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3 17:5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10:11
作为一个严格来说属于北方的娃。我从来到广东之后就研究过这方面。因为我发现单单广东这一个地方就有三种大方言:粤语,潮汕话,客家话。而且互相之间差异很大。我说的家乡话,他们绝大部分都能听懂。他们说的家乡话。。。我只能听懂:丢雷啊,索嗨啊,假塞这类不怎么文明的2333.但是我在去北方的城市旅游的时候,他们说的方言我都基本可以听懂啊,我说方言或者普通话都没什么大问题啊。
后来我总结为什么北方的方言容易听,南方的很复杂,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内部一致性较高,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由此可见北方的方言即使有不一样,但是在大体上还是相同的。而南方则分为多种语系,更加复杂,所以相对来说就难听懂。
2、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延庆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北京作为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历时八百多年。由于经济*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方的通用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官话”,“官话”也就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共同语”;另一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白话文学作品,特别是元明以来的戏曲,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这样,北京话就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清朝末年,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共同语实际上已经形成。新中国的普通话以北京官话语音(区别于北京胡同话)为基础音,加以部分修正(主要是吸收滦平话的特点如直接、清晰、明确)。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清脆一点,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音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
北京话的本身的影响,加上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从而使的北方方言更容易被听懂。而南方方言一直以来没有官方地位(没有成为统治者推广的语言),所以相对来说难度更大,更难听懂。
3、从语言的出现于发展时期来看。北方地形以平原为主,南方以山地为主。平原地形相对于山地交通更加容易,人口的聚集更多,贸易更加发达,地区交流更频繁,促进了北方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增加了同一性。而南方多山地,交通相对艰难。很多山地在以前是天堑,隔绝了交流与沟通。不同地区的文化沟通较少,很难发生碰撞与融合。所以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方言。而且放在古时候,南方属于穷山恶水,地形复杂,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分布零零点点,一般是用来流放的地方,也不被重视。经济方面的落后,更加阻碍了对外的沟通和交流。直至安史之乱那以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了。如果有什么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我去继续学粤语去了TAT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10:11
因为北方方言相对于,南方方言来说:“语速要慢的多,听不懂的*概就能猜到它的意思。”比如陕西商洛方言“到阿哒?”陕北人就会说“拉可了”很明显就知道是:“去哪儿”的意思?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10:12
中国的方言比较多,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如果地理空间跨度较大,想要听懂不同地域的方言确实比较难,很多南方人可以听得懂北方的方言,但是北方人却不能理解南方人所说的话,这是因为现在所推行的普通话,适宜北方口音为标准形成的,所以北方的方言在很多时候比较接近于普通话,南方人熟知普通话之后,对于北方方言的理解难度就大大降低。
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所采用的官话是不一样的,比如宋朝官话就是河南话,而明清时期官话,则以北方口音为主,这是由当时的*中心所在的地缘位置而决定的。秦汉时期,我国的*中心长安,你今天的陕西,所以陕西话就是当时的官腔,现在的电视剧大多都是普通话为主,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听懂,但是在古代的朝堂之上不是这样,有陕西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满朝文武,皇亲国戚说的都是陕西的腔调,那种场面该是怎样的亲切。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流动较大,居民大量向南方迁移,*中心也开始由北向南移动,这个时候官方口音,则以南方口音为主,到了宋朝,都城在河南地区,所以河南话就成为了官方语言,其他地区都会学习官方语言为荣,因为和*的交流过程中官话才能更容易被他所接受,*环境,决定了民众的生活行为。
宋朝以后,我国的*中心都在北方,明成祖朱棣从北平发起叛乱,最终取得了统治权,将首都有南京地区迁往北平,以北京为中心就形成了官方的语言系统,这一点被后来的清朝所继承,所以在两个朝代长达700余年的时间里,北方口音一直成为官方的口音,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新中国推行的普通话也是在北方口音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而形成的,所以在北方地区,方言也非常倾向于普通话,只不过是口音略有区别罢了。南方生活的群众,因为受到*因素影响,所以对于普通话并不陌生,虽然很多人说的并不标准,但是在理解方面还是没有多大问题,南方朋友在听到北方方言的时候,就会自动带入普通话的体系,很容易理解北方朋友所要表达的含义,除个别词汇外单独交流没有多大问题。
而南方口音则是独立于普通话之外的其他语言系统,与普通话之间的发音关联并不大,所以北方的朋友在没有普通话作参考的前提下,会觉得南方方言完全无法理解,影响到了大家之间的交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10:13
北方地势平坦,沃野千里,人类聚落分布广泛,各地交流容易,语言较为统一。再来一个,自古北方战乱频繁,促进了文化交流,其中就有语言。相比之下,南方发展较晚,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发展。人民逃避战乱,走向南方,发展当地,宋朝时,南方已经极为富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载的很明确,农业繁荣,所以人民没必要出门,在家劳作即可,再加上南方的地形地势,造成了一村一家族,十里不同音的现象。人们以村子为聚落,不出村,没有交流,自然没有共同语言,慢慢的,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乡音。放大了,就成了方言。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10:13
因为普通话是北方语音为标准的,另外,南方地形复杂多变,很多地方都被阻碍了,联系不好,方言的区别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