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1:27
《孟子》: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西周建立以后,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初封国地位平等,直属*管辖,但国君的爵位各有高低,周王朝将封国国君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
西周的诸侯国只有宋国、杞国、祝国、焦国、蓟国、陈国、虢国七个公爵诸侯国,其中虢国是因其开国君主虢仲是周文王之弟,故被周武王封为公爵,其余六国君主之所以被封为公爵,皆因其为之前的王者之后裔。夏禹的后裔被分封在杞国,商汤的后裔被分封在宋国。黄帝、炎帝、尧、舜的四个后代,分别被分封为蓟国、焦国、祝国、陈国。
那么西周初期分封的公爵诸侯国,到了春秋时期为何没成为大国呢?
实际上,焦、蓟、祝、陈、杞和宋六个诸侯,因为是先前圣贤的后代,都封为公爵,却都是周朝的“客卿“。周天子敬着他们,同时也防着他们,它们周围有更多的姬姓诸侯国,有很大*作用。齐,鲁,燕,卫,晋这些诸侯爵位低,但是却很重要,都位于边疆的重要位置,疆域更大。这六个诸侯除了宋国曾经短暂雄起,别的在春秋时期都默默无闻。
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就是那个后来成为笑柄的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泓水之战由于“恪守”道义,结果不仅宋国受到重创,自己也身受重伤。
泓水之战之后,宋国国力衰弱,一度面临覆灭。但后来历代帝王励精图治,在宋景公时期灭曹国,国力渐盛。宋康王“行王政”,打败齐、楚、魏。不过后来遭到三国报复,于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联手打败,并被瓜分。
虢国之所以能在西周风光一时,是因为他的身份,因为开国君主是周文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叔叔,真正的王亲国戚。虢国之所以没落,也因为他的王亲国戚的身份,以及由此而来的封地的地缘劣势。
虢国的地形太狭小,完全没有回旋的空间。三门峡一带是虢国传统的地盘,此地被中条山、崤山、华山等包裹,中间是黄河,扼守茅津渡等,地形崎岖复杂,极其缺少扩展的空间。
在周王室强大的时候,虢国可以依赖周王室提供后勤支持和缓冲空间,但是到了周王室衰落的时候,局促在崤函通道之间而没有发展空间的虢国,就只有等死了。
周王室东迁之后,已经无力支持各诸侯国,尤其是虢、宋等原始地位高的诸侯国,在这种外力消失的情况下,各诸侯国的地缘优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总而言之,地位高不代表实力强,西周初期分封的公爵诸侯国,封地大多在中原地区,或者说核心区域附近,周围国家林立,想要开疆拓土无比艰难,而那个时代,人口和土地是实力的绝对保证,周边国家比如秦国,晋国,齐国,楚国,疆土外扩就比较容易,地缘因素是公爵诸侯国没能成为大国的重要因素,但是实力不如人家才是真的。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作者,本文不尽之处请指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1:27
《孟子》: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西周建立以后,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初封国地位平等,直属*管辖,但国君的爵位各有高低,周王朝将封国国君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
西周的诸侯国只有宋国、杞国、祝国、焦国、蓟国、陈国、虢国七个公爵诸侯国,其中虢国是因其开国君主虢仲是周文王之弟,故被周武王封为公爵,其余六国君主之所以被封为公爵,皆因其为之前的王者之后裔。夏禹的后裔被分封在杞国,商汤的后裔被分封在宋国。黄帝、炎帝、尧、舜的四个后代,分别被分封为蓟国、焦国、祝国、陈国。
那么西周初期分封的公爵诸侯国,到了春秋时期为何没成为大国呢?
