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1 22: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8 22:33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才叫人生,这也叫追求。
我认为,“面包”与“花”代表着物质与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中既要注重物质上的追求,也不能忽视精神上的体会与补给。
“面包”是可口的,它能补充体力,使你免遭饥饿之苦。物质追求是实在的,是看得见摸着的,所以它在很多人心里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但仅有“面包”就够了吗?它除了能填饱肚子外,能“填满”你的脑子吗?人是会思考的,所以除了肚子的充实,更重要脑子,心灵的充实。那么,就请你拿一块“面包”去换来“水仙花”吧。花是美的象征,更能给人许多美好的想象。既有“面包”,又有“花”,才能让肚子和脑子都充实起来,既注重物质又注重精神,才能使人生更完美。
水仙花是美丽的,它有淡淡的清香,有洁白的花瓣,有碧绿的叶子,看着它让人心情舒畅。可是,仅有它就够了吗?当你饥饿,口渴的时候再看它,或许只会想着它会帮着解渴解饿了吧。这时候,你需要面包。只有在你既有面包又拥有水仙花时,才能同时享受到两种美。
人应该有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真正的人生。我们要靠物质基础来生存,更要有精神来支撑,否则,人只是一个空空的躯壳,谁都懂得这个道理,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特别是精神上的追求。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的财富在不断膨胀。某些人和大家一样在追求“幸福”,但他们的“幸福”只是为了一个字“钱”。他们满手甚至满房间都是“面包”,却不肯用其中的一块换一朵“水仙花”。他们对“水仙花”的“冷漠”和他们对“面包”的“钟情”,就只能说明一点:他们穷得只剩下钱了。这难道不是一种缺憾与悲哀吗?现代的社会,人类已经近入了更文明的时代,因此,我们在讲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注重精神的追求。我们虽不是穆罕默德的信徒,但我们要努力用手中的“第三块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既品尝“面包”的美味,更欣赏“水仙花”的美。
在人生的旅途中追求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不能没有意识和感觉,那为何不去感觉我们追求着的美呢?为何不去体念既有“面包”又有“水仙花”的笑呢?因为只有“面包”和“水仙花”共同形成的追求才是完美的追求,这才叫美,叫人生,也叫追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人豁达开朗,治学严谨。他的诗词不仅饱含了人生哲理、真情真爱,而且风趣优雅,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师范时曾经写过一副对联:
从野人生活出发,
向极乐世界探寻。
在这副对联中,他用通俗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精辟地概括了他的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同时还阐述了他孜孜以求的富有远大理想的治学精神,意境幽远,情态天然。
他的这种朴实、精诚的精神和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表现在他的爱情生活中。
1939年12月31日,陶行知与吴树琴在重庆结婚时,他在结婚证上写下了一首散文诗。诗中倾注了诗人深厚的情爱和远大的*情怀。
全诗深入浅出,一气呵成,妙笔生辉,情趣盎然:
天也欢喜,地也欢喜,人也欢喜。欢喜我遇到了你,你也遇到了我。
当时是你心里有了一个我,我心里也有了一个你,从今后是朝朝暮暮在一起。
地久天长,同心比翼,相敬相爱相扶持。偶然发脾气,也要规劝勉励。
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上努力,追求真理,抗战到底。
为着大我忘却小己,直等到最后胜利。
再生一两个孩子,一半儿像我,一半儿像你。
后来,育才学校的教师结婚,陶行知都要亲笔书写这首诗赠贺。
陶行知先生的那张亲笔题诗的结婚证书,现已作为珍贵文物保存在陶行知纪念馆。
虽然我没有听过陶行知爷爷的声音,但他的那句名言在我心中无声胜有声,让我受益良多。
作文难写,考场作文更是难写。为了找到应考作文的“捷径”。
星期天一大早,妈妈就钻进了书店,中午抱回一大堆作文书。我目瞪口呆地望着小山似的书,诧异道:“老妈,现在只剩下两个星期要中考了,您该不会让我看完它们吧?”“考场作文仅靠现场构思,能得高分吗?这些都是我精心挑选的,你只要巧妙地汲取其中的营养,作文就不成问题了。”
我无可奈何地抱着“小山”准备回房,妈妈摆摆手,“乖孩子,别苦着脸,这么多书你看不完,要巧干。”我惊讶地望着妈妈额头上滚动的汗珠,刚准备说话,妈又说到:“你只要头脑中准备几篇范文,到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我已经把每本书中的精品剪辑装订成‘浓缩的精品’,你只管背就行了。”我接过妈妈手中的“书”,沉甸甸的。
我的心,也沉甸甸的…… 妈妈的苦心果然没有白费。中考作文“声音”刚好与我背过的关于环保的范文吻合,我刚准备下笔“嫁接”完成一篇“佳作”,耳边突然响起老师的声音:“考场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不能有假,更不能抄袭。”
虽然妈妈教过我怎样灵活变通,不露出马脚。但我从心里赞成老师的话--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可现在是中考啊!谁不想拿高分?我左右为难……耳畔突然想起陶行知爷你爷的声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咬咬牙,毅然做出有可能改变我人生的决定:“我手写我心。”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只能舍利取义,去伪存真了。 我辜负了妈妈的一片苦心,但我知道妈一定会原谅我的,因为妈和我一样崇拜陶行知爷爷,而且我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也了我心中最好的中考作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爷爷的声音为我敲响了警钟,它回荡在我的耳畔,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更激励我努力前进。
[点评]这是一篇构思非常巧妙写心抒意的考场佳作,文章紧扣“声音”这一话题行文,立意深刻,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文章把母亲为小考生中考作文材料这一事情作为切入口,描写了妈妈煞费苦心为自己准备中考作文材料而自己最后在考场上却毅然做出有可能改变自己人生的决定——放弃抄袭嫁接、写出真情实感的过程!文章描写细致真实,心理变化过程写得极其自然。
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贯穿全文,浑然圆合,给人深刻的警示。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
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中国教育*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教育是立国之本。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中国教育*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强健活泼之体格。 优美和乐之感情。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
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破即补。
污即洗。劳即谦。
乱即理。债即还。
病即医。过即改。
善即喜。行即思。
倦即息。信即复。
帐即记。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拒绝平庸
如果可以,我们要做一只会唱歌的麻雀。
总有人有着美丽的梦想,“飞上枝头做凤凰”,可那终究只是个梦想。平凡如我们,与浩茫世界甚至抵不上一粟之于沧海,不就只能是一只小小的麻雀吗?
