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习俗变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4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21:36
清明的习俗除了祭祖扫墓,还有踏青、郊游、放风筝等。既追思逝去的亲人,更珍惜身边人。近年来,清明祭祀的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市面上,除了鞭炮、黄纸、冥币等传统祭品外,还出现了“苹果手机”、“无线路由器”、“平板电脑”、“豪车别墅”等充满现代气息与观念的祭祀用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引发山林火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各地积极倡导市民文明、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用鲜花、果品代替鞭炮、纸钱。网上祭奠也开始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例如,一位网友在网上祭奠平台留言:“老爸,不能到你的坟前尽一份孝心,对不起。我这里一切都好,您不要担心,也希望您在天国快乐。献一束菊花表达我的思念,我想你,爸爸。”无疑,这种网络祭奠方式是最环保、经济、便捷的方式,尤其值得宣传推广。
所有这些变化,反映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且表明,清明祭奠习俗是可以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而改变的,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移风易俗。
清明习俗发生的各种积极变化,从正面诠释了当今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反映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是令人欣慰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22:54
作为历史悠久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我国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不倦的选题,历朝历代颂咏清明的诗歌数不胜数。
“祖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享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清明节是中国文化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文化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体现。”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刘晓峰副教授说。
历史上,清明节曾和寒食节连在一起。在唐代,人们是每到寒食上坟扫墓。从唐末五代发展到宋代,扫墓习俗开始改在清明。此后清明节扫墓祭祖逐渐定型,最后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兴衰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清明节真正的生命力,渊源于扫墓祭祖的习俗,渊源于中国人对于自己先人的追思和缅怀。”刘晓峰说。
他认为,清明节祭祖,其中蕴涵着我们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这一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是联系在一起的。清明节深层的文化蕴涵,决定了它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决定了它在老百姓现实生活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每逢清明前后,上海市民都会自发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扫墓大军”涌向市郊公墓或苏浙等地祭扫先人,尽管“人流”“车流”的拥堵每年都会带来一些不便和烦恼,但“扫墓大军”人数却在逐年增加,预计今年将达770万人次。
“如今,人们过清明节大多还是单一扫墓的方式。只有改变这种单一的过节形式,将人们引导分流到多种多样的清明活动中,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上海出现的‘清明大下乡’现象。”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士良说。
“但自古以来清明节是一个综合性节日,而不仅仅是一个‘扫墓节’,清明节文化复兴和建设也不能仅靠我国殡葬业单打独斗。”陈士良说,“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仅仅是为清明文化复兴提供了一片土壤、一个舞台,我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在历经多年冷落之后,并不会因为放了一天假而全面复兴,文化的回归和建设需要全民深耕,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介绍说,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也是人们主动顺应时节到户外踏青郊游、运动嬉戏的时节。祭祖扫墓和踏青游玩构成了清明节并行不悖的两个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我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在清明荡秋千、拔河、斗鸡、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打马球、插柳、食青团等众多习俗。
在我国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中,清明节发挥着其它节日很难取代的社会功能。过好清明节,充实完善现代“清明文化”,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每年除夕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人年夜饭的一道“文化大餐”,深受老百姓喜爱。陈士良建议我国每年清明节也举办一场以“追思怀念、深思抒怀”为主题的“清晚”。晚会可以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清明文化民俗,可以追思历代先贤先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引导人们反思生命价值、人生追求等深层次话题。在每年清明前后,为治疗社会“浮躁病”刮起一阵“清明之风”。
陈士良还建议国家积极鼓励餐饮界、商业界、文化界、教育界、体育界等尽快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参与“清明文化”建设,合力营造节日氛围。
“比如在清明饮食上,历史上的‘寒食’就是我们今天的‘熟食’。餐饮业在年夜饭上掀起商业大战,但在清明节却偃旗息鼓,这其中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陈士良说,“许多人祭扫时都会在家里烧几个菜,摆在老祖宗墓前。完全可以借助市场力量专门制作祭扫用的‘寒食’,几素几荤、有酒有肉有点心,装成一个礼盒便于携带。”
他认为,目前我国老百姓过清明节,几乎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活动。社区居委会如果利用好各种民俗节日,尤其是清明节等带有追思怀念性质的节日,广泛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