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59
昆仑关相传于秦代国尉屠睢征服岭南后,为运粮交通方便所建。据查有文字记载的,昆仑关是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垒石为关。时曰南雄关,至宋时改名昆仑关,明崇祯十二年(1640年),关门上始刻上昆仑关三个大字。宋皇祐四年(1052年),广源州首领侬智高攻占邕州,继而攻占宾、横、桂等州,踞昆仑关以自雄。时广西兵马钤辖陈曙领兵八千与之于关作战,陈曙损兵二千大败。皇祐五年(1053年),枢密副使狄青领兵三万于宾州,佯令休整十日,筹备粮草,以示军未即进。并于佯令之次夜(正月元宵夜)张灯结彩,置酒席大宴宾客。漏下二鼓,青入内令孙元规代*,将校候青出未敢退。三鼓,即整军骑突袭,迟明忽报青度昆仑关矣。贼遂大败,驰骑追捕,斩道二千二百,贼之谋主黄师宓、侬建忠等腹心爪牙没干阵者五十七人,智高焚营而遁,翌日分兵追贼,几歼焉,得尸三千二百筑为景观。有于贼尸中得衣金龙衣者,众以为智高也。青曰:'宁失智高,不敢欺朝廷'。二月丙子班师。
宋朝陶弼作题早登昆仑望戍兵北归,诗曰:
春风归未得,默坐废台间,
居易衷肠结,安仁两鬓斑,
峰冲新叶去,燕引旧雏还,
帐下谁更戍,旌旗出乱山。明李东阳亦题:
昆仑关头战骨枯,龙衣染血红模糊,
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捉彼侬焉有此,
君不见,汉王一赦军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
上元三鼓夺昆仑,是狄青南征决胜之捷,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近代抗日战争时期,昆仑关发生了一场规模更加宏大的争夺战--昆仑关战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59
昆仑关相传于秦代国尉屠睢征服岭南后,为运粮交通方便所建。据查有文字记载的,昆仑关是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垒石为关。时曰南雄关,至宋时改名昆仑关,明崇祯十二年(1640年),关门上始刻上昆仑关三个大字。宋皇祐四年(1052年),广源州首领侬智高攻占邕州,继而攻占宾、横、桂等州,踞昆仑关以自雄。时广西兵马钤辖陈曙领兵八千与之于关作战,陈曙损兵二千大败。皇祐五年(1053年),枢密副使狄青领兵三万于宾州,佯令休整十日,筹备粮草,以示军未即进。并于佯令之次夜(正月元宵夜)张灯结彩,置酒席大宴宾客。漏下二鼓,青入内令孙元规代*,将校候青出未敢退。三鼓,即整军骑突袭,迟明忽报青度昆仑关矣。贼遂大败,驰骑追捕,斩道二千二百,贼之谋主黄师宓、侬建忠等腹心爪牙没干阵者五十七人,智高焚营而遁,翌日分兵追贼,几歼焉,得尸三千二百筑为景观。有于贼尸中得衣金龙衣者,众以为智高也。青曰:'宁失智高,不敢欺朝廷'。二月丙子班师。
宋朝陶弼作题早登昆仑望戍兵北归,诗曰:
春风归未得,默坐废台间,
居易衷肠结,安仁两鬓斑,
峰冲新叶去,燕引旧雏还,
帐下谁更戍,旌旗出乱山。明李东阳亦题:
昆仑关头战骨枯,龙衣染血红模糊,
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捉彼侬焉有此,
君不见,汉王一赦军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
上元三鼓夺昆仑,是狄青南征决胜之捷,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近代抗日战争时期,昆仑关发生了一场规模更加宏大的争夺战--昆仑关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