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9 13: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0:29
肝脏功能极为复杂,各种物质(糖、蛋白、脂肪等)的代谢,某些酶的产生与灭活,凝血因子的产生和解毒都离不开肝脏,完全替代肝脏功能难度较大。自1950年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人工肝辅助装置系统(Artifical Liver Surpport System ALSS)做了很多努力。这种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
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ALSS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混合型三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方法是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并证明是确实有效的方法,包括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BP)、血液滤过(BF)、血液透析(BD)、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HDF)、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血浆滤过透析(PDF)、血浆特异性胆红素吸附(PBA)等等。可根据病情选用上述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肝衰竭伴有肝性脑病时,可选用PE联合BP;伴有肾功能衰竭时,选用CHDF联合PE或PDF;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时,选用PBA联合PDF;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时,选用CHDF联合PE或MARS。有时可以同时给予三种以上方法联合应用。生物型人工肝:指用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为基础所构建的体外生物反应装置。混合型人工肝:指将生物反应器与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偏重于解毒作用的装置结合起来,建立体外循环。生物型与混合型人工肝不仅具有解毒功能,而且还具备部分合成和代谢功能,临床应用尚在探索阶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李兰娟教授1986年开始研究人工肝,最早应用血液滤过合并灌流技术治疗3例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2例存活,在1995年《临床肝胆病杂志》上报道了他们的临床体会。之后采用ALSS技术,即将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等各种方法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单用或组合应用,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包括应用含活性炭的灌流器、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特异性胆红素吸附器,根据病情选用多种方法的联合组合。探讨和明确了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合理使用肝素、鱼精蛋白量及控制出入量平衡,调节压力、速度、温度等,解决了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题,到目前为止,共治疗重型肝炎患者500余例,治愈好转率达46.8%,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成果荣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推广二等奖。十·五期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开展了混合型人工肝的实验研究,建立了国内第1株永生型肝细胞系,制备了新的无纺布生物反应器,用这种ALSS对急性肝衰动物模型进行实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相关的研究报告在美国人工器官杂志发表。国内还有北京佑安医院段宗平教授等单位在人工肝的研究与临床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ALSS研究得到国际上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