实际上,焦、蓟、祝、陈、杞和宋六个诸侯,因为是先前圣贤的后代,都封为公爵,却都是周朝的“客卿“。周天子敬着他们,同时也防着他们,它们周围有更多的姬姓诸侯国,有很大*作用。齐,鲁,燕,卫,晋这些诸侯爵位低,但是却很重要,都位于边疆的重要位置,疆域更大。这六个诸侯除了宋国曾经短暂雄起,别的在春秋时期都默默无闻。
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就是那个后来成为笑柄的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泓水之战由于“恪守”道义,结果不仅宋国受到重创,自己也身受重伤。
泓水之战之后,宋国国力衰弱,一度面临覆灭。但后来历代帝王励精图治,在宋景公时期灭曹国,国力渐盛。宋康王“行王政”,打败齐、楚、魏。不过后来遭到三国报复,于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联手打败,并被瓜分。
虢国之所以能在西周风光一时,是因为他的身份,因为开国君主是周文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叔叔,真正的王亲国戚。虢国之所以没落,也因为他的王亲国戚的身份,以及由此而来的封地的地缘劣势。
虢国的地形太狭小,完全没有回旋的空间。三门峡一带是虢国传统的地盘,此地被中条山、崤山、华山等包裹,中间是黄河,扼守茅津渡等,地形崎岖复杂,极其缺少扩展的空间。
在周王室强大的时候,虢国可以依赖周王室提供后勤支持和缓冲空间,但是到了周王室衰落的时候,局促在崤函通道之间而没有发展空间的虢国,就只有等死了。
周王室东迁之后,已经无力支持各诸侯国,尤其是虢、宋等原始地位高的诸侯国,在这种外力消失的情况下,各诸侯国的地缘优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总而言之,地位高不代表实力强,西周初期分封的公爵诸侯国,封地大多在中原地区,或者说核心区域附近,周围国家林立,想要开疆拓土无比艰难,而那个时代,人口和土地是实力的绝对保证,周边国家比如秦国,晋国,齐国,楚国,疆土外扩就比较容易,地缘因素是公爵诸侯国没能成为大国的重要因素,但是实力不如人家才是真的。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作者,本文不尽之处请指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1:27
《孟子》: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西周建立以后,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初封国地位平等,直属*管辖,但国君的爵位各有高低,周王朝将封国国君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
西周的诸侯国只有宋国、杞国、祝国、焦国、蓟国、陈国、虢国七个公爵诸侯国,其中虢国是因其开国君主虢仲是周文王之弟,故被周武王封为公爵,其余六国君主之所以被封为公爵,皆因其为之前的王者之后裔。夏禹的后裔被分封在杞国,商汤的后裔被分封在宋国。黄帝、炎帝、尧、舜的四个后代,分别被分封为蓟国、焦国、祝国、陈国。
那么西周初期分封的公爵诸侯国,到了春秋时期为何没成为大国呢?
实际上,焦、蓟、祝、陈、杞和宋六个诸侯,因为是先前圣贤的后代,都封为公爵,却都是周朝的“客卿“。周天子敬着他们,同时也防着他们,它们周围有更多的姬姓诸侯国,有很大*作用。齐,鲁,燕,卫,晋这些诸侯爵位低,但是却很重要,都位于边疆的重要位置,疆域更大。这六个诸侯除了宋国曾经短暂雄起,别的在春秋时期都默默无闻。
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就是那个后来成为笑柄的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泓水之战由于“恪守”道义,结果不仅宋国受到重创,自己也身受重伤。
泓水之战之后,宋国国力衰弱,一度面临覆灭。但后来历代帝王励精图治,在宋景公时期灭曹国,国力渐盛。宋康王“行王政”,打败齐、楚、魏。不过后来遭到三国报复,于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联手打败,并被瓜分。
虢国之所以能在西周风光一时,是因为他的身份,因为开国君主是周文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叔叔,真正的王亲国戚。虢国之所以没落,也因为他的王亲国戚的身份,以及由此而来的封地的地缘劣势。
虢国的地形太狭小,完全没有回旋的空间。三门峡一带是虢国传统的地盘,此地被中条山、崤山、华山等包裹,中间是黄河,扼守茅津渡等,地形崎岖复杂,极其缺少扩展的空间。
在周王室强大的时候,虢国可以依赖周王室提供后勤支持和缓冲空间,但是到了周王室衰落的时候,局促在崤函通道之间而没有发展空间的虢国,就只有等死了。
周王室东迁之后,已经无力支持各诸侯国,尤其是虢、宋等原始地位高的诸侯国,在这种外力消失的情况下,各诸侯国的地缘优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总而言之,地位高不代表实力强,西周初期分封的公爵诸侯国,封地大多在中原地区,或者说核心区域附近,周围国家林立,想要开疆拓土无比艰难,而那个时代,人口和土地是实力的绝对保证,周边国家比如秦国,晋国,齐国,楚国,疆土外扩就比较容易,地缘因素是公爵诸侯国没能成为大国的重要因素,但是实力不如人家才是真的。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作者,本文不尽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