600℃以上才会起到作用,直到900℃左右润滑效果开始大幅下降。
惰性硫化剂,如硫化酯的好处在于,既有油性剂的吸附能力,又有极压剂的反应能力,这是硫化烯烃所不具备的。
此外,一些“复合元素”添加剂,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分子内同时含有磷、硫两种极压元素,因而具有其独特性和多效性;硫氯化添加剂分子内同时含有氯、硫两种极压元素,在加工镍铬合金等高难度工况时非常有效。
3 非常规润滑剂简介
除了上面提到的添加剂类别,有些物质并未纳入或未明确分类,但也是非常有效的润滑剂:
添加剂
简要说明
高分子聚合酯
润滑作用优于普通脂肪酸酯,在很多场合用于替代氯化石蜡,与硫化添加剂、ZDDP等复配使用,有不错的效果。需要着重考虑与配方体系的相容性。
石油磺酸盐
主要是石油磺酸钙和石油磺酸钠,被称之为无源EP或惰性EP.两者与硫剂复配效果都不错。
硼化合物
常用的有偏硼酸钠、三硼酸钾、硼酸酯等,润滑性能尚可,耐温性好,但缺点是抗水解性很差。
含氮化合物
典型的物质为磷氮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等。这类添加剂抗磨能力很好,但目前应用尚不多。
有机钼化合物
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新型抗磨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抗磨能力,目前多用在发动机油中,切削成型油中也可使用。
固体润滑剂
典型的物质是二硫化钼、石墨。这类添加剂难以应用在流体润滑剂中,在半流体润滑剂中应用广泛。
4 以下几种添加剂在金属加工行业应用广泛
因为润滑剂起作用的活化温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加工负荷,所以在高负荷下有效的添加剂有可能在低负荷条件下完全没有效果,反之亦然;低负荷下还得使用油性添加剂,否则在极压添加剂起作用以前就有可能发生强烈的磨损。
举例:磨削加工钢件时,摩擦区域的温度高达750℃以上,显然已超过氯化添加剂的起效温度区间上限,因此在磨削油中即使加入氯化石蜡也无法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故主流的磨削油中均不采用含氯添加剂。
润滑添加剂的复配,正是缘于各添加剂分别适应不同的工况条件,因而可取长补短得到性能全面的产品。添加剂复配解决方案要根据加工对象、加工工况等条件科学设计配方,尽可能挖掘配方潜力,从而进一步扩展复配添加剂的温度和负荷适应范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20:34
我的看法是氯化石蜡和聚合酯箱比较,我比较喜欢氯化石蜡,因为氯化石蜡的效果相比聚合酯的效果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