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11:03
知县、知州、知府区别是各自的级别不同,权力不同。
详细介绍: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知府为四品官,相当于一个独立市的*(不包括县级市),**。因为在古代行政、司法不分的;相对应的知县七品官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县委*了。知府,与现在的地区行政公署专员相似。
知州,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
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省、地区、县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在明朝称为“布正使司”、“知府”、“知州”、“知县”。
知县是一个县的行政长官。知令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大理寺则是明朝的最高审判机关。一品诰命夫人是一品官吏的元配夫人,皆由皇帝发出诏令封予,可以同一品官吏经常进出皇宫拜见皇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11:03
以明代为例。
首先,知府、知州、知县的品级不同。
知府正四品,知州从五品,知县正七品。
其次,知府、知州、知县的辖区级别不同。
明代府、州、县的管辖关系有一点复杂,不考虑直辖于朝廷的情况,如图所示:
府和县的级别比较固定,主要是州比较混乱,有跟府同级的州,有跟县同级的州,还有介于府和县之间的州。
此外,知府、知州、知县的职权性质也不同。
知府本质上是管官的官,他不是亲民官,并不直接管理百姓。而知县则是直接牧民的亲民官。知州则视情况而定:在不领县的州,知州职同知县,都是辖区内的亲民官;而在领县的州,一方面跟知府一样,通过下属的知县管理所领各县的百姓,一方面他又有一块直辖的区域(通常是州城),在这块区域他又是直接管理百姓的亲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