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城区变迁和历史5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0 12: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02:55
呼和浩特的城市名称,在历史记述中始终存在两张皮现象。如《清史稿·世宗本纪》记载:"二年------。庚子,建孔子庙于归化城。" 清世宗即雍正皇帝,二年即雍正二年,也就是公元1724年。这则记述告诉我们,土默特文庙的兴建在国家大事当中也排得上号,并已载入国史。
为了从精炼的史料中读出更多更加明白的信息,笔者在此赘述一点读史过程中关于呼和浩特的细节。因为尽管历史不可改变,但不了解自治区首府的曲折甚至被误解的历史,或者说不了解家底儿,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及其对外宣传,均会引起诸多不便、不利甚至造成误解。
呼和浩特的兴建,是在北元时期由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主持下,于1572年起造,1575年建成。呼和浩特的蒙语本意是青蓝色城郭,所以呼和浩特也叫青城,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在当地蒙语中,这一名称一直沿用。早期在民间,汉语名称也是音译,一些游历人士关于呼和浩特的记述多采用音译名"库库和屯",便是依据当地口音记录当地风土人情。清朝乾隆皇帝为此曾有过一道懿旨,认为翻译成"库库和屯"不够准确,要求翻译成"库克和屯" ,而且,据老学者们讲,土默特蒙语中有一个发音接近鄂尔多斯语音,东部蒙语发"和"音,西部发"克"音,故乾隆皇帝的旨意更接近本地发音,但这道圣旨未能改变民间的习惯用法。在汉语名称中呼和浩特还有"归化"、"归绥"称谓,也源于历史。阿勒坦汗曾于1550年兵围北京,史称"庚戌之变",当时蒙明之间达成了"通贡互市"的贸易协定,但明朝觉得这项城下之盟不够光彩,贸易不畅。1570年,阿勒坦汗的孙子把汗那吉负气出走明朝。在种种主张之中,明朝*以张居正为首的一些开明重臣利用这个偶然事件的机会,促成明朝皇帝改变了贸易态度,此后蒙明之间,也就是长城以里农业区与长城以外牧业区之间互通有无的贸易日趋活跃,蒙明关系趋于友好。大家熟悉的《走西口》历史剧,其实应该从此时拉开序幕。这一时期,土默特部进入历史上一个发展的鼎盛时期,也进入一个担当农牧两大经济区之间互通有无的贸易集散地时期;阿勒坦汗也成为了长城内外和平友好与建设发展的捍卫者。当此之时,阿勒坦汗决定建造呼和浩特,明朝方面也由经济封锁转变为技术和劳力支助,并且封阿勒坦汗为"顺义王",给建造的城市赐名"归化"城。因此,呼和浩特应该尊阿勒坦汗为城市之父,土默川上以呼和浩特和包头为塞上明珠,成为内蒙古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其兴起启动于阿勒坦汗时代。历史地看待,阿勒坦汗既是历史伟人,也有历史人物复杂的一面,他统领的土默特部游牧于长城外围,为北元的牧民创造了几十年祥和放牧,安定发展的时机,但他也让北元"*汗庭惧为所并,于1547年东徙。"另一方面,明朝封阿勒坦汗为顺义王,他本来是土默特首领,是北元的一位功臣悍将,他却表现出既有来者不拒的一面,也有友好使者的一面。因此,呼和浩特在阿勒坦汗时代是北元重镇,"归化"应该算它的汉文中的别名,特别是在证明北元与明朝由敌对转向友好和通商贸易方面具有特殊历史意义。追问亲,有500字左右的吗?,这个太长了吧!