我们接受平凡,但我们拒绝平庸。
拒绝平庸,首先需要我们甘于平凡,这并不是一个悖论。飞上高枝的麻雀又有几只呢?剩下的我们,还是不要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梦了吧。诗人阿多尼斯有一句话,“不是时间使你衰老,而是妄图留住青春使你衰老。”我觉得这句话改一改放在这里也是合适的,“不是平凡使你平庸,而是妄图登上高位使你平庸”。我说这话,并不是想让大家放弃追求和奋斗,只是说,既然我们只是平凡的人,为什么不享受平凡的快乐呢?心中充满利欲和扭曲的“出人头地”之愿,纵然一步步登上地位的高峰,却依旧是一步步滑向平庸的深渊。坦然地接受平凡,做一个心无杂念的纯净的人,纵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又有谁会说锦衣玉食能比这来得畅快而有深意呢?
我猜你要质疑,难道甘于平凡就不会平庸吗?我当然不会同意这样的观点。所以我说,我们要做会唱歌的麻雀。你问我什么叫做会唱歌?就是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不平凡的事。我最喜欢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生长在鞋匠的家庭。他很可能也过完鞋匠平凡的一生,但他选择用自己的笔唱出自己的歌,唱出下层劳苦人民的歌。他本是一只平凡的麻雀,却用歌声为自己的羽毛镀上金色。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他一样,但却依然可以唱出自己的歌。说到底,“平庸”便是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而我们的“歌声”,给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打上烙印,我们便自然不会平庸。譬如郭明义,他的“歌声”便是他的爱心和善举。即便是现在,他依旧只是一个平凡的工人,可他的生活,难道还是平庸的生活吗?我们甘于平凡,但心中自要有一股不平凡的信念,才能在平凡的人生轨迹上,留下不平凡的印迹。
如果可以,我们要做一只平凡的快乐的麻雀,骄傲地唱着自己的歌。这歌声中自有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远离平庸,唱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育才学校文学组办了几十种壁报,还在重庆开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也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尖刻,爱讽刺人。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陶行知教育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在育才学校,学生们每天上午上文化课:语文、外语、数学、哲学。下午上专业课:文学、音乐、戏剧等,还要进行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调查,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有一段时间,有的学生厌烦了这样紧张的生活,在自习时间偷偷地打扑克。老师发现了,上前劝阻,他们还说这是“有劳有逸”。一天晚上,陶行知走过男生宿舍,顺便进去看看,正赶上有七八个男生在打扑克,玩得很带劲。陶行知没作声,站在旁边看着。一个同学突然发现了陶校长,急忙推旁边的同学,几个人慌忙放下扑克,羞愧地站起来,低着头等着挨批评。陶校长一句话也没说,沉默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
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讲述了抗日战争形势后问:“抗日需要人才,将来建国需要人才,你们难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我要你们自觉地把扑克牌交出来,像烧鸦片烟一样地把它烧掉!要知道,时光是最可宝贵的。”孩子们低着头,把一副副扑克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陶校长用火柴点燃了牌,又温和地对孩子们说:“有人说‘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扑克?你们可以练琴、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从此,学生们都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了
陶行知在育才中学任校长时,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叫王友的男生欲用砖头砸一个同学,当即将其制止,并叫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放学后,等陶行知从外面办事回到办公室时,见王友已在等他,于是他立即掏出一块糖带着歉意的语气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带着怀疑的眼神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说:“我调查过了,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递给他。
这时王友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
我的糖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希望你以后改正错误,好好地学习,把精力用在课业上”这就是陶行知